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数理方法对太阳能电磁基本特性的若干新研究 |
范文 | 肖乐乐+马玲+高建华+段彬+游仁青+田晓倩+吕波 【摘要】 对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3种太阳能电池的特性进行研究,利用太阳能基本特性实验仪,定量测量分析它们的暗伏安特性、开路电压与短路电流随光强变化关系、光强一定时太阳能输出特性(电压、电流、功率)、遮挡对太阳能电池电池输出的影响。 【关键词】 太阳能 电压 电流 功率 引言:太阳能是可再生资源,不但数量巨大,用之不竭,而且不会产生环境污染,所以应用太阳提供能源是必然趋势。太阳能电池主要有硅太阳电池、化合物太阳能电池、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等,其中硅太阳能电池在应用中占主导地位。前人对太阳能电池基本特性的研究已经比较完备:茅倾青利用光功率测定仪和滤色片,定量分析在不同光照照射下以及在不同截至波长的光照射下,太阳能电池特性参量的变化规律;袁镇从太阳能原理出发,论述了太阳能电池特性的短路电流、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等以及外界条件对它们的影响。本实驗利用太阳能基本特性实验仪,运用简单的电学公式,研究3种太阳能电池的伏安特性、输出特性。 一、原理太阳能电池利用半导体P-N结受光照射时的 光伏效应发电,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就是一个大面积平面P-N结。P型半导体中有相当数量的空穴,几乎没有自由电子。N型半导体中有相当数量的自由电子,几乎没有空穴。当两种半导体结合在一起形成P-N结时,N区的电子(带负电)向P区扩散,P区的空穴(带正电)向N区扩散,在P-N结附近形成空间电荷与势垒电场。势垒电场会使载流子向扩散的反方向做漂移运动,最终扩散与漂移达到平衡,使流过P-N结的净电荷为零。在空间电荷区内,P区的空穴被来自N区的电子复合,N区的电子被来自P区的空穴复合,使该区几乎没有能导电的载流子,又称结区或耗尽区。 当光电池受光照射时,部分电子被激发而产生电子-空穴对,在结区激发的电子和空穴分别被势垒电场推向N区和P区,使N区有过量的电子而带负电,P区有过量的空穴而带正电,P-N结两端形成电压,这就是光伏效应,若将P-N结两端接入外电路,就可向负载输出电能。 二、实验方法 1、硅太阳能的暗伏安特性测量。用遮光罩罩住太阳能电池,测量在无光条件下,3种太阳能电池在两端电压逐渐增大时的电流。绘制3种太阳能电池的伏安特性数据与曲线 2、3种太阳能电池开路电压与短路电流与光强关系的测量。将太阳能电池与电流表串联。调节光源到太阳能电池的距离,以改变光强。分别放上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3种太阳能电池。绘制3种太阳能开路电压随光强变化曲线。 3、遮挡对太阳能电池输出的影响。由于太阳能电池工作电流接近短路电流,故可测量遮挡对短路电池的影响。将太阳能电池与电流表串联。遮挡太阳能电池的不同面积,记录短路电路。 三、结论 1、在无光情况下,单晶硅、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开始电流几乎不随电压改变,当到达一定的电压值,电流随电压增大很快。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电流随电压增大而增大,速率先快后慢再快。 2、多晶硅、非晶硅两种太阳能电池开路电压随光强增大,单晶硅电池开路电压有最大的开路电压,最大值两端呈抛物线下降。三种太阳能的短路电流随光强的增大而增大。 3、太阳能电池有最大功率点,最大功率为381.6mw。 4、横向遮挡太阳能电池,遮挡面积越大,电流越小。纵向遮挡太阳能电池,遮挡面积达50%,电流趋近于零。 本文运用简单的电学知识,对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特性进行了研究,对初步了解太阳能有所帮助。 参 考 文 献 [1] 茅倾青、潘立栋、陈俊逸、陆申龙.[太阳能电池基本特性测定实验]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2004.11 [2]袁镇、贺立龙[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特性]《现代电子技术》,1999年,第24卷 [3]苗建勋、李水泉、石发旺、曹万民、武金楼[太阳能基本特性研究]《大学物理实验研究》,1996年,第4期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