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隧道二次衬砌质量缺陷及整治措施分析
范文 窦晓曦
摘要:伴随着公路交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速公路的隧道工程项目也在不断增多,要想建构使用性能、安全性能都满足实际需求的隧道工程项目,就要积极落实隧道二次衬砌质量监督机制,有效实现隧道监督管理目标,确保工程项目整体水平得以优化。本文对隧道二次衬砌质量缺陷问题和产生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集中阐释了缺陷的具体整治措施,以供参考。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highway traffic, tunnel engineering projects for expressways are also increasing. To construct a tunnel project that satisfies the actual needs for performance and safety performance, it is necessary to actively implement the quality supervision mechanism for the secondary lining of the tunnel, effectively achieve th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bjectives of the tunnel, and ensure that the overall level of the project is optimized. This article briefly analyzes the quality problems and causes of the secondary lining of the tunnel, and concentrates on the specific remediation measures for the reference.
關键词:隧道二次衬砌;质量;缺陷;整治措施
Key words: secondary lining of tunnel;quality;defects;remedia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16-0141-02
1 隧道二次衬砌质量缺陷问题及产生原因
在隧道二次衬砌常规化管理工作中,质量缺陷问题不仅会严重影响其美观度,也会造成安全隐患。目前,较为常见的质量缺陷主要集中在二次衬砌混凝土色差、施工缝衬砌错台、蜂窝、麻面以及拱顶混凝土空洞等方面,需要技术人员结合实际情况系统化分析其产生原因,以便于后续落实系统化监督控制措施。
1.1 二次衬砌混凝土色差缺陷
在隧道二次衬砌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基础性浇筑时间较长,一般会维持在7个小时到9个小时之间,若是不能对实际操作时间进行严格控制,就会导致最终工作效果不能符合实际参数的问题。另外,在浇筑时混凝土分层浇筑会出现脱模剂造成混凝土上浮的问题,上浮过程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差异,尤其是拱部位置到拱顶位置,混凝土的色差更加明显。
1.2 施工缝衬砌错台问题
施工缝衬砌错台问题是隧道二次衬砌较为常见的质量缺陷,且造成原因也较多。
第一,模板尺寸问题。在模板加工过程中,若是出现断面尺寸测量偏差,就会存在模板前后断面结构和局部质量不一致的问题,甚至会导致严重的施工缝衬砌错台现象,对工程项目的维护和管理带来很多不便。
第二,压力问题。台车支撑刚度存在不足的问题,就会导致混凝土压力作用增大,甚至会影响施工缝衬砌台的整体水平,导致严重的收敛变形。
第三,分层浇筑问题。在混凝土管理工序中,由于没有建立对称状态的分层浇筑工作,就会导致两侧模板压力不一致的问题出现,模板横向位移是导致施工缝衬砌错台的主要因素。
除此之外,台车基础在围岩位置没有设置仰拱或者是混凝土垫层结构,也会导致非刚性基础应用不良的问题出现,尤其是非弹性形变的加剧,会导致位移问题较为严重,甚至会对后续衬砌台工作造成影响。
1.3 蜂窝、麻面缺陷
由于捣固过程没有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因此,造成了严重的弧形段衬砌麻面问题,一部分浆液会随着水泡上浮,直接附着在模板的表面,无法及时进行排除,就会造成缺陷残留,最后形成质量问题,甚至会留存安全隐患。另外,若是混凝土模板顶泵结构入模过程没有和边墙结构产生互动,就会造成严重的离析问题,时间一长模板就会自动脱落,加之砂浆会直接粘附在模板结构上,导致拆模过程模板也会随之脱落,形成严重的安全隐患[1]。
1.4 拱顶混凝土空洞问题
在隧道二次衬砌过程中,拱顶混凝土的空洞现象也较为常见,主要是由于人为因素,施工工作人员对具体质量和要求没有落实系统化监督管理,就会导致混凝土拌合料的和易性较差,整体应用过程不能维护良好的流动性。另外,立模过程不能按照标准化流程有序开展,也会导致顶部端头跑浆问题的出现,造成离析加剧,或者是超挖过程超过了限度,结构中各个环节之间不能形成有效的衔接,也是形成顶部空洞的重要原因,需要相关施工部门予以控制。
2 隧道二次衬砌质量缺陷的整治措施分析
为了有效提高隧道二次衬砌的质量,就要积极落实系统化监督管控策略,维护管理实效性,也为后续施工项目的优化运行奠定坚实基础。尤其是针对质量缺陷问题的预防和治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整合有效的监督管控措施,确保质量参数能满足实际需求,为后续工作效率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2.1 优化参数结构
在对隧道二次衬砌工作进行系统化管理的过程中,要对相关参数进行集中处理,尤其是混凝土原材料,水泥进场要进行合格证验收,骨料则要进行参数比对。
另外,细骨料要采用中砂,借助0.315mm的筛孔设备进行处理,保证含量能在15%以上。
2.2 施工缝衬砌错台控制措施
在实际工作运行过程中,要针对具体问题开展具有实效性的管理工作,确保质量监督机制和维护措施的完整性,也为后续工作项目的优化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要对台车设计工作予以重视,不仅要保证锻造的精确性,也要从根本上消除项目误差问题,结合模板的实际位置以及荷载参数,对受力情况、模板厚度等基础性支撑体系予以计算,有效维护体系的刚度参数和强度参数,从而提高设备的稳定性。需要注意的是,在台车模板拼装的过程中,对于允许误差和检验机制要给予重视,从而实现管理标准的优化落实。
第二,要强化台车的支撑结构,在原有设计台车的两端进行支撑丝杠处理,有效利用千斤顶座进行刚性处理,一定程度上减少台车的实际下沉参数,确保在施工衬砌操作开始之前,就能有效落实紧固处理,一定程度上维护整体受力效果。
第三,要在边墙位置进行二次衬砌混凝土管理,有效实现自上而下的分層对称处理机制,确保高差参数能控制在50cm范围内[2]。有效对分流槽技术进行管控,确保单侧浇筑工作的完整性,也为后续工作体系的建立和落实奠定坚实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在浇筑到顶部混凝土结构的过程中,要保证封顶口结构能有效进行混凝土泵送处理,并且保证混凝土回填项目的密实程度,维护效果的处理水平以及实效性。
2.3 混凝土色差问题
在实际应用和管控工作建立的过程中,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二次衬砌混凝土的质量,就要利用棉布蘸相应的脱模剂,然后有效涂刷,避免脱模机大量粘附在模板结构中,保证原材料的有效性和基础性质量,维护料源结构参数,真正提高项目整体效果和完整程度,优化材料配合比,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只有落实系统化监督和质量管控措施,才能提高二次衬砌工作的整体水平,为项目升级和后续工程安全落实奠定坚实基础。施工人员也要进行动态化监督管理,维护质量标准的同时,维护控制水平。
2.4 麻面、蜂窝的整治措施
在浇筑工作开始前,相关技术人员就要对原材料进行有效控制,不仅仅是含量,也要对其质量予以监督管理,保证连续浇筑的同时,及时展开振捣管理工作,不能过度振捣也不能出现漏振的问题。施工人员要着重关注水灰比,确保外加剂能有效改善混凝土自身的和易性程度,提高操作流程的质量水平和完整程度,为后续定期抽检提供保障。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也要对边墙和拱部混凝土的坍落度予以监督,拱部控制在16cm到18cm之间,边墙控制在14cm到16cm之间。
2.5 拱顶混凝土空洞的整治措施
施工人员在封顶混凝土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标准化流程有序开展相关工作,避免空气对其产生影响,有效保证厚度和密实度,维护隧道拱部结构的基本质量,提升实际端模处理水平,为后续工作的全面落实奠定坚实基础,也能有效提高施工项目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3]。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公路隧道二次衬砌项目中,要结合实际需求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监督管理措施,维护管理标准的实效性,从根本上践行系统化应用体系,相关施工部门要按照标准化施工流程约束具体的操作行为,对相关参数进行动态化审查和检测,有效处理不良因素造成的质量缺陷,提高整治措施的实际水平。
参考文献:
[1]邵新荣.浅谈公路隧道二次衬砌外观质量缺陷的防治[J].科技视界,2015(19):254.
[2]陈柚州.浅析隧道二次衬砌质量缺陷及整治措施[J].江西建材,2017(18):135-136.
[3]肖智飞.浅析隧道二次衬砌质量缺陷及整治措施[J].江西建材,2017(12):148-15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2: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