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运用错题本培养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实践研究
范文 孙猛
[摘 要]错题本是学生将学习过程中容易出错的题目整理成册,组成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及促进反思的资料库。错题本的设置本意在于促进学生反思,但有的学生在运用错题本摘错时仍存在许多问题。教师须加强引导,让学生在错误中认清自身知识的薄弱点,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反思并通过有效利用错题本,提升自身的数学反思能力。
[关键词]错题本;有效使用;反思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9-0050-02
错题本,顾名思义就是学生摘录分析课本、课堂作业本、单元卷等练习中的易错题,并加以订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错误正是一种反映学习情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作为教师,应该正确看待这些可贵的“错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利用易错题,有效地建立错题本,让学生在建立错题本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而根据这些反馈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
错题本不是简单机械地摘抄,而是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反思解题过程。由此,问题也就接踵而至了——学生真的会有效使用错题本吗?
一、问题层出,徒有形式——错题本实践中的窘境
笔者给三(1)班和三(2)班都布置了“摘抄易错题”的任务,并要求三(1)班分析错误的原因,要求统一时间上交。通过统计和分析这两组数据,笔者发现了他们在使用错题本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表1、表2)。
1.舍本逐末——偏离了集错的目的
访谈中,许多三年级学生表示对错题本很感兴趣,他们认为将题目和正确解题方法抄一遍,就能牢记题目的答案,下次遇到同样的题目时就不会出错了,这就造成学生把错题本当作语文抄写本,浪费时间,增加负担,毫无意义可言。学生对建立错题本虽然兴趣浓厚,但是学生并没有体验到它有提升学习效率的作用,错题本在这次实践中变得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2.良莠不齐——易错题来源的杂芜
在笔者布置完这项任务后,收集易错题时,很多学生不知从哪摘抄。错题本收上来后,笔者发现学生大多只是摘抄课本上的易错题,而摘抄课堂作业本和试卷上的却很少,还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只摘抄了填空、口算等简单的题型。
3.盲人摸象——错因归纳的缺失
笔者发现对于其中一道易错题,大部分学生会订正,但却不知道错在了哪里。分析错因时,学生千篇一律都是“沒有认真审题” “不细心”,不会从具体的知识点入手去分析是哪一个步骤出现了问题,又是哪一步算错了。这样机械摘抄对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毫无作用。
那么,怎样才能通过错题本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呢?
二、科学指导,提升反思——错题本实践的对策
让学生建立错题本,不只是为了收集易错题,更是为了把易错题作为一个载体,让学生在订正、分析的过程中洞识知识的本质,以此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
1.追根溯源,搭建反思的脚手架
带着任务使用错题本是被动的,学生既不知道反思的内容,也不知反思的方法。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常常在同一类题目中一错再错,虽然及时订正了,但是在没有进行有效反思的情况下就仓促地纠正答案,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就会又犯同样的错误。这表明,要想真正改正错误,学生必须学会自我反思,只有认真反思自己的薄弱环节与欠缺的知识点,才能完美应对并战胜下一次的难题。
在学生建立错题本的同时,教师也要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如表3),将学生常见的错误进行编排类比,将错误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碰撞,激发学生反思的火花,挖掘相关的知识点,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反思。
例如,对于有余数的除法的解决问题,学生需要仔细审题,并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商要不要加1。例如:
[①有178千克油,每个油桶最多装8千克油,至少要准备几个油桶? ②一共有248枝月季花,每5枝扎成一束,可以扎多少束? ]
笔者让学生思考第①道易错题,并进行反思和辩论。在学生理解了第①道易错题之后,笔者接着出示第②道易错题,启发学生将它和第①道易错题进行对比,然后仔细分析,提高学生反思的层次。最后,笔者引导学生整理和回顾这一类易错题,让学生在反思中掌握解决一类问题的方法。
2.发散思维,提升易错题的质量
很多学生只摘抄课本和课堂作业本上的易错题,形式单一,其实易错题的来源有很多,比如单元卷、课外资料等,这些学习素材中的易错题都值得摘录,都能成为学生反思的好材料。
(1)易错题来源多元化。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方位摘抄易错题,比如摘抄数学报、举一反三等中的易错题,甚至是课堂中出现的常见典型错例。由于三年级的学生才刚开始接触错题本,所以教师应该设计模块错题卡制作成错题本,让学生规范地摘录,避免敷衍了事或茫然不知所措。下面是笔者所教班级使用的错题本模板(如表4)。
(2)易错题来源优质化。在前几次摘录易错题中,很多学生摘录了口算题、笔算题,这时候就需要让学生明白并不是所有的易错题都有摘录的价值。在开始摘录时,教师引导学生梳理重要数量关系,由引到放,从规定到自选,保证易错题的质量。笔者一般安排在单元复习课后整理易错题,先让学生将易错题在草稿本上演算一遍,将反复出现的易错题提取出来进行摘录,并且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比如,“这种类型的题目你之前是不是摘过?”“你会了吗?”“哪些是课堂上出现的易错题?”“哪些题目是你依然有疑问的?”久而久之,学生的错题本上就不再只有易错题这么单一,还会有经典题型、重点题型。比如,有位学生摘录了一道题目:豹子和狮子进行100米赛跑,豹子一步3米,狮子一步2米,但豹子跑2步的时间等于狮子跑3步的时间,谁将获胜?如此一来,学生的错题本逐渐变成了自己的珍藏本,也能将自己平时感兴趣的题目摘抄下来分享。
(3)易错题来源个性化。每个学生的层次不同,需要教师因材施教。不同层次的学生,其易错题的来源和难度也是各不相同的。如,学困生通知只能摘录课本、课堂作业本和单元卷上的易错题,而学优生则还可以摘录课外资料上的易错题。与此同时,教师要经常进行检查和指导,避免学生出现只摘录简单题型的现象。
3.多元反馈,推动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最好能批阅学生的错题本,通过教师的评价指导学生更好地认识错误并改正错误。批阅的时候应以鼓励为主,利用积分制、易错题交流等形式,使学生的反思能力持续发展,最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错题本的建立, 许多学生一开始时都兴致高昂,但往往不能坚持,为此, 笔者采取了如下措施。首先,提高认识,明确目的。笔者明确告诉学生利用易错题不是增加负担,而是为了减少错误, 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了解了错题本的好处后, 使用的自觉性自然就会提高。其次,加强督查,抓紧抓实。笔者从三年级起就对学生错题本的利用进行严格督查, 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奖惩。一段时间后, 学生认识到使用错题本对学习很有帮助,積极性自然也提高了。最后,指导方法, 训练思维。批阅错题集时, 笔者总会耐心帮助每个学生分析易错题的特点,培养解题能力,使学生学会在过程中反思,在反思中弄懂问题,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注重过程,有“量”更有“质”。易错题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看摘录的问题是否有学习的价值。在评价反馈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多表扬鼓励,一周评一次“纠错小能手”,两周评一次“纠错大王”,一个月一次“私人订制数学报”将优秀学生照片及好的错题汇集制成电子海报发到班级群里共享。
在多元评价中了解学生的反思能力,在学校举办优秀错题本展,让学生观摩、交流、相互学习。总之,通过多主体的评价,完善错题本的使用,提高效益。
孔子云: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学习和思考是辩证统一的,都是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学习数学主要是思维的活动,只有善于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各种数学能力。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建立错题本,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让学生在纠错中培养反思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李燚芳.如何有效利用小学数学错题[J].新课程学习(上),2012(10).
[2] 赵冬臣.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2.
[3] 赵春玲.直面错误 生成精彩[J].小学教学参考,2015(29).
(责编 吴美玲)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5: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