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析建筑PPP项目的投资风险
范文 吴若绮
摘要: 为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需求及降低地方政府日益增长的债务风险,我国政府持续推动PPP模式作为补充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主要方式。与此同时,随着建筑企业经济实力的增强,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的投资欲望也不断增强,建筑企业由原先的建设者转变为投资者、运营者和建设者,这种身份转变在带来很大机遇的同时,也并存着风险。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建筑企业参与PPP项目投资涉及的风险及提出相应风险控制方案,有效降低建筑企业的投资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Abstract: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China's rapid economic growth and reduce the increasing debt risk of local governments, the China government has continued to promote the PPP model as the main way to supplement capital for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economic strength of construction companies has increased, the desire for investment i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projects has also increased. Construction companies have changed from former constructors to investors, operators and builders, which has brought about great opportunities and risk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risks involved in PPP project investment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risk control scheme, so as t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vestment risks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and improve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enterprises.
关键词: 建筑企业;PPP项目;投资风险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PPP project;investment risk
中图分类号:F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21-0048-03
0 引言
在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随着供需结构动态平衡的变化发展、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市场对于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强调,作为一种同时强调收益性与公益性、政府与社会资本投资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兴投资模式,PPP模式同时也迎来了跨越发展的黄金时期。在此新常态下,更多的项目以PPP项目模式建设,建筑企业参与PPP投资已成为实现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需求,但这也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风险和挑战。
1 PPP项目的概述
PPP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的一种新的投融资模式。指政府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过程中,让非公共部门所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政府公共部门的职能并也为私人部门带来利益。其运行方式有MC、ROT、BOT、BOO等,其中BOT应用较为广泛。具体而言,政府部门与企业签订特许经营权协议之后,政府将权利授予投资管理中心,投资管理中心使用招标方式选择合适的建设单位共同出资成立PPP项目工作小組,负责PPP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解决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评估和咨询等管理问题,根据基础设施的完成效果计算获取收益。PPP模式因可以充分利用私人部门的融资优势,有效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融资压力及项目财力不足;提高政府部门及社会投资方对建筑施工的监督管理;通过合理定价、特许经营权、财政补贴等事先公开的收益约定规则,引入社会资本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性事业投资,为人民和企业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依靠后期运营中产生的利润弥补财政投资等优势得到了我国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崇[1]。
2 建筑企业的PPP项目风险
2.1 政策与法律类风险
基于PPP项目发展现状,政策风险因素是建筑企业参与PPP项目面临的首要风险。主要内容包括政策的不确定性、不连续性及政府失信风险导致的企业利益受损或项目推进困难等。具体而言,政策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政策法规不预期的变化等。政府失信风险则是地方政府通过行政权力不按合同履约或任意增加条款对PPP项目进行干涉的行为,该情况多出现于地方政府领导换届后对于原合同的不认可、不履行或修改。由于PPP合作中政府参与及监管的双重身份、其主导地位的不可动摇,政府的政策变动或是单方面失信行为都将致合作企业于极不利地位,并给项目进展带来消极影响。因此在同样的政策法律环境下,不对称的主体关系会使得企业涉足PPP项目所面临的政策风险要大于其他投资领域。法制建设方面,我国PPP模式起步较晚,现行的相关法律条款仍存在较大缺失。我国对于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项目的权责风险等各项规范仍基于已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但相关的法律法规尚未成文,法制及监管体制建设落后,企业参与PPP项目后各项权益并不能得到完全有效的保障。
2.2 项目营运风险
PPP模式在公益性的基础上更强调了项目的盈利性,立项过程中,其规划设计、实施方案制定等均需基于合理的建设运营技术、管理、组织及对项目未来运营状况、市场供需关系、价格调控、费用支付等重要经济技术指标的有效预期。
但由于PPP项目广泛存在运营时间长、收益率较低的特点,加之我国PPP行业发展较晚,各方面管理经验尚不成熟,大部分企业在推行PPP项目模式期间,其管理模式较为粗放,缺乏健全的体系,无法达到精细化的管理标准。项目工程及质量管理的缺陷,增大了企业的建设风险,而运营过程中未有效预期的市场波动、政策变化及效率低下的运营也给项目带来了诸如市场挤出效应增加、需求降低、供给不足、产品过程消耗、残值降低、回报机制不合理等诸多运营风险,并严重影响投资方的收益和信誉。
2.3 投资决策与财务风险
在项目筛选、识别和采购阶段,政府和企业就项目和合作方进行双向选择,在考察项目的同时,企业也应就地方政府的信誉和还款能力等相关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避免投资决策失误,降低项目运行过程中双方发生纠纷的风险。另一方面,在项目可行性研究中,也应充分考虑项目融资成本及现金流的稳定性,避免因项目融资成本过高导致的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或融资无效,确保资金链的持续性。
3 建筑PPP项目的投资需求
PPP项目的法律风险高、投资金额大、运营周期长、利润水平较低,使得在运营过程中容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建筑企业要想降低PPP项目的投资风险,需要满足多方面投资需求。
3.1 安全性需求
建筑企业PPP项目的前期投资金额较多、风险较大,政府部门在推行PPP项目的过程中通常会给予投资方在投融资或补助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和支持,例如融资政府担保、融资费率优惠、投资固定收益、可行性缺口补助和损失财政补贴等。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扩大,投资企业在PPP项目合同判断中的劣势地位愈发明显,政府主导使得很多合同条款倾向性越来越严重。在此前提下,项目的安全性与可操作性就成为了社会资本方选择项目的首要前提。
3.2 持续性需求
PPP项目的运营周期普遍较长,合作期限一般在10年以上,甚至可以达到30年。这就造成了企业长期投资和负债的时间错配。据调查,建筑企业的流动负债约占负债合计的90%。非流动负债主要以公司款和银行借款为主,到期期限普遍小于PPP项目的回收期限,给企业及项目带来了较大的流动性风险和再融资问题。如何合理分配资金、及时退出PPP项目,缩短实际回收期,确保项目资金的持续性,降低期限错配产生的流动性风险也成为PPP投资人的重要课题。
3.3 专业性需求
PPP项目类型涉及广泛,涵盖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农业、林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诸领域,内容包括投资资金、技术支持、工程设计、运营管理、施工建设和整体移交等多个环节。对于传统建筑企业而言,PPP模式较传统的工程建设要复杂的多。而PPP项目对土地开发、融资、运营和施工各环节的专业性需求,也对建筑企业综合团队建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满足专业化、多样化的投资管理需求,建筑企业在完善自身的同时也可与专业化管理公司或团队组成联合体入主项目,并在建设期结束之后退出将后期的运营移交[2]。
4 降低建筑企业PPP项目投资风险的措施
4.1 建立完善的PPP风险管控体系
为了降低建筑企业的PPP投资风险,在企业内部应建立健全风险管控体系,特别是对投资决策进行全方位的风险识别与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通盘考虑公司实力、生产经营状况及投资项目情况,有效隔离子项目风险,保证子项目出现变化或者退出时不会影响整体。针对PPP项目特点,建立健全企业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做到过程监督规范、风险管理策略和解决方案高效、风险管理任务的分工和流程合理、责任细化、决策层、职能部门及项目基层联系机密、信息传递迅速。
4.2 遵循PPP项目风险分担的原则
建筑企业在PPP项目风险的分担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①项目承担的风险程度与获取的收益相匹配;②由最具有风险控制力的一方控制项目投资风险;③风险承担是一个动态的存在上限的工程。在项目实际推行过程中,政府与企业平衡、合理地分担项目风险及风险管控成本,以期实现最优化的PPP模式下的运营及管理效率。一般来讲,PPP项目中市场变动、汇率、经济政策的变化等方面的风险由政府承担,项目的投资管理、施工管理、技术管理、债务偿还、运营管理等方面的风险由社会资本合作方承担,而项目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投资效益、市场环境、资产转移和纠纷的发生等方面的风险由各主体共同承担。
4.3 合理规划项目風险
在风险分配的前提下,建筑企业还需要根据PPP项目决策和运行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制定PPP全面风险管理的措施,明确风险管理的具体实施内容。PPP模式风险具有复杂性、专业性、长期性的特点,在项目筛选阶段主要针对其市场定位、项目运行目标和项目风险辨识等进行详尽的可行性研究,避免投资失误。项目建设过程中,加强工程管理,强调施工安全、施工效率,降低施工风险,优选其他合作方,确保项目顺利推进。项目运营期内,引进或培养专业人才团队,对项目投融资、运营、法务、维护进行全方位管理,加强项目管理决策层和实施层沟通,提高决策的准确性与可行性,有效进行运营风险防范和规避[3]。
4.4 拓宽项目融资渠道
建筑企业在当前激烈市场竞争的前提下,必须产融结合,利用对外融资带动自身产业发展。可以优选承接PPP项目,通过加强与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投资公司的三方合作,实现共赢。同时,在合作方式上,由于PPP项目投资额较大、周期长,宜采用SPV公司作为融资主体,以包括政府、企业在内的其他合作方提供信誉担保的形式,保证项目建设和项目初期运营所需资金及较好地与社会资本方隔离项目风险。在此基础上,还可引进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和大型民营企业投资入股到SPV公司中,共同分担融资风险。
5 结束语
建筑企业在运作PPP项目的过程中,得到的经济回报和社会效益远超于传统项目产生的价值。不过,高效益与高风险是并存的,企业在投资项目中承担的更大投资风险,需要建筑企业自身加快战略调整,根据PPP模式特点,强化PPP风险管理和防范意识,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有效体系、机制。同时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结合企业实际,审慎优选和投资PPP项目,保证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颉晓红.浅谈建筑企业投资PPP项目的风险及对策[J].当代经济,2017(13):80-81.
[2]辜蜀嘉.PPP模式下建筑企业风险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7(10):289.
[3]张林.试论传统建筑施工企业投资PPP项目的融资管理[J].交通财会,2017(12):4-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1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