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谈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 |
范文 | 邱寿专 [摘 要]数学在小学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对学生计算能力、思维能力、逻辑能力的培养都有着显著作用。数学也是抽象的,容易使学生感觉到枯燥。如何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会到乐趣,是目前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越来越多教师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应用到课堂中,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含义和意义,分析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出现问题的原因,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1-0073-02 课程改革以前,小学数学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低、教学模板化等。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数学教学在这些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收获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比如众所周知的“翻转课堂”“微课”等教学模式。但由于数学知识抽象繁杂,往往涉及大量的计算、公式和单位,且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数学课堂变得压抑、刻板、无趣,学生往往缺乏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和兴趣。 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概述 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其树立数学意识,而对数学教学进行改革的目的也正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意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是指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然后与师生交流、探究,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去理解数学问题,从而在头脑中建立数学体系。 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现状分析 1.“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课程改革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主要存在形式化、绝对化、自由化等问题。很多教师对这种学习方式了解不足,且认为数学教育多为抽象的公式,为了提高课堂效率,一般不会使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只有在公开课或者上级领导检查时才会使用,这并不是真正的改革。有的教师盲目进行改革,认为“自主、合作、探究”是数学课程教学的唯一教学方式,教学时考虑数学学科的性质、知识的结构特点以及学生的能力,把所有的内容都让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去学习。例如,在讲解“平行”和“平角、直角”等基本定理或定义时,部分教师放任学生自由讨论,浪费了时间,但并没有得到理想效果,这样的做法过于绝对化。实际上,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几何知识,还很陌生,十分需要教师先讲解,让学生明确基本方向。还有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中给予学生过多的自由,没有原则地鼓励学生任意发挥。殊不知,数学中的很多理论都是通过大量的试验得出的,其使用具有一定的假设前提,一味让学生自由发挥,有时反倒不利于课程的深入,甚至会偏离课程主题。 2.“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出现问题的原因 课程标准并没有针对每个学科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部分教师由于没有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使用出现两个极端,一种是不论什么内容都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另一种除考核时采用这种学习模式外,其余仍旧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例如,教学“100以内的运算”时,“填鸭式”地使用题海战术,而不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数学知识的积累,还要注重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意识的形成,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搞“一言堂”“题海战术”,企图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生硬、被动地接受知识,违背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初衷。 三、问题的解决对策 1.深入理解“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精神实质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在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促进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中国传统教育一般是教师在课堂上单调地授课,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难以真正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若能依据实际情况,适当地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则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教师要理解“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精神实质,而不是盲目追随形式上的趋势。例如,教学“认识图形”时,可让学生先寻找自己喜欢的生活物品进行比拟,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再小组合作探究这些生活物品与所学知识的共性。如此,抽象的知识便有了落脚点,学生学起来就轻松多了。 2.正确处理数学教学中的几组关系 在传统教学中,一直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教材内容,缺少深入理解课本知识的时间和机会,不能提出自己的疑问。尤其是在数学课堂上,即便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比如数学模型、PPT等,效果也都不明显。这主要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式流于表面。教师应该将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根植于自己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行为中,应该包容地看待学生的自主学习结果,看到他们的不同智能表现形式和特征。教学时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当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课程改革下,数学课堂教学最理想的状态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思想的碰撞,激起智慧的火花。立足于教师的角色,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激励和唤醒,允许学生独立思考,尊重学生的质疑和争辩,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大胆发言的习慣。 为了更妥善地处理数学教学中的各种关系,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应立足“合作关系”,建立数学学习小组,开展小组交流活动,让学生把自己的探索过程和成果用语言表达出来,相互点拨、相互促进,真正实现合作共赢。例如,教学“统计图”时,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不同统计图的优缺点,然后在组内轮流发言,说出自己对不同统计图的认识和感受。交流过程中,学生倾听他人的发言,相互借鉴,很快就总结出不同统计图的优劣。小组合作学习可以锻炼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尤其能锻炼各小组长的调控能力,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社交能力。 3.遵循数学教育的规律,探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 每个学科都有不同的学习方式,数学学科也不例外。教师如果盲目改革学习方式,反而会使学生体会不到数学的魅力。数学学科的特点和魅力在于逻辑性强,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首先,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数学。如根据数字进行拼图,或者手工绘制自己家的方位图,然后全班拼接一张家庭方位图,让学生了解数学其实是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从而真正领会数学的魅力。例如,教学三年级连乘应用题时,可以设计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有更好的代入感:“要给同学们买5箱矿泉水,每箱24瓶,每瓶3元,老师带了400元,够吗?”这样生活气息浓厚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勾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之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其次,课后作业的布置不要以数量为衡量标准,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师可以当堂布置涉及多数学生都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以及重难点的练习,并要求学生当堂完成,然后及时批改订正。问题的讲解可以先小组内交流后教师讲解的形式进行,这样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提高课堂效率。 4.激发兴趣,提供空间,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教学中,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教师教学时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一方面,教师可以从学生自我表现欲望和自我实现的心理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或开展小组竞赛活动,设置抢答环节和演示环节,奖励获胜的小组。例如,教学“连加连减”时可以设计计算抢答活动,教学“图形的认识”时可以请学生拿着自己准备的物品到台上讲解。另一方面,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设计和家长互动的课外作业。例如,设计“扑克牌”游戏作业,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加减法计算能力,同时为构建更和谐的亲子关系助力。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可以使数学课堂变得平等、自由、和谐、生动,这也正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堂。在这种学习氛围下,学生自由地表达和发挥自我,变成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者,對课本知识的学习更为透彻。学生和教师之间要积极互动,教师要把握恰当的时机引领学生的学习。教师还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在学生独立思考出现困难时及时伸出援手,带领学生跨越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坎,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 参 考 文 献 ] [1] 阮小梅. 自主·合作·探究——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J]. 新课程(小学),2017(10). [2] 李晓红.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初探[J].俪人:教师,2016(1). [3] 牟永丽.浅谈自主、合作、探索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J].科学中国人,2017(14). [4] 闫付涛.培养学生向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的转变[J].散文百家:下旬刊,2016(5). [5] 范莉莉.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尝试——《认识钟表》教学叙事[J].科研, 2016(7). [6] 张亚星.自主·合作·探究: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1). [7] 林光.“诊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之“弊”[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3). [8] 梁俊勇.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具体方法[J].东西南北:教育, 2017(12). [9] 温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数学高效课堂中的运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7(12). [10] 温华凤.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3). (责编 吴美玲)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