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因子分析的育龄人群选择分娩机构影响因素的研究 |
范文 | 张秋华 王磊平 摘要:近年来,育龄人群分娩就医需求渐成多元化趋势,其影响因素愈发纷繁复杂,而理论研究方面略显匮乏。本文以二孩政策全面开放为时代背景,系统梳理了育龄人群分娩机构选择的影响因素,运用皮尔逊相关分析法剔除相关性较低的因素,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四个主因子为诊疗保健因子、社会评价因子、就医便捷因子、尊重需求因子,为研究分娩就医行为乃至其他群体就医行为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demand for childbirth for child-bearing age has gradually become diversifi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complicated, and there has been a lack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In this paper, the two-child policy is fully opened as the background of the era, systematically sorting out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hoice of childbearing age grouping mechanism, using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to eliminate low-relevant factors, and using factor analysis to perform factor analysis to extract four main factors with high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health care factor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ocial assessment factors, convenience factors for seeking medical care, and demand-respecting factors, providing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study of childbirth and medical behavior and other groups' medical behavior. 關键词:分娩机构选择;影响因素;因子分析 Key words: delivery institution selection;influencing factors;factor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27-0277-03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患者医疗消费自主权扩大,育龄人群的分娩就医需求渐呈多元化趋势,影响其分娩就医选择的因素纷繁复杂,有待系统研究;同时,随着医改的持续深化、二孩政策的全面铺开,分娩市场面临日益激烈行业竞争,亟待密切联系患者需求,有目标、有靶向地改善医疗服务水平,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此外,随着分级诊疗格局的建成,深入研究分娩就医选择因素有助于分析群体就医偏好,加强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内涵建设,促进区域医疗资源的整合,推进医疗联合体的建设和发展。因此,本题的研究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2 文献的回顾 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两个角度对影响患者就医机构的选择进行研究:一是从卫生服务提供方的角度,研究医院的因素对患者就医机构选择的影响;Mitchell(1997)等人利用Probit估计方法研究了美国各种保险类型对于患有乳腺癌的年轻女性选择医院的影响结果显示,参加HMO的女性更愿意去较近的癌症医院而不是较远的大医院[1];Hanson(2001)等研究了公立和私立医院的价格和质量对于居民就诊行为的影响。[2]吴婷等对成都市居民就医行为进行总体分析,发现调查人群在就医行为上对三级甲等医院有明显的倾向性[3]。第二是从需方角度即患者角度分析患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对其就医选择的影响。Yip(1998)采用多元logit模型考察了北京顺义县农民就医选择的决定因素。[4]Jowett等人(2001)年的文章主要讨论的是在越南保险对于人们在选择门诊、住院还是自我治疗和选择去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和自我治疗这两种行为的影响。[5]李宁秀等(2001)讨论了患者的不同特征(年龄、文化程度和医疗保险等)对医院级别选择影响。前人的研究仅限于从需求方或者供给方对部分因素进行研究,并没有针对某一病种或群体,泛泛而谈而不能突出不同群体的特征;此外,前人仅仅针对几个因素进行分析,缺乏全面性。因此,本文以育龄人群的分娩就医行为为研究内容,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全面梳理,系统分析,以期对相关理论研究进行补充。 3 影响因素的获取及问卷的发放 笔者通过文献查阅结合实地访谈初步获取20个影响因素。为使获取的影响因素更具有科学性,笔者运用专家德尔菲法,邀请5名资深妇幼保健专家领导对上述影响因素进筛选,经过数轮讨论直到专家意见趋于一致,提炼出的影响因素如表1。 本文根据提炼的18项影响因素设计调查问卷题项,采用李克特(likert)五级量表形式,问卷的评分等级为5级,即:非常重要:5分;比较重要:4分;一般重要:3分;不太重要:2分;完全不重要:1分。根据统计学原理,测试题项与测试样本数量比例应下1:5到1:10之间。本文于2017年3月到6月在HFY医院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29份,回收率为86%,其中,有效问卷124份,有效率82.7%。 4 相关分析及因子分析 4.1 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Correlation Analysis )是指对题项与总分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分析。相关系数越小表示题项与总分之间的关联程度越低,即相对重要性越低。根据分析结果须将显著性较低的题项删除,以便进行下一步分析本文用Pearson相关系数来分析各题项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程度。 由表2可知,第13、18题项没有达到显著性相关水平,而第13、15题项分别为健教等延伸服务和周边商超齐全。当下,患者获取健教资讯途径广泛,相较于医院提供健教知识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以13题项没有达到显著性相关符合实际予以删除;网络购物、订单外卖的很大程度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衣食住行便利性大幅提高,受空间地域限制低,因此题项18相关水平不显著符合实际,予以删除。 4.2 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是一种从变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的统计技术,目的是描述隐藏在一组测量变量里的一些最基本,但又无法直接测量的隐形变量。在做因子分析之前,必须先确定各变量观测值之间的相关性,本文采用KMO检验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来确定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一般认为当0.8 如表4中共提取出了4个主因子。 因子1包括题项7设备设施齐全;题项8专家名医;题项11诊疗及时、高质安全;题项12乳房护理和产后康复,因子反映的是诊疗保健效果因子。 因子2包含题项1医院等级、题项2医院口碑、题项3相关群体影响、题项4院内有熟人,因子二反映的是医院的社会评价因子。 因子3包含题项5医保报销、题项14程序便捷、题项15收费清晰合理、题项16院区安全,题项17交通便利停车方便,因子3反映的是就医便捷因子; 因子4包含题项6环境整洁、题项9医护服务态度好,题项10医患沟通充分,因子4反映的尊重需求因子。 4.3 效度分析与信度分析 本文从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对量表进行检测。内容效度是指题项能否代表所要测量的内容或者主题。本文的题项设计是在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剔除了相关性较低的题项,故本研究的量表架构和题项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是指测量结果体现出某种结构与测值之间的对应程度。在因子分析结果中,用来评价结构效度的主要指标是累计贡献率、共同度以及因子负荷。累计贡献率反应公因子对量表的累计有效程度;共同度反映了由公因子解释原变量的有效程度;因子负荷反映出原变量与某公因子的相关程度。通过上文的因子分析和信度分析可知,各题项的总相关系数和共同度都较高,从表5可知,因子分析共提取4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累计贡献率高达89.6%,具有较高的效度。 由表6信度分析结果看,问卷整体和各因子的信度系数值均达到较高水平,本文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影响育龄人群分娩就医机构选择的度量是可靠的,可以满足统计分析的需要。 5 结语 本文系统的梳理了影响育龄人群分娩就医机构选择的影响因素,利用相关分析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建立因子分析模型,将原有众多指标浓缩成为诊疗保健因子、社会评价因子、就医便捷因子、尊重需求因子这四个具有命名解释性的因子,各因子健相互独立并且能够反映原有变量绝大部分的信息,最终确立了影响育龄人群分娩就医选择的因素指标,本文建立的指标模型对讨论影响分娩就医机构选择乃至其他就医选择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Mitchell,Jean M.and Jack Hadley(1997)"The Effect of Insurance Coverage on Breast ancer Patients Treatment and Hospital Choice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01.87,No.2,PP.448-453. [2]Jowett,Matthew,Anil Deolalikar and Peter Martinsson(2004)"Health insurance and treatment seeking behavior: evidence from a low-income country "Health Economics Published online in Wiley IntersScience (www.interscience.wiley.corn).DOI:10.1002/hec.862 [3]Hanson, Kara,WinnieⅥp and William Hsiao(2004) "The impact of quality on the demand for outpatient services in Cyprus"Health Economics Published online in Wiley IntersScience (www.interscience.wiley.corn).DOI:10.1002/hec.898. [4]Yip,Winnie,Hong Wang and Yuanli Liu(1998)“Determinants of patient choice of medical provider:a case study in rural China'Journal of Health Policy and Planning,13(3):311-322. [5]吳婷,宋静媛,朱昌蕙.成都市居民就医行为的调查与医疗服务建议[J].实用预防医学,2010,37(5):856-85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