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微课建设与支撑平台研究
范文 高辉
摘要: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时间被各种事务切割成零散的片段。在这种情境下,微型化学习成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微课也越来越受到众多学习者的喜爱。对微课概念进行了界定,结合微课建设经验提出一些基本原则,探讨了微课支撑平台的基本功能与实现。
关键词:微课;支撑平台;教学改革
DOIDOI:10.11907/rjdk.151779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5)008017102
0 引言
微课发展时间不算太长,但这种新颖的教育方式已逐渐被大家接受,从可汗学院与TEDED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国内许多学校与教育机构也开始制作微课、建设微课平台,如中国微课网(www.cnweike.com)、浙江微课网(wk.zjwk.cn)等。国家开放大学也在2013年推出了5分钟课程网(http://www.5minutes.com.cn),目的在于服务社会,促进教育发展。
1 微课涵义
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胡安学院(San Juan College) 的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正式提出了微课这一概念并运用于在线课程[1]。胡铁生[2]于2011年发表了《“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一文,该文首次在国内提出微课的概念。胡铁生认为,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中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3]。
许多专家对微课进行了定义,虽在表述上有所不同,但核心点没有太大区别:相对于传统课程,微课更突出围绕知识点或具体问题展开讲解,内容精炼,有利于学习者快速掌握。
也有学者认为,微课本质上属于教育课件[4]。课件只是方便教育者讲述某个问题时使用的辅助工具,必须结合课程其它内容使用,而微课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载体而非辅助工具。因此,微课是课程的微型化,要包含课程的所有要素。课程是指学习者学习课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间必然包括辅导、答疑与评价。微课不是简单地将资源呈现在网络学习平台上,还应包括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与教学组织。
微课与传统课程有所区别。在时长方面,微课大多在10分钟左右,很少超过15分钟,而传统课程的时长基本在30分钟以上,甚至45分钟。微课仅围绕一个知识点展开讲解与分析,而传统课程往往包括多个知识点。微课的内容聚焦性好,学习者可以更准确更快捷地搜索到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这点在移动学习中更为突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智能手持设备功能的完善,为移动学习提供了技术支撑。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终身学习理念的普及,使人们对碎片化、即时性的教育需求越来越强烈,微课是技术与社会需求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因此,微课的设计更应注重移动学习体验。
2 微课建设原则
国家开放大学的微课种类较多,涉及面广,包括生活休闲、文学艺术、经济管理、科学技术等十余种类型,每种类型下还进行了细分。按照注意力习惯,80%左右的视频长度保持在10分钟以内。
2.1 制作微课系列
国家开放大学微课是按照系列规划、设计并制作的。每个微课在内容上都是完整的,可以单独解释某个问题,但同时强调微课的系列化制作。
首先,系列微课容易纳入到学历教育体系中。目前,微课主要为非学历服务,不涉及学分、考试等。学习一个微课,只是掌握了一门课程中个别知识点,无法将其换算成学分。按照系列建设的微课,在内容上具有完整性与连贯性,很容易整合成一门完整的课程。学习者学完系列微课并测试合格后,相当于学完某门课程,进而拿到学分,使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互相融通。此外,系列微课有助于学习者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避免广而不精。
其次,制作系列微课有利于节约成本。微课制作需要团队配合,如脚本编写、教学设计、摄像、后期制作等。同一系列的微课在内容上相近,教学设计与脚本编写方面具有相似性,制作系列微课成本都会有所降低。
2.2 设计适于移动学习环境下使用的微课
微课的优势在移动学习环境下尤为突出,因此在设计与制作环节不仅要满足学习者常规学习,而且要力求使微课符合移动学习相关理论与实践。
微课的首要问题是确定合适的选题。微课在时间长度、讲述方法、内容针对性上均与传统课程有所区别,并不是所有题材的内容都适合设计成微课。设计移动学习课程的关键在于组织微课内容,使之呈现出松散、分布式特点, 且简洁实用, 可随时进入[5]。在移动学习环境下,周围干扰因素较大,不利于深入思考,适合向学习者呈现简单的知识点。因此,结构简单、易于表述的内容适合设计成微课,而逻辑性强、要求准确记忆、短时间内无法理解的内容不适合作为微课的选题。
2.3 严把微课质量关
教师首先要与录像人员沟通相关事宜,并编写录制方案与脚本。为确保微课制作质量,教师会在正式拍摄前试讲,并在试讲后对照录像从教学设计、教态等方面分析,找出不足并改进,工作人员也会从拍摄的专业角度完善,在内容与拍摄方面达到较高水平。
3 微课运行平台设计与实现
国家开放大学微课平台(5分钟课程网)于2013年上线运行,目前已免费提供上万门课程供社会学习。平台功能主要有:课程管理子系统、学生学习行为管理系统、测评与辅导系统、数据接口。
课程管理子系统主要功能是管理课程及其信息。除了上传、删除微课功能外,还可对微课添加语义信息,自动记录各微课之间的相似性及前后序关系。当学习某一微课时,系统会自动提示它的前序与后序微课,从而使学习者了解学习路线,达到循序渐进的效果。
学生学习行为管理系统是记录学习者在平台中的学习行为,包括登录次数、在线时长、观看微课、搜索微课以及完成测评情况。通过大数据分析工具可以分析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及感兴趣的微课种类,这些信息可作为辅导学生的重要依据并可指导后续微课的开发。
测评与辅导系统主要功能是测试学习者学习效果、为学习者提供支持与服务。测试题类型包括单选、多选、填空等客观试题。辅导功能包括论坛答疑、站内信等。
数据接口模块主要功能是实现与其它系统的联通,消除信息孤岛,将生产数据与消费数据分离,提高系统可靠性及数据准确性。
除此之外,平台还使用了打分制度,优秀教师与微课出现首页推荐栏目中,为学习者选择提供便利。
微信运行及支撑平台功能结构见图1。
图1 微课运行及支撑平台
微课支撑平台采用微软.NET技术路线,使用MVC模式,将数据操作层、业务层、展示层分开,降低各层的耦合度,增强平台的动态扩展性。
架构的底层为数据库,负责平台数据的保存、查询、修改等。
第二层包括平台主要的业务功能与控制层。控制层根据用户的不同请求分发到对应的业务模块中,并将运行结果输出到显示终端。业务模块指具体功能实现,通过SQL语句与数据库实现信息的提取、更改、删除等功能,平台运行由IIS提供Web服务。
最上一层为展示层。学习者通过电脑、手机等移动设备向平台发出http请求,平台接受请求后进行处理并将结果反馈给终端设备。显示页面使用HTML5、CSS3、Bootstrap技术,确保页面自适应不同大小的终端。
4 结语
国家开放大学紧跟时代脚步,适时推出了微课,不仅为在校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方式,而且为社会大众提供了优质资源,起到了教育服务社会的良好作用。为更好地服务在校学生,国家开放大学积极探索微课的学分计算,取得了一定成果。新平台的推出必定推动课程质量的提高,为学习者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一川,钱扬义. 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2013(6):2633.
[2] 唐烨伟,樊雅琴, 庞敬文,等.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微课研究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2015(4):7480.
[3]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 (10):6165 .
[4] 陈川.基于微课程的自主学习支持系统设计与开发[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5] 顾小清,顾凤佳. 微型学习策略: 设计移动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8(3):1721.
(责任编辑:杜能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0:3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