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互联网+”背景下的“创客”培训体系和平台的建设
范文 陈怡华

摘要:作为科技前沿的“创客”教育,其主要功能是“创新”。从知识经济时代开始至今,“创客”教育既有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有严峻的挑战。“互联网+教育”又给“创客”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冲击。故要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作为中心的“创客”培训平台,构建创新改革的评估体系来指导创新,强调平台教师在创新教育中的地位以及平台基础人员的评价与考核体系的改革。
Abstract: As the frontier of "Maker" education, its core is "Innovation".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 era, "Maker" education has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as well as severe challenges. The "Internet+Education" has brought new shocks to "Maker" education reform.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a "Maker" training platform that fosters the spirit of innovation as the center, and also build an evaluation system for innovation reform to guide innovation and emphasize the status of teachers in innovative education, and reform the evaluat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students.
關键词:“互联网+”;“创客”;培训平台;教育技术
Key words: "Internet+";"Maker";training platform;educa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30-0240-020 引言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创新。“知识经济和创新意识对21世纪的发展不可或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江泽民如是说道。知识经济,创新和应用知识的时代是依赖于人才,人才的发展是依赖于教育,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创新精神的发挥重要作用。“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必须面向未来”,逐步提升创新精神,把培养创新精神作为一种高素质的教育重点。可见作为“教育领头”的高等教育在创新培养国家创新精神,培养创新人才的特殊使命。“创客”培训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的建设既有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有严峻的挑战。要将培养创新精神作为平台建设的中心,并且通过改革渗透它。要花极大的工作在观念、内容、形式与方法,以及平台评估、平台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建设。1 “互联网+”与“创客”平台的建设
1.1 “互联网+”的背景
近些年,“互联网+”在我国教育的转型中发挥着重大影响。应对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教改领域需要加强研究,吸纳相关研究成果、转变传统研究方式,以此得以构建正确的学科体系平台。[1]
1.2 “创客”平台的优缺点
“创客”,为英语的“Maker”一词,英译中为“创造者”。创客的较准确定义为多行业、多领域的优秀代表[2]。据预测,学生从知识的消费者转变为创造者,将是未来几年的趋势,而推动这一趋势的重要因素是教育界逐渐壮大的创客运动[3]。主张“创客”教育是为了让学习者获得真正的需要的在创造中学习,基于创造的学习,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训出具有创新意识、思维、能力的青少年。我国的“创客”活动开始相对较晚,所以我国目前的“创客”教育缺乏经验,需要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开展更深的探索,逐步形成和培养“创客”文化[4]。培训“创客”平台的基础人员(下面简称人员)。2 “创客”平台建设方法
2.1 现代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长久以来都是以谋职为去向,注重以学科教育为重点的教学培养对口以及适用的学生,如此一来便忽略了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我们不能把念书当成学习的目的,而是应该创造出新的知识或体系。要使得拔尖人才得以施展拳脚,平台建设当务之急是要切实摒弃陈旧、过时的教育思想观念,开放平台,以创造力为本的树立创新培育观。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到,创新教育的培养不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和教学内容的增删查改,而是在为其在教育功能上重新定位,需要的是全局性和结构性的价值追求。若是紧紧抓住“适用型”教育主义,那么教改只能是治标不治本,更有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适得其反。[5]
2.2 平台培训理念
不得忽略的是,多年来教育体系改革虽然有所成效,但还依旧没有脱离原有的发展路线,目前还存在过于刻板的现象,令其难以灵活地自我调整,缺少了可持续发展性。这种体系建设的平台下人员知识面不广、能力不强、素质不高,更别说是创新精神的缺乏了。为了使人员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需以培养创新能力为重点,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调整讲授方式,更新讲授内容[6]。努力把教授知识的过程变成人员研究、发展和探索的过程,并拓展和深化知识。
2.3 符合创新的评价体系
评价对平台建设起着引导作用,目前许多高校教育的评估考核体系不能完全适用于平台建设的需要了,这就要求必须建立起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级评估体系。把考核当作获取信息反馈,提高师资人员和人员的积极性。尤其紧急的是,为了引导师资人员和人员的创造性,需要建立能充分体现人员创新意识、素质和能力的评估内容、方式、方法和标准。为了适应培养创新精神的需求,考核制度应增加和突出创新能力的测试,考核中应引导人员思考和创造,而不是死记硬背一些知识[7]。
2.4 平臺建设实践与分析
该“创客”的培养方式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信息科学学院中进行了为期2年的实践尝试。在通过在2015级以及2016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5级共71人,2016级共121人)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2015级共63人,2016级共100人)大学一年级至大学二年级间开展了“创客”教育活动,使他们成为“创客”平台的基础人员,有了不错的效果,人员主体性的提升,师资队伍担任点拨式教育的角色,使人员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地提升,人员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教育改革构建“创客”平台发挥了重大效果。3 建设“创客”平台建议
3.1 现代化的师资队伍
邓小平同志曾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创造一支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勇于探索、善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员、培养主动、积极的创新型人才的现代化高校师资队伍。要实现此,师资队伍可由社会上有经验的工程师以及实验人员的组合,积极组织该类人员参加培训班学习、学术交流。亦可积极引导师资队伍参与教研科研工作,积极开展关于实验的实践活动。还可实施教师队伍资格制度和建立有效的奖励制度,改善待遇,吸引创新型教育人才到这支队伍中[8]。
3.2 提高人员学习效率
传统学习旨在强调记忆知识、模仿、反复联系的现有知识,抑制了大多数人的创新精神。大多数人学习非常刻苦,书本知识非常完善,但他们展示自己能力的能力低,创新精神不足。改变这种学习方式不是放弃传统的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而是选择引导和深化人员的创新精神。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可以提高人员学习兴趣,提高思维技能,学习各种科学方法。通过对一些典型例子的解释,实现了培养人员创造力的目的。师资队伍应传授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和方法,结合历史和逻辑。引入理论的实际应用与理论知识的讲解相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9]。
3.3 “互联网+”的功能定位及应用
在这一改革阶段,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首先,平台建设是否只服务于学校人才培训工作。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很难实现对区域经济有用的学校的一贯发展模式。其次,平台建设是否只能满足本校人员的发展需求。这些问题的答案回答了描述的功能定位以及应用模式。“互联网+”的功能包括支持自学,支持终身学习,提供区域经济等。可以依此建立一个移动平台,整合PC资源,打造人员自主学习平台的移动,进行人员身份证号的信息验证,学校公司的终身识别政策合作打造企业应用端口等四个方面来构建[10]。4 结语
中华民族的复兴本质上是国家创新精神的复兴,国家创新精神复兴的关键在于教育。作为“领头”的高等教育,其主要功能是创新。目前,高质量教育的重点是创新教育。教育改革也必须注重培养创新精神。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通过“创客”平台建设,释放思想,推进道路,有效培养创新精神。师资队伍人员,要仔细研究教育精神,启迪,提高认识,增强危机意识,增加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创新的精神的优势,深入开展高校“创客”平台的建设[11]。
参考文献:
[1]王鉴,安富海,李泽林.“互联网+”背景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进展与反思[J].教育研究,2017,38(11):105-116.
[2]黄兆信,赵国靖,洪玉管.高校创客教育发展模式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4):40-44.
[3]何克抗.论创客教育与创新教育[J].教育研究,2016,37(04):12-24,40.
[4]祝智庭,雒亮.从创客运动到创客教育:培植众创文化[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07):5-13.
[5]陈家生.高校教改的核心:培养创新精神[J].南平师专学报,1999(03):1-4.
[6]王根顺,杨峻.关于深化高校课程体系改革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1998(Z1):42,18.
[7]张群,徐玮玮.应用型本科教学评价体系改革初探[J].科技展望,2014(15):77.
[8]李国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策略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7(04):52-54.
[9]常建坤.创新教育:高校教改的核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0(04):13-15.
[10]陈丽.“互联网+”模式在高职教改中的功能定位及应用[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7,30(03):116-118.
[11]李赞.创新素质培养在高校体育教改中的作用[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0(05):103-10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