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 |
范文 | 在做政务大数据的过程当中,翱旗现在正在经历一些问题,未来也有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接下来我将分享翱旗是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的。沿用我们之前做的楚天云的案例,来给大家做整体分享。 楚天云及其基础数据库共享工程,是智慧湖北“63010”行动方案的龙头与核心。楚天云的意义在于推动湖北省大数据资源的汇聚存储、开发利用、开放共享。伴随相关产业发展,它将成为全国第一个集电子政务、数据产业于一体的数据共享平台,全国第一个贯穿国家、省、市、县四级的统一信息基础设施服务平台和信息共享交换枢纽平台,全国大数据行业中第一个完全市场化的大型PPP工程。 这是楚天云建设的总体架构,我们做政务大数据的过程当中,也是沿用了这样的架构,底层是各政府部门的数据。数据云有区域内的企业数据,再形成各种主题的数据库,由数据交换共享的平台将数据提供给上层的智慧应用;同时数据云还会把相应的数据对外共享给政府部门,以及区域内的企业单位。这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内部的共享交换,另一个是外部增值的部分,是比较完善的数据云的建设架构。 那么我们在数据云建设的过程当中,或者说在建设政务大数据平台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哪些问题? 第一,我们的客户重视应用,但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规划,因而各个应用都是单独建立的,不仅仅是各个单位没有统一的标准,各个单位的各个应用业务系统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划。 第二,我们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发现,70%~80%的数据是在应用厂商手中,我们的客户根本不知道业务系统中到底有什么样的数据,需要应用厂商来提供接口,给我们对外去提供各种各样的数据进行共享。这会存在很大的隐患,比如周期非常长,我们的智慧应用、大数据平台就得不到高时效性、高准确性的数据。这是接口方式存在的最大问题,也是我们采用SOA(面向服务的构架)时存在的最大问题,现在大家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 第三,没有一个统一的数据标准,数据的形态各异,数据的结构也各种各样,我们需要有一个通用化的产品或自适配的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 第四,海量数据以及实时数据并存的情况。大数据存在好几个V,实时的应用场景需要一些实时的数据。以往实时数据的量不大,但当我们涉及建设政务大数据平台时,会涉及公安的数据、人社的数据、运营商的数据。公安的数据,每天的变化量可能都是TB级别的,如果想要支撑这些实时的业务,这个平台就要能够支撑这样的海量数据,而且进行实时传输。 这是我们在做传统的数据云平台或政务大数据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那么解决的方案是什么呢?一是统一规划、统一平台。我们很多的政務大平台已经开始在做这件事情了。二是自动化的平台交换共享。这是很多的政务大数据平台没有完成的,全部都靠人用各种各样的技术方式实现。我们会发现,很多的智慧城市建设一期完成之后,接下来第二期、第三期非常难做,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缺乏大量自动化的手段来完成二期、三期项目的建设。每一个大数据应用至少要花费3~4个月左右的时间,在二期、三期可能会涉及30~40个的应用,如果没有自动化的平台、通用化的产品,只靠人堆的方式,我相信这个政务大数据平台最终将难以达到当初规划的效果,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没有享受到大数据的好处。三是制作统一的标准。这是数据管理方面的内容,包括采用数据处理的专有技术自动识别数据源的所有变化,并自动地反应、交互,这是现在很多的传统技术还无法解决的问题。 我们采用数据融合平台产品来解决这些问题。底层比较简单,主要是数据的接入、融合、服务等几个方面,底层各种各样的数据源都可以采用连接器的框架接入,接入的过程是实时的,最高达到每小时200G的数据传输量,这个相当于海量数据来说是非常实用的。另外它可以适配任意数据源的任意变化,是自动适配的自动化平台。在此之上是我们的数据融合引擎,可以对数据质量、数据生命周期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融合。上面是数据服务的框架,这在电子政务里体现得比较多,包括做一些交换的服务,以及对外的一些智慧应用的数据服务。另外,我们有自己的安全框架,这个框架主要是针对用户,是由安全模块去完成的,包括一些角色的安全以及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我们现在的数据云平台是搭建在云平台当中,我们有自己的云框架,一些管理、自建的门户都在这个平台上实现。在实现的过程当中,我们的一些比较优秀的技术,包括持续技术、复制技术、流计算技术、数据质量技术、云方面技术,都在融合架构中体现。整个架构的优势包括采用数据集成的方式完成,数据处理高效、灵活,一次性开发建设,后期管理维护较简单。我们在建设的过程当中也感觉到,客户越来越了解大数据到底是什么,它到底能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