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在教学中巧用学生的直觉思维 |
范文 | 刘琴 [摘 要]数学直觉是具有意识的人脑对数学对象(结构及其关系)的某种直接的领悟和洞察。直觉思维不是学生头脑固有的,也不是无缘无故的凭空臆想,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提供条件进行开发与培养,进而巧用学生的直觉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直觉思维;数学思维;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5-0085-01 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现的工具。直觉思维在学生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结合苏教版小学数学的教材内容,通过具体课例,让教师感受到数学直觉可促进数学思维的形成。 一、直觉思维为解题提供一定的方向 在解决新的数学问题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猜一猜解题方法,再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并解决问题。教师长期有目的利用学生的直觉思维,可以让学生对对所学知识迅速做出敏锐地判断。 例如,教学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设置了一道拓展题,让学生经历了从直观猜测到计算验证的过程。题目:用细木条钉成一个长方形框(如图),长12厘米,宽7厘米。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如果将长方形变形为平行四边形,周长与面积各有什么变化? 生1:周长不变,面积不变。 生2: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师:为什么变形后的图形周长不变? 生3:不管长方形变形成怎样的四边形,周长都是4根小棒的长度,所以周长不变;而对于面积来说,我们可以先把长方形放在方格纸上数方格,再把平行四边形放在方格纸上数格子,这样就能证明,长方形变形为平行四边形后,面积变小了。继续拉两个对角,会发现两条边的夹角越来越小,面积也逐渐变小。 该教学片段中,教师先让学生出自己的想法,再引导学生用逻辑思维去验证,让学生有更全面地理解。 二、巧用直觉思维,启发学生的逻辑思维 数学直觉是人脑对数学对象、结构以及关系的敏锐想像和迅速判断,而这种想像与判断往往要依靠已有经验以及已有认知。教师应先让学生凭直觉说出想法,当学生之间的差异思维相互碰撞时,又会有新的发现。 例如,教学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时,有这样一道题:小星有50张邮票,小梅有26張邮票,小星比小梅多多少张? 生(齐):50-26。 师:50-26,应该怎么计算出结果? 生1:50-26,从个位开始运算,0减6等于6,5减2等于3,所以50-26=36。 师:生1的计算结果正确吗? 生2:50-26,0减6不够减,要向十位退1当10,10减6等于4;5退1是4,4减2等于2,所以50-26=24。 生3:50-26,个位0减6不够减,10-6=4;十位50-10-20=20,20+4=24。 生4:可以先用50减20得30,再用30减6得24。 师:究竟50-26等于多少呢?(全班学生说24)那你们认为生1的方法错在哪里? 生5:50-26和56-20两道题目是不一样的,50-26个位0减6不够减时,应向十位退1当10之后再减。 该教学片段中,学生遇到退位减法时用不退位减法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时,教师让学生将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进行比较,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发现错误的原因,还能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三、将直觉思维发展成为高级思维 小学生的直觉思维相对简单,但是随着学生知识经验地积累,学生的直觉思维会从低级思维发展成高级思维。 例如,教学一年级上册的“10以内的减法”时,有这样一道题。 一共有8个苹果,篮子外有2个苹果,篮子里有多少个苹果? 生1:篮子里则有1、2、3、4、5、6(数数),一共6个苹果。 生2:8-2=6(个),篮子里有6个苹果。 师:都正确。如果我们把篮子外的苹果看成一部分,那么篮子里的苹果就是另一部分,8个苹果就可以看成是这两部分的总和,要算其中一部分可用减法。再来扯一道题“原来有10根木头,大象搬走7根,还剩多少根?” 生3:10-7=3(根)。 该教学片段中,学生对同一道题目有不同的解法,当学生在学会新方法后,就能轻而易举地利用高级直觉思维替代直觉思维。 总之,数学直觉思维随时有可能出现在课堂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只有在敢于表达,才能更好地促进直觉思维发展。 (责编 韦 迪)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