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生产率效应
范文

    王静

    

    

    

    摘要:本文通过构建全球价值链(GVC)后向嵌入深度前向嵌入深度指标,分别测算了中国制造业行业双向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深度,并利用2008-2013年中国微观企业数据分析和检验GVC双向嵌入深度与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的结果表明:①中国行业的GVC后向嵌入深度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U”型关系,GVC前向嵌入深度与企业生产率存在倒“U”型关系。②中国的GVC后向嵌入的生产率效应会受到企业出口规模的影响,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受到GVC后向嵌入的作用比非出口企业大。③中低技术行业的GVC后嵌入深度对企业的生产率呈正“U”型的关系,来自发达国家的“低端锁定”限制几乎对中低技术行业的企业没有影响。

    Abstract: This paper measures the depth of the two-way embedded global value chain of the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by constructing the global value chain (GVC) backward embedded depth and forward embedded depth indicators, and analyzes and verif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way embedded depth and enterprise productivity of GVC by using Chinese micro-enterprise data from 2008 to 2013.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①There is a "U"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f GVC backward embedded depth in China's industry and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enterprises, and there is an inverted "U"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VC forward embedded depth and enterprise productivity. ②The productivity effect of China's GVC backward embedding will be affected by the export scale of enterprises, and the productivity of exporting enterprises will be greater than that of non-exporting enterprises. ③The backward embedded depth of GVC in the low- and medium-tech industries has a positive "U" relationship to the productivity of enterprises. The "low-end lock-in" restrictions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almost no impact on enterprises in the low- and medium-tech industries.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后向嵌入深度;前向嵌入深度;全要素生产率

    Key words: global value chain;backward embedded depth;forward embedded depth;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中圖分类号:F113?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05-0145-05

    0? 引言

    2018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将之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在“新常态”的背景下谋求经济长期的稳健增长需要提升产业链水平,注重利用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嵌入全球价值链正是一国优化要素投入结构、激励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

    随着全球生产分割程度的加深,产品增加值被分解为多个部分被世界各国分享,生产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 “分割化”和“碎片化”的特征[1]。GVC嵌入活动复杂一方面可以得到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大市场福利和技术革新机会,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全球生产分工下来自发达国家的低端生产环节锁定的困境,而嵌入全球价值链是一个双向的行为,基于中间品出口的嵌入与基于中间品进口的嵌入对一国经济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嵌入到全球价值链中是否有益于国内企业发展?以何种方式嵌入更能使企业获益?众多问题都值得思考。中国目前面临的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各行业都需要新的增长动力,而全要素生产率经济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研究GVC嵌入的生产率效应并进一步刻画其影响机制,可以为中国企业嵌入GVC的途径提供参考。

    1? 文献综述

    对价值链嵌入相关理论的研究中,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生产率最受学者们青睐。Amiti & Wei(2006)总结了生产分割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的四种途径,分别是多样化效应、效率提升效应、动态重组效应和学习外部性[2]。国内学者的研究中,多数表明中国参与生产分割有利于生产率的提升[3],徐保昌等(2016)的研究结果显示,生产分割与企业生产率呈现出“倒U型”关系[4]。生产分割与生产率的关系受行业异质性的影响,非加工贸易形式的生产分割对生产率的提升作用较高①,资本密集型行业和出口密度高的行业的生产分割对行业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大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和出口密度低的行业②。吕越,吕云龙(2016)研究显示,嵌入全球价值链对技术密集型企业的效率改善明显[5]。王高凤(2017)测算表明,生产分割程度加深到一定程度会抑制低技术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6],这与目前中国GVC可能面临“低端锁定”的假说吻合。Lin和Ma(2012)利用韩国制造业的数据实证发现,国际分工使得行业生产率下降[7]。卓越、张氓(2008)认为参与国际分工不一定会通过溢出效应提升行业生产率[8]。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基本回归

    首先对方程(6)进行初步回归,表1的列(1)汇报的是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⑤。初步回归的结果显示,GVC后向嵌入深度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U型”关系,即随着GVC后向嵌入深度的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会先下降后上升,GVC前向嵌入深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有正向影响。这与前文的假设相符⑥。

    控制变量中,除研发投入以外的结果均显著为正,即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促进效果,但嵌入下研发密集度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技术进步,由于目前中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受到生产要素流动的限制,许多企业无法有效地配置资源,尤其是在嵌入到全球价值链的情况下,资源分配扭曲程度会加深。除此之外,国内很多企业为了融资便利和获得政策福利,会通过采取“策略性创新”方式增加研发投入,从而降低企业技术开发活动的质量[11],这些原因均可能导致研发投入对企业生产率的负向影响,这个结果也与唐未兵等(2014)[12]。

    4.2.2 考虑内生性及稳健性检验

    从微观企业层面来看,嵌入全球价值链与企业生产率存在联动因果关系,初始生产率越高的企业越倾向于参与全球价值链[13]。因此模型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本文借助工具变量法对模型再次估计。

    工具变量的选取日本对应行业的GVC后向嵌入深度和前向嵌入深度作为中工具变量。日本的GVC嵌入深度受其本国环境和世界总体生产分割程度的影响,其测算结果与中国行业的生产率没有直接相关关系,而两国地理位置相近,贸易关联度强,因此GVC嵌入深度间存在较强关联。由于GVC嵌入深度对企业TFP的影响可能存在滞后,因此将GVC后向嵌入深度和GVC前向嵌入深度的一期滞后项也作为对应嵌入深度的工具变量加入到模型中。

    工具变量法的回归结果在表1(2)列中列出。与使用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相比,GVC后向嵌入深度对企业TFP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控制变量的符号和显著性均无太大变动,GVC前向嵌入深度的符号虽然依然为正但并不显著,这表明GVC前向嵌入與企业TFP之间的关系也可能不是线性的。很多学者的研究表明,生产分割与企业生产率呈现出倒“U”型关系[14],而这种倒“U”型关系可能是由于我国在前向嵌入GVC的过程中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的“低端锁定”,借鉴前人的思路,将GVC前向嵌入深度的二次项也加入到模型当中:

    表1的(3)列汇报了使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对模型(7)估计的结果,结果显示,GVC后向嵌入深度与TFP呈现出“U”型关系,GVC前向嵌入深度与TFP呈倒“U”型关系,即后向嵌入深度在到达一定程度前,对TFP是存在抑制作用,但超过某一阈值后会显著促进TFP的上升。GVC前向嵌入深度对TFP有正向影响,但这个影响的效果是随着前向嵌入深度的上升递减的,当前向嵌入深度上升到较高水平时反而会抑制TFP。

    由于GVC后向嵌入的资源配置效应会存在一定的滞后,受到我国的市场化程度的限制,无生产要素不能及时的在企业间做出调整。规模经济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则是需要超过一定阈值才能发挥作用,当行业的后向嵌入深度并不高的时候,行业的规模优势无法体现,企业既无法达到规模经济,也无法达到专业化生产从而进行深度创新,因此此时提升后向嵌入深度不会明显促进企业TFP。而GVC后向嵌入深度的提升意味着国际中间品市场竞争压力增大,本国出口中间品定价权会受到限制,因此GVC后向嵌入和企业TFP会呈现出“U”型关系。

    GVC前向嵌入的升高会通过高质量的中间品进口、技术溢出等促进企业TFP,但随着中国GVC地位的升高,面临的来自发达国家的“低端锁定”强度也越高,中国的GVC前向嵌入深度上升很大程度是由于承接了来自发达国家的生产外包,这种嵌入对企业TFP的边际促进作用必然是递减的。因此GVC前向嵌入和企业TFP会呈现出倒“U”型关系。

    为确保模型的稳健性,消除因指标测算不准确产生的偏差,本文也通过OP法测算了全要素生产率,并用工具变量法再次对模型进行估计,表1第(4)列汇报的估计结果显示,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方向以及显著性均未发生太大改变,估计结果是稳健的。

    4.2.3 影响因素拓展研究

    在样本企业中,存在有出口活动的企业和没有出口活动的企业,企业出口对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也有一定的影响[15],考虑到出口规模对企业TFP的影响是通过GVC后向嵌入发生作用的,因此将出口规模与GVC后向嵌入的交互项(exp×plv)加入到模型中,结果如表1的第(5)列。可以看出,加入了交互项的模型的整体解释效果更好,考虑了出口与GVC后向嵌入的交互影响后,GVC后向嵌入的二次项系数减小了,且交互项系数显著为负,说明出口规模会加深GVC后向嵌入对TFP的影响,有出口活动的企业的生产率受到GVC后向嵌入的影响大于没有出口活动的企业。

    4.2.4 考虑行业异质性

    由于不同行业GVC嵌入深度对行业生产率的作用程度不同,高技术行业嵌入价值链的生产率效应可能高于低技术行业,因此,本文进一步将样本按技术水平分为中低技术行业和高技术行业⑦,用工具变量法进行分样本回归。表1(6)列汇报的结果表明,中低技术行业的GVC后向嵌入深度对企业的生产率的影响依然时正“U”型的,且GVC后向嵌入的生产率效应大于高技能行业;GVC后嵌入深度对企业的生产率也呈正“U”型的关系,也就是说,来自发达国家的“低端锁定”限制几乎对中低技术行业的企业没有影响,这是因为发达国家面对中国GVC地位的升所采取的阻碍措施基本都是针对高技术行业,增加对中国的低技术的外包反而会使得中低技术行业的生产率得到提升。在控制变量中,研发投入对企业TFP有正向影响,而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不会促进生产率的提升,这可能是由于中低技术行业中的研发投入多为技术开发方面的投入,目标是将已有的知识转化为技术成果,技术开发可以有效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于中低技术行业来说,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不高,因此人力资本的积累对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明显。表1(7)列汇报的为高技术行业的估计结果,高技能行业的结果基本与全样本回归的结果一致,但GVC前向嵌入深度对企业TFP的作用更强,这是由于高技术行业的生产率提升很大程度依赖于中间品进口带来的产品多样化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中国的高技术行业承接发达国家外包的比重较大,因此,相比之下高技术行业GVC前向嵌入深度的生产率效应更大。

    5? 结论与启示

    本文基于后向关联和前向关联视角构建了GVC后向嵌入深度和GVC前向嵌入深度指标,从双向嵌入的视角分析了嵌入全球价值链对生产率的影响,并利用2008-2013年中国的微观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本文主要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①中国行业的GVC后向嵌入深度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U”型关系,GVC前向嵌入深度与企业生产率存在倒“U”型关系。

    ②中国的GVC后向嵌入的生产率效应会受到企业出口规模的影响,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受到GVC后向嵌入的作用比非出口企业大。

    ③中低技术行业的GVC后向嵌入的生产率效应大于高技能行业,GVC后嵌入深度对企业的生产率呈正“U”型的关系,来自发达国家的“低端锁定”限制几乎对中低技术行业的企业没有影响;高技术行业的生产率提升比较依赖高技术的中间品进口,技术溢出效应显著,因此高技能行业的GVC前向嵌入深度对企業生产率的作用更强。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参与国际生产分割是必然的结果,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嵌入深度高、增速快,面临的国际生产分割关系也更复杂,想要实现中国经济的稳健增长需要对全球价值链的嵌入方式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宏观来讲,我国依旧应该保持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大方向,但对不同行业应该区别引导,高技术行业从GVC前向嵌入中获益更大,但会受到来自发达国家的“低端锁定”的限制,而中低技术行业面临的“低端锁定”限制较小,且GVC后向嵌入的生产率效应更大,所以应该鼓励高技术行业进口高技术含量的中间品,并增加对其的研发支持,促进其对国外技术的吸收和转换,对于中低技术行业应该以扩大出口渠道的政策替代部分出口补贴,可以借助“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方向,鼓励中低技术行业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

    注释:

    ①刘庆林,高越,韩军伟:《国际生产分割的生产率效应》,载于《经济研究》,2010年,第45卷02期,第32-43+108页。

    ②胡昭玲:《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中国工业生产率的影响分析》,载于《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30-37页。

    ③罗安琪:《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南京大学学位论文,2017年。

    ④GVC嵌入深度的数据来源为WIOD发布的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2016),其行业以《国际标准行业分类》第四版(ISIC Rev.4)为标准,企业数据来自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其对应的行业分类标准为2002年发布的《国民经济分类》(GB/T4756-2002)和2011年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综合三种行业分类考虑可操作性以及其他学者的研究,本文将部分行业进行了合并处理,最终得到16个制造业行业(不包括其他制造业)。

    ⑤经过混合回归和固定效应选择的检验以及Hausman检验,最终确定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文中对混合回归、随机效应的估计结果不再列出。

    ⑥经过Wald检验和Breusch-Pagan LM检验,模型在异方差和自相关问题,为了矫正由此产生的估计偏差,本文采用异方差-序列相关-截面相关稳健性标准误(SCC)的方法对面板数据再次进行估计,回归结果基本与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的结果相同,由于篇幅原因不在列出。

    ⑦中低技术部门包括: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橡胶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供应业;高技术部门包括: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塑料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

    参考文献:

    [1]盛斌,陈帅.全球价值链如何改变了贸易政策: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和启示[J].国际经济评论,2015(01):85-97,6.

    [2]Amiti,M.,and S.Wei, Service Off-Shoring, Productivity, and Employment: Evidence from the United States [R], IMF Working Paper, 2005.

    [3]刘庆林,高越,韩军伟.国际生产分割的生产率效应[J].经济研究,2010,45(02):32-43,108.

    [4]徐保昌,谢建国.市场分割与企业生产率: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J].世界经济,2016,39(01):95-122.

    [5]吕越,吕云龙.全球价值链嵌入会改善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效率吗——基于双重稳健-倾向得分加权估计[J].财贸经济,2016(03):109-122.

    [6]王高凤,郑玉.中国制造业生产分割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生产阶段数的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7(04):80-92.

    [7]Lin S. and Ma A. C. Outsourcing and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Korean Data [J].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12,23(1): 39-49.

    [8]卓越,张珉.全球价值链中的收益分配与“悲惨增长”——基于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07:131-140.

    [9]Wang,Z., S. Wei, X.Yu,and K. Zhu. Characterizing Global Value Chains:Production Length and Upstreamness [R]. NBER Working Paper, 2017.

    [10]Duernecker,G., and F.Vega-Redondo, Social Networks and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Posted on September 12, 2017.

    [11]张杰.中国制造业要素配置效率的测算、变化机制与政府干预效应[J].统计研究,2016,33(03):72-79.

    [12]唐未兵,傅元海,王展祥.技术创新、技术引进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经济研究,2014,49(07):31-43.

    [13]Melitz,M.J. The Import of Tran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Econometrica,2003,71(6): 1695-1725.

    [14]王玉燕,林汉川,吕臣.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技术进步效应——来自中国工业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4(09):65-77.

    [15]宫旭红,蒋殿春.生产率与中国企业国际化模式:来自微观企业的证据[J].国际贸易问题,2015(08):24-3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6:4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