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城市功能再协调“夜跑空间创新与健康产业延展” |
范文 | 李瑞华 周茜 摘要:本研究基于城市功能再协调对夜跑空间进行创新及健康产业的延展。城市现状中景观空间及道路空间已经难以承载这项新兴活动的功能需求下,夜跑空间及其可能衍生的各类健康产业成为了今后城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经过调研昆明及杭州夜跑空间存在现状,提出专项夜跑空间的塑造及衍生健康产业的功能设计。 Abstract: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re-coordination of urban functions to innovate the night running space and the extension of the health industry.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ity, the landscape space and road space have been difficult to carry the functional needs of this new activity. The night running space and various health industries that may be derived from it have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urban design in the future. After investigat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Kunming and Hangzhou night running space, the paper proposes the shaping of the special night running space and the functional design of the derivative health industry. 关键词:夜跑空间;健康产业;优化空间;功能设计 Key words: night running space;health industry;optimization space;function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21-0227-03 1? 研究的背景及调研对象 中国有越来越庞大的新兴活动人群“夜跑族”,跑步数据开始展示出这样一个日益庞大的群体。夜跑活动因其独特的时间和人群,夜跑的场所的选择也变得尤其重要。夜跑空间需更加完善的安全性、可达性、专向性及健康产业延展性。健康产业的关乎着现代化居民活动下健康保障及各类有效指导,是21世纪引导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产业。夜跑空间发展形式也是对新产业空间的一种实践。“不同余传统的在区域泛布局的产业空间,新产业空间是以城市为依托,城市功能密切相关的产业空间类型”[1]。新的发展形势下,夜跑空间及其衍生的各类健康产业也将成为今后城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部分人群通过跑步共享城市夜晚时期的空间,成为增进交流的又一新潮方式。获得传统健康意义的同时,在夜晚运动后睡觉时大脑分泌的褪黑激素和生长荷尔蒙更加充足,对青少年成长和成年人提高免疫 力、老年人防止老化都有好处[2]。但是夜跑由于运动的特殊性,对场地、设施及外部环境因素较为要求,目前国内大部分城市对夜跑空间的设计较为缺失。 2? 现状调研 对于昆明及杭州夜跑活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别是昆明市翠湖公園周边空间,进行了120份问卷调查,有效问卷106份;杭州市闻涛路最美跑道及周边空间,进行现场抽样访问调查及现场统计,抽样60人,有效访问60人。 ①昆明市现状主要夜跑空间的营造是居民自发性的聚集于城市公共景观空间、公共空间及道路空间。经过问卷调研的结果分析,得出昆明夜跑活动最活跃的场所为翠湖公园及其环湖人行道。 平均参与人数占总夜跑人数的52%。翠湖夜跑场所的优势有以下几点:1)周边配套设施完善,照明路灯、公共厕所、直饮水装置等。2)处于交通便利地区,翠湖周围道路网密度较高,处于城市中心区域,住民及人流较多,可达性高。3)景观空间较多,休憩节点分布适宜。4)空气质量良好,绿地空间的温度宜人。劣势为:1)人群较多且复杂。2)道路步道老旧。3)功能单一,无更多的服务功能。 翠湖公园主要跑道位于环湖外圈拥有较好的空气及视线景观。次跑道位于公园内部,人流偏多,但空间性丰富,路线曲折。经过其他几个夜跑场所(长虫山、滇池路、盘龙江、海埂大坝等)的对比可得知环湖外圈之所以成为夜跑者的青睐跑道,与其中的景观节点是分不开的,其重要的景观节点成为其活力因子。从而激活了整个空间对夜跑者的吸引。 ②杭州的夜跑人群数量繁多,在文化的植入和介入上也更为成熟,经常举办各类夜跑主题活动。作者主要以钱塘江周边的最美跑道进行了调查研究。实地调研发现跑道上每分钟人均通过次数为97人/分钟,夜跑人数占据90%。钱塘江最美跑道全长近700m,跑道材质为塑胶,沿江拥有良好的景观视线及环境绿化。是比较专一的夜跑空间。但目前存在以下问题:1)大量依托跑道的绿化空间因灯光太暗,使用率低下,不能完全的与跑道空间相融合,甚至可能带来安全的隐患。2)跑道路口的开通比较单一,不能随地脱离或进入夜跑空间,与城市其他功能空间尚缺乏足够的联系。3)跑道上很多非机动车抢道,非常危险。 其优点是:1)环境良好,绿化景观及自然景观结合融洽。2)夜跑道路专一,能提供专业的室外跑步空间。3)周边服务设施还算完善。 3? 设计探讨 经过调研,本文对于夜跑空间的塑造提出优化建议,加入衍生健康产业的功能设计: 可以总结为以下五点:优化、促进、提升、增容、保障。 3.1 优化 针对现有的不够完善的夜跑线路进行空间优化和设施完善;对于昆明及杭州夜跑空间的调研,将活动人口分布的数量、职业、年龄、性别及活动的原因进行了数据统计及可视化分析:将数据串联线性相关分析人群对夜跑空间的依赖原因及他们偏好的空间种类。其次,对夜跑路线中的起讫点、通过人口时间段密度、外部环境因素分类现场数据抽样统计。将两类数据再进行分析。得出了夜跑空间最需要优化的几类:①较多的空间衔接开口,将夜跑空间与城市其他功能空间衔接。便于居民进入和离开。②和人口密集区隔离,避免直接串联人口车流较多的空间,例如交叉路口、商业中心、活动广场,但可以串联在其附近。保证夜跑空间的轻度私密性,专注性,安全性。③夜跑空间基础设施的完善,如照明系统、卫生系统、服务系统,提高夜跑空间的安全性、舒适性。 3.2 促进 促进新型夜跑空间的升级及发展;夜跑空间的升级即提高夜跑空间与城市各功能的完美融合,不仅仅是为了夜跑人群而独立的功能空间,同时也起到疏解城市压力,降低交通干道支道人群密度的要求,再反作用于各个城市公共空间,促进城市空间利用率。 3.3 提升 提升夜跑空间的质量及周边环境。优化夜跑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对空间的环境和管理进行优化,确保城市绿地与夜跑空间合理结合。增加健身空间,不仅提供给夜跑人士,对于其衍生的各类健身空间也将进行高效的协同发展,对于城市健康产业的集中提升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夜跑空间可以成为各类城市功能的附属空间。 3.4 增容 夜跑空间的功能增容,夜跑空间的成熟也离不开起延展功能的开发,合理利用夜跑人群的性质和爱好,在周围增加设计健康产业的开发,例如奥体中心、运动馆、康体会所、医院及福利院等等,使夜跑空间不再孤立,进一步和城市其他功能融合。 3.5 保障 保证业态环境秩序稳定,夜跑空间结构及空间的优化改善的同时不能破坏周围地区整体业态环境秩序稳定。在用地及空间设计考虑周全的情况下,反作用维护周围的业态环境秩序,形成一个完整的业态链,并更加促进人流吸引力,提升周围地区的生活品质。 具体操做我们将健康衍生产业进行渐进性的引进融合,将设计的空间分成①基础跑道空间专项性改造;②景觀空间的渗透:景观植物的配置,景观视廊的控制及景观空间与夜跑空间的交互性;③健康延展产业的融合:跑道周围健康服务空间的叠加(健康餐饮、运动产品售卖、管理服务空间、健身房及体育馆的集中布置等);④空间引导的体育产业、健康产业发展,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部署全国积极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3]。 关于其具体在各个城市的实施手法:①结合城市形象,针对不同城市,设计不同形态的夜跑空间,在风格上更加地域化,增加了城市的良好差异性。②针对不同城市的生活节奏,更加人性化的提供相契合的管理措施,使夜跑空间如同不同的城市自然生长而出衍生空间。③合理确定衍生的健康产业,利用夜跑空间规划这个工具对其发展提供支持。在夜跑空间规划阶段对其布局及支撑体系进行重点研究。 4? 结论 夜跑空间创新与健康产业延展是一个城市产业与空间融合的理念,目的是在城市化急剧扩展的当下,给疯狂扩张的各城市功能和孤立的空间一个相互融合的媒介,运用人们的活动将空间的渐进性可持续性所串连,达到产业、功能、空间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①到产业。新兴产业的合理增长依托于创新空间的合理规划:夜跑空间的创新给了更多需求的城市居民们一个安全、优美、专业的场所,也同时为城市产业与居民活动渐进式的融合构建了纽带。②到功能。夜跑空间的创新也是为了解决城市功能中尚不完善的一种再修补措施,利用原有的城市空间,将空间的专一性、服务性、可持续发展性叠加进去,尽可能的增加了城市功能的多样性。③到人居空间。健康及减压等抽象的概念可以通过居民的活动具像化,而承载居民夜跑及各类城市健康活动的人居空间便是夜跑空间创新的重要成果。夜跑空间是能够满足大众要求城市附属空间,也是构成良好人居环境的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崔功豪,王旭,陈烨.谈新产业空间[J].理想空间,2011,45:4-5. [2]Lorenz“看大神如何从多源数据、算法、模型、分析全流程构建夜跑族行为特征”[EB/OL].http://www.sohu.com/a/140970625_650480 2017-05-16. [3]阮梦乔.“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城乡空间生产特征及规划策略研究——以河南省辉县市为例[J].中外建筑,2019(04):106-11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