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职教育“95”后大学生就业观念探究
范文

    张乔玲 冯渊 李运平

    

    

    

    摘要:本研究以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2020届毕业生就业调查为例,来探究“95”后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通过对他们的就业形势、就业意向及就业因素等展开客观的分析,旨在探讨相应改善对策,提升高职教育就业难,就业率低等现象。

    Abstract: This research takes the 2020 graduate eployment srvey of the accountancy department of Xingtai Polytechnic College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employment values of "post-95" college students. The purpose is to explor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strategys, improving the difficulty of employment and low employment rate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rough objective analysis of their employment situation, employment intention and employment factors, etc.

    关键词: “95”后大学生;就业观念;改善对策

    Key words: "post-95" 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 values;improve strategys

    中图分类号:G647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17-0237-03

    0 ?引言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这是十九大报告对就业重要性的再次肯定。跨入21世纪,党中央坚持就业优先,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我国就业规模不断扩大[1]。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作为青年的主要群体,其就业是整个社会最为关心的核心问题[2]。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首批、河北省第一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之路上积极探索、大胆尝试、不断创新,实行军民融合职业教育产学研协同发展,以“邢台模式”成为中国高职教育的一面旗帜。

    然而在当前就业市场上,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更是承担着就业压力。当前的毕业生以“95”后作为主力军。五年的时间里,大学生毕业人数屡创新高,从2015年毕业749万,2016年将近765万,2017年达到795万,2018年突破820万,2019年逼近834万,这一连串的数字对大学生来说,意味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巨大的就业压力[3]。提前掌握了解“95”后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进行及早指导与规划,能够灵活多变,有效地适应多变的市场新变化。本研究以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2020届毕业生就业调查为例,来探究“95”后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旨在探讨相应改善对策,提升高职教育就业难,就业率低等现象。

    1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2020届生源分布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自2014年初建系,开设有会计、财务管理、投资与理财三个专业。五年来,拥有在校生1540余人。2020年将有近550余名毕业生走上就业岗位,学生生源分布多以邢台、邯郸、石家庄为主(图1),河北省内生源约544名,占比率96.5%,河北省外将近20名。

    2 ?会计系大学生就业观念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自编的《会计系就业意向调查问卷》,共8个项目,大致分为就业形势、就业意向、就业因素三大类,对2020届毕业生进行调查问卷,共发放560份,有效问卷 550 份,问卷有效率达98.2%。

    2.1 就业形势调查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广大毕业生察觉到了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担忧,出现自身定位不清晰,就业率低等现象。仅9.8%的学生认为就业前景非常乐观,胸有成竹;41.2%的学生相信能在自己的努力和家人的帮助之下找到工作;49%的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感到非常担忧,无所适从(图2)。统计数据显示将近一半的学生对自己未来前景担忧,感到择业有些盲目,另外也同时反映出多数学生内心不自信,没有充分做好就业的准备。

    对于就业单位的实习,83.0%的学生并未联系到就业实习单位,10.3%的学生正在联系单位,而仅有6.7%的学生已经找到实习单位,表明有4/5的学生并未找到工作,就业率较低(图3)。

    2.2 就业意向的调查

    就毕业后的去向调查显示,想继续从事跟本专业有关工作的占比22.6%,转行就业的占比32.6%,选择创业的占比4.8%,而已投入专接本考试的占比40%。可见大多数学生选择继续学习深造,充实自己,认为提升学历重要(图4)。此外在国家鼓励创新创业政策下,当前会计系学生很少选择自主创业,认为失败风险指数高。

    就企业意向调查显示,大多數学生乐意到中小微型企业就业,但会同时考虑到企业的区位及待遇,仅有7.3%的同学不考虑中小微企业。说明当下学生对企业定位要求并不高,重在考虑自身在企业中的待遇、企业区位及自我发展的机遇等(图5)。

    2.3 就业因素的调查

    针对就业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学生认为学历、专业、技能、经验重要的分别占23.7%,7.4%,43.3%及25.6%,可见普遍认为技能在就业中得到学生普遍重视,然而所学专业并不是就业竞争中的核心因素,学生们认可拥有一技之长至关重要(图6)。

    针对就业区域调查显示,6%的学生选择在家乡就业,8%选择在邢台、保定等家庭附近的市县区域就业,14%的学生则选择在二线城市就业,27%的学生选择在一线城市就业,45%的学生选择在石家庄省会城市。可见有将近一半学生会结合自身需求,选择相对稳定、较繁华且幸福指数高的石家庄省会工作(图7)。

    就月薪期望调查显示,约2/3的学生对工资的期望在4000元/月以上(图8),这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还是有点难度,当她们初入社会后会发现许多现实和自己想法背道而驰,超出自我价值的评估,就业不大乐观。薪酬合理的定位才能扩大同学们的的就业面,从而就业的机会也会更多。

    此次就业调查问卷分析报告,最真实地掌握了会计系学生就业心理和现状。发现学生对当前严峻就业形势担忧,普遍还未找到就业单位,想通过接本来不断充实自我,加强自身素质。偏向中小型企业,对企业的区位选择并不高,乐于幸福指数较高的城市,认为企业中看着自我的技能实践,然而对薪资待遇要求略高,自我薪资期望值较高。

    3 ?存在的就业问题及改善对策

    3.1 存在问题

    3.1.1 就业指导力度不足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结合自身需求进行生涯与职业的规划,然而学生在上这门课程时对其不重视,并未深刻体会重要性,致使学生对自身定位不清晰。此外教师队伍缺乏专业性、科学性的有利指导,并未结合当前市场规律,导致学生对自我薪资期望值较高。

    3.1.2 理论课程与实际脱轨

    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并未有利将其转化为实践,与市场需求链接有待提高。此外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需要适应变化的市场经济,应拓展培养与市场、企业直接相关的专业型人才,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毕业后即可直接上岗实习[4]。

    3.2 改善对策

    3.2.1 提前规划职业方向,及早定位

    从就业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许多学生认为就业难,其实质是学生在大学里并没有对自己职业生涯进行规划,付出的努力不够,等到毕业之际才意识到自己学无所成,从而对自己求职缺乏信心。因此大学生要提前规划职业方向,明确自身定位。

    3.2.2 努力学习知识技能,强化实践

    在校期间学生应加强知识技能的提升,除学习专业知识外,还应拓宽其他知识领域。对周围的事物时刻保持高度的洞察力,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努力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未来的多变的市场经济。

    3.2.3 加强技能实践练习,获取经验

    就业竞争中,技能是制约就业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学生应积极参加技能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达到知行统一,学以致用的目的。

    3.2.4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水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作为教学育人的主体,在学生就业生涯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设一支专业化、系统化的精湛教师队伍尤为重要。邀请经验丰富的一线专业教师对就业指导教师定期进行系列专业化培训,此外还可以开展教师职业生涯大赛,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水平。

    4 ?小结

    当代大学生需要正确认识自己,及早规划职业生涯,明确自身定位。大学毕业仅仅是职业生涯的开始,是知识运用的开始。学无止境,社会和市场在不断变化,知识需要不断的学习、更新,以适应多变的外在环境。因此学生需要认清自己所学,认清自己所在位置,认清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选好自己就业方向,选好自己就业道路,准备好自己就业中面临困难的处理。

    参考文献:

    [1]杨凯丽.独立学院“95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现状分析[J].价值工程,2019,38(32):239-241.

    [2]蔡泳帆,王秀成.大学生就业认知与期望调查报告:多方合力破解“95后”大学生就业难题[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9(21):49-54.

    [3]王圣宇.十九大报告里的就业蓝图[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7(22):10-12.

    [4]楊志刚.关于民办高校就业质量的思考——以武汉D学院为例[J].决策与信息,2019(12):96-10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2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