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邓小平的灾荒防治思想与当代启示 |
范文 | 徐克歌 [摘要]邓小平的灾荒防治思想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灾荒防治思想是其形成的文化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灾荒观是其形成的理论基石,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领导人的灾荒防治思想是其形成的实践经验,近代以来中国严峻的灾荒形势是其形成的社会背景。在长期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邓小平高度重视灾荒防治问题,对灾荒防治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并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灾荒防治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灾荒防治的根本出发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灾荒防治的首要任务;重视发展农业、加强粮食储备是灾荒防治的重要举措;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灾荒防治的有效手段;政府救济和群众自救相结合是灾荒防治的基本原则。邓小平的灾荒防治思想是他长期重视和领导灾荒防治工作的经验总结,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灾荒防治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事求是地总结邓小平的灾荒防治思想,对于推动今后我国的灾荒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应以人为本,始终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灾荒防治工作的首位;加强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为救灾工作保驾护航;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提高全社会对灾荒的忧患意识;加强党和政府在救灾工作中的主体地位,积极构建多元救灾主体共同参与模式。 [关键词]邓小平;灾荒防治思想;为人民服务;经济建设;勤俭节约 [中图分类号]A849.1[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3.007 我国地域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灾的国家。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在长期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邓小平在灾荒防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并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灾荒防治思想。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灾荒防治思想,总结其经验教训,有利于更好地做好今后的灾荒防治工作,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前,学界对邓小平灾荒防治思想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本文在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拟对邓小平灾荒防治思想的形成、主要内容及其当代启示进行考察、概括,以期对当前和今后我国的灾荒防治工作有所启示。 一、邓小平灾荒防治思想的形成 邓小平的灾荒防治思想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灾荒防治思想是其形成的文化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灾荒观是其形成的理论基石,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领导人的灾荒防治思想是其形成的实践经验,近代以来中国严峻的灾荒形势是其形成的社会背景。 1.邓小平灾荒防治思想形成的文化条件 纵观中国历史,灾荒防治思想源远流长。古代人认为,发展农业是防治灾荒的基础。《管子·治国》说:“夫富国多粟,生于农。兴利者,利农事也;除害者,禁害农事也。”又说:“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1](P46)在重视发展农业的基础上,中国古人还强调要有仓储思想,《礼记·王制》写道:“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食,九年耕必有三年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1](P47)针对中国古代频发的水旱灾害,明代人宋濂认为水既能对人类造成灾害,也能利用它为人类造福。《明史·河渠志》有记载曰:“夫润下,水之性也,而欲为之防,以杀其怒,遏其冲,不亦甚难矣哉!惟能因势利导之,可蓄则储水以备旱暵之灾;可泄则泻水以防水潦之溢,则水患息,而于是盖有无穷之利焉。”[1](P47)除此之外,中国古人对植树造林的重要性也早有认识。管子说:“十年之计在于树木,为国者当谨山泽之守。”《宋史·太祖本纪》说:“开宝中,诏缘黄河、汴河、清河、御河州县,准旧制蓺枣外,别课民树榆柳,为河防。”[1](P48)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古人形成了兴修水利、重农贵粟、扩大积储3条积极有效的防灾救灾措施。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灾的国家,历史上发生的自然灾害不计其数。灾荒防治思想已成为历代统治者治国安邦的政治思想,其中尽管有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但其对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灾民的生命保障发挥了积极作用。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灾荒防治思想,为邓小平灾荒防治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 2.邓小平灾荒防治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石 灾荒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社会繁荣与进步的巨大障碍,它的发生是任何时代都难以避免的。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有灾并不必然有荒,而导致灾荒发生的往往是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与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曾写道:“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2]因此,人类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并按自然规律办事。恩格斯在1870年代就曾警告世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3]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还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形式上表现为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灾荒”,实质上是资本同自然关系的恶化,是资本家对自然疯狂占有所导致的恶果。对此,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总结道:“现今的一切贫困灾难,完全是由已不适合于时间条件的社会制度造成的”,而且“用建立新社会制度的办法来彻底铲除这一切贫困的手段已经准备”。[4]马克思、恩格斯的灾荒观是有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基本理论,它科学地揭示了灾荒的根源及其应对办法。邓小平作为中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其灾荒防治思想正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灾荒观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3.邓小平灾荒防治思想形成的实践经验 灾荒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它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直接影响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领导人高度重视灾荒防治问题,并为之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早在人民解放战争时期,针对解放区出现的灾荒,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要求各地必须大力解决,否则,将影响到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5]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严峻的灾荒形势,毛泽东站在对人民负责和巩固社会主义政权的战略高度,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出发点,提出了兴修水利、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保护生态环境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灾荒防治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而担任新中国政府总理的周恩来,在其执政的26年间,始终关注着中国境内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把对自然灾害的防治与救济作为人民政府执政为民的头等大事。他多次强调救治灾荒与发展经济的关系,指出“农业的恢复是一切部门恢复的基础”[6]。如果防灾工作做不好,就会严重影响农业的发展,只有农业生产提高了,原料增加了,工业生产才有基础。[7]周恩来曾多次赶赴灾区,指导救灾工作,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许多防治灾荒的理念和方法。毛泽东、周恩来等关于防治灾荒的思想和实践,为邓小平灾荒防治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实践经验。 4.邓小平灾荒防治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近代以来,封建统治的日趋衰落、帝国主义的大肆侵略、社会动荡、经济凋敝、国穷民困,使本来就很薄弱的防灾抗灾能力更加低下,自然灾害带来的灾难也更加严重。[8]据统计,1912—1948年的37年间,全国各地(尚未包括今新疆、西藏和内蒙古自治区)共有16 698县次(旗、设治局)发生一种或数种灾害,年均451县次。在各种灾害中,最严重的是水旱灾害。1912—1948年,全国遭水灾共有7 408次,旱灾5 955县次。[9]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组织下,我国灾荒防治工作有了很大进步,但灾荒形势依然不容乐观。1949年,我国东部发生旱灾,华东、中南、华北、东北4大区域农田受灾面积2174万公顷,受灾人口799万;1950年,淮河、海河流域发生严重水灾,除西南区外,受灾农田面积 1 013.6 万公顷,成灾面积512.2万公顷、成灾人口 3 384 万人,造成1951年春荒人口 2 093 万人;1956年,我国自然灾害频繁,种类繁多,灾情较重,这一年全国受灾面积2 227.7万公顷,成灾面积1 532.8万公顷,成灾人口7 334万人。[10]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给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带来了严重影响。邓小平亲身经历了我国从旧社会到新社会的转变,目睹了近代中国以来的灾荒之多和灾情之重,体会到了灾荒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11]因此,邓小平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始终高度关注中国的灾荒防治问题,并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实践。 二、邓小平灾荒防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灾荒历来是困扰中国发展稳定的一大社会问题。灾荒的频繁发生严重影响着人民的生命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邓小平长期的政治军事生涯里,他时刻心系群众,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有关灾荒防治的办法和措施。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灾荒防治的根本出发点 重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切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邓小平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始终将之贯穿到灾荒防治工作中。1943年,为应对太行山区抗日根据地的灾荒,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广大军队和民政干部,在灾荒严重的区域,成了生产的主力军,专员、县长、司令员、政治委员都亲率干部战士帮助灾民种地,给了灾民以很大鼓舞。[12](P81-82)邓小平一生热爱人民,关心群众生活,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他指出:“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帮助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12](P218-219)1979年,他在党、政、军机关副部长以上干部会上再次指出:“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我们的历史经验是,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心群众。只要你关心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不仅不搞特殊化,而且同群众一块吃苦,任何问题都容易解决,任何困难都能够克服。”[13](P228)灾荒防治工作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邓小平在灾荒防治工作中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身体力行地践行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灾荒防治的首要任务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只有经济发展了,国家强大了,我们才有力量抵御任何自然和社会的风险。[14]邓小平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深知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不仅不能有效地防治灾荒,甚至可能会加重灾荒。因此,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治理灾荒,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为防御敌人对太行山根据地的封锁和扫荡,邓小平就提出了“增加生产、改善生活、准备反攻”的口号,并且在根据地军民的共同努力下,获得了生产战线上年复一年的胜利。1943年7月,他在总结太行山区根据地救灾渡荒工作经验时说道:“我们确定了发展生产是经济建设的基础,也是打破敌人封锁、建设自给自足经济的基础,……正是因为我们注意了生产的组织和领导,人民许多困难被克服了。”[12](P79-81)新中国成立后,为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巩固社会主义新生政权,邓小平多次强调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1985年,他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奋斗了几十年,就是为了消灭贫困。……希望大家放开手脚,把经济搞上去,把生产力搞上去。”[15](P109)同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坦桑尼亚副总统姆维尼的谈话中再次指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15](P116) 3.重视发展农业、加强粮食储备是灾荒防治的重要举措 食物短缺是灾荒的主要特征之一。当灾荒发生时,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粮食短缺、衣食困难。因此,发展农业生产、加强粮食储备对防治灾荒来说尤为重要。马克思曾经指出,农业劳动是一切剩余劳动的基础。毛泽东也曾多次强调发展农业的重要性。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业思想,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和粮食储备。早在根据地建设时期,他就指出:“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则是生产的中心。经验告诉我们:谁有了粮食,谁就有了一切。”[12](P79)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依然把农业生产作为防治灾荒的基础工作。1962年5月,他在《怎样恢复农业生产》中指出:“我们要克服困难,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要从恢复农业着手。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12](P322)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并首先在农村启动了改革历程,这与邓小平一贯重视农业的思想是分不开的。多年后,邓小平在谈到改革问题时指出:“一是农业,主要是粮食问题。农业上如果有一个曲折,三五年转不过来。”[15](P159)“从长远看,粮食问题很重要,要通过改革解决农业发展后劲问题。”[15](P192)可以看出,重视农业和粮食是邓小平灾荒防治思想的重要构成。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灾荒防治的有效手段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邓小平一再告诫全党同志要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抗战时期,他在领导太行山区根据地经济建设过程中,就一贯地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和严惩贪污。[12](P82)新中国成立后,他更加重视这一问题。1957年4月,他在西安干部会议上指出:“我们的国家还是一个贫穷的国家、落后的国家。要把这么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成社会主义的先进的工业国家,需要长期的刻苦的努力。这就是说,需要勤俭建国的本领。……要提倡因陋就简,经济节约,艰苦奋斗。”[12](P262-266)改革开放后,针对社会上一些铺张浪费、骄傲自满现象,邓小平指出:“我们要经常记住,我们国家大,人口多,底子薄,只有长期奋斗才能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13](P260)1989年6月,邓小平再次强调:“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15](P306)邓小平一再强调要大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之风,意在鼓励人们想方设法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为防治灾荒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5.政府救济和群众自救相结合是灾荒防治的基本原则 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里,仅靠灾民个人和政府的力量去救治非常严重的灾荒是有一定困难的,这需要动员组织群众的力量,由全社会共同参与。[16](P177)在邓小平看来,必须采取政府救济和灾民生产自救相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救治灾荒,并最大程度地减轻灾荒造成的危害。1943年,邓小平曾直接组织领导太行山区根据地的救灾度荒工作,他在总结救灾经验时说:“我们救灾的办法,除了部分的社会救济之外,基本上是靠生产。政府拿出了大批款子,贷给灾民,有的是纺织贷款,有的是水利贷款。合作社也发展起来了。正是通过政府救济和灾民的生产自救,很多灾民借此度过了灾荒。”[12](P81)同时,为了尽可能地减轻人民的负担,邓小平还及时调整了财税政策并连续2次精兵简政。由于邓小平的重视和根据地军民的努力,根据地生产有了极大改善,各种副业,如“喂猪、喂鸡、养蚕、采药等,都有增加”[17]。救灾度荒的胜利,不仅保障了灾民的生命健康,而且促进了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抗日根据地。多年的灾荒防治实践,使邓小平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在防治灾荒中的重要作用,并且指出只要政府和群众团结一致,就一定会战胜各种灾荒。 三、邓小平灾荒防治思想对当代的启示 邓小平的灾荒防治思想是其长期领导灾荒防治工作的经验总结,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灾荒防治思想。认真研究和总结邓小平的灾荒防治思想,对于推动当前和今后我国的灾荒防治工作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以人为本,始终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灾荒防治工作的首位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应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回答了发展的根本目的、根本动力,解决了“为了谁”“依靠谁”的发展问题。[18]邓小平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灾荒防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防治灾荒的第一位,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在新的历史时期,以人为本就是要彻底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党和政府工作好坏的主要标准。灾荒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它不仅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更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因此,在当前和今后的灾荒防治工作中,应该始终坚持人民生命利益至上的原则,将保障人的生存和生命安全作为灾荒防治工作的首要任务。在灾难发生时,应第一时间保护和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及时修复灾区的通车、通讯、供水、供电等“生命线”工程,及时恢复生产,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 2.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夯实灾荒防治工作的物质基础 灾荒来临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灾民的基本生存和生活问题。然而,大多数时候,由于灾情严重、灾民众多,现有的物资储备难以有效满足灾民的基本生存与生活需要。因此,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就成为防治灾荒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灾的国家,历史上发生的自然灾害不计其数,历代统治者都把“备荒”作为防治灾荒的重要手段之一。邓小平在前人“备荒”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积极发展经济、提高社会生产力是防备和救治灾荒的首要任务。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党和政府始终把灾荒防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兴建基础设施、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等措施来发展社会生产力,有效遏制了灾荒的进一步恶化,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多年的灾荒防治经验告诉我们,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和丰富的物质储备是防治灾荒的基础保障。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夯实灾荒防治工作的物质基础。 3.加强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为救灾工作保驾护航 农业是安天下、稳社会的基础产业,粮食是保民生、促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重视农业,搞好粮食生产,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年的救灾经验告诉我们,粮食总量不足是灾荒的主要表现特征之一,灾荒实际上就是粮荒。毛泽东就曾说过:“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19](P84)无论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粮食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产量虽有大幅度增长,人民的温饱问题也逐步得到解决,但面对严峻的自然灾害形势,粮食安全仍然是一个必须常抓不懈的重大问题。历史经验证明,重视农业生产,加强粮食储备是防治灾荒的重要举措。一旦农业生产落后,粮食供给不足,就极可能会导致大范围的灾荒。正因为如此,中共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站在防治灾荒的战略高度看待粮食问题,切实保护耕地,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提高全社会对灾荒的忧患意识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和宝贵经验。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强调要发扬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精神,并决定在全国开展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的思想教育活动,通过教育使人们自觉做到勤俭节约,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有了很大提高,但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经济发展不平衡,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旧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因此,我们必须始终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断增强对灾荒的忧患意识。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批示要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深入开展,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因此,广大干部群众应时刻保持对灾荒的忧患意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不断积累和扩大社会的物质财富,为今后的防灾救灾工作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5.加强党和政府在救灾工作中的主体地位,积极构建多元救灾主体参与模式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灾的国家,不要说过去,就是近几年也大灾不断: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2009年春夏,“甲流”传染病横行;2010年春,南方5省又出现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地区发生里氏7.1级地震;2011年春夏,长江中下游地区严重干旱;2012年5月10日,甘肃岷县发生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2013年4月,四川雅安发生里氏7.0级地震。这些巨灾大难使生灵涂炭、人民生命财产遭到严重损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中国军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顽强抗灾,使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防灾备荒、抗灾救灾,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才能取得防灾救灾的胜利。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灾害形势依然严峻,灾荒防治工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和政府的组织下,号召全民共同参与防灾救灾,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灾害自救能力;加强对公众的宣传与教育,发挥非政府组织、企业与社会其他力量的作用,构建政府主导、多元救灾主体参与的防灾救灾模式。 [参考文献] [1] 孙绍骋.中国救灾制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46-4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78.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7.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364. [5]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35.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年谱(1949—1976)[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19. [7]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上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61. [8]康沛竹.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防灾救灾的思想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6. [9]夏明方.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2000:37.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国灾情报告(1949—199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369. [11]赵朝峰.简论邓小平防治灾荒的思想[J].北京党史,2004(4):17. [1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713. [1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6]呼唤,何瑾,查道林,等.毛泽东减灾救灾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177. [17]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档案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财经史料选编·河南部分(二)[C].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85:204. [18]王戎,郝栋.毛泽东新中国交通建设思想探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3):43. [19]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8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