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汕头LTE网中兴设备PING时延不达标解决案例 |
范文 | 林琼璇 【摘要】? ? 汕頭LTE网中兴设备Ping时延不达标,通过无线侧到P设备再到核心网各段时延的对比,找出问题所在,最终定位在无线侧,通过更换调度模式,从而减少时延,最终Ping时延达到规定标准。 【关键字】? ? Ping时延? ? 不达标? ? 解决方案 一、问题描述 根据上级部门下发的有关LTE-FDD单站验收标准中规定如下:单用户Ping包时延(32byte小包)小于30ms,成功率大于95%。 汕头LTE网中兴设备已测试室外站点Ping时延(32byte小包)均大于30ms,平均时延在30-36ms之间。(图1) 二、原因分析 2.1汕头LTE站点到核心网EPC的拓扑如下图2: 2.2无线侧(终端到基站)不同模式Ping时延对比: 1、基于收到SR置大的模拟BSR模式 这是中兴设备V3.1版本的默认设置。其基本原理是基于SR(Schedule Request)上报,根据前一个TTI需要调度的UE个数,eNodeB主动下发一个较大的上行资源,使得UE可以利用该资源发送上行数据,减少了UE发送BSR(Buffer Status Report,用来告诉基站有多少数据需要发送)然后eNodeB根据BSR进行调度流程。 2、增强型混合调度模式 混合调度模式是在预调度持续时间内,定时主动向UE发送上行资源,UE利用该资源发送上行数据,由于基站是周期性的对UE分配上行资源,减少了UE发送SR的流程,因此使得Ping包时延缩短。混合调度模式对所有的SR均做同样的处理,如果系统中用户量大,大量的上行资源预授权将导致基站反向干扰加重,严重影响基站反向解调性能。为了避免混合调度模式带来的负面影响,增强型混合调度模式能够对Ping的业务进行识别,识别出Ping业务的周期和大小之后,仅仅在Ping的周期到来时,给一定长度及相应大小的预授权即可。这样大大减缓预授权带来的带宽损失,可提升上行的有效载荷。 其他厂家HW设备采用混合调度模式(如图a),配置的预调度周期为5ms;中兴设备采用动态调度策略即基于SR置大的模拟BSR模式(如图b),配置的SR周期为10ms;则中兴设备的处理时延比HW设备的处理时延多出: 5(SR周期为10ms,平均为5ms)+8(SR授权处理时间)-2.5(预调度周期为5ms,平均为2.5ms)=10.5ms,即中兴设备的处理时延应该比HW设备的多10ms左右。 2.3中兴汕头P设备出口到核心网之间的传输时延与其他地市的对比 从中兴十个区域对比看,粤东几个地市的传输时延都有问题,基站到核心网的时延过大;深圳,珠海,清远,河源单站Ping时延基本达标(在30ms内),粤东五个地市单站Ping时延多数不达标,超出30ms,基本都在30-36ms之间。 从以上可以看出,中兴Ping时延不达标原因可能是以下原因: 1、调度模式采用动态调度策略Ping时延高出预调度模式10ms; 2、汕头P设备出口到核心网之间的传输时延比其他地市高出4ms。 三、解决措施及结果 (一)从改变Ping时延影响值较高的调度模式入手,将中兴设备由V3.1版本升级为V3.2版本之后,用户面时延优化类型由之前默认的基于收到SR置大的模拟BSR模式(动态调度策略)修改为增强型混合调度模式。 由于Ping包调度模式属于隐藏参数,在网管界面上是找不到的,需通过以下方法查询: 1、telnet到基站的CC板上; 2、pad到产品进程,输入dbsn; 3、查看R_SCHEDULE对应的表号; 4、输入dbtr 表号,即可以看到R_SCHEDULE表中所有的参数值,找一下ucUlPingOptimizeType的值即可。(ucUlPingOptimizeType配置值为0-3,0:动态调度;1:基于收到SR置大的模拟BSR模式;2:混合调度模式;3:增强型混合调度模式。) 根据以上的方法,telnet到了中兴设备三身人这个站的CC板上,最后找到ucUlPingOptimizeType的配置值为3,即增强型混合调度模式。 (二)打开MAC参数中的用户测速体验开关 操作如下:配置管理→E-UTRAN FDD小区→应用MAC参数→用户测速体验开关→打开 (三)测试结果对比(表2) 四、优化经验总结 汕头LTE网中兴设备Ping时延不达标,通过无线侧到P设备再到核心网各段时延的对比,找出问题所在,最终定位在无线侧,通过更换调度模式,从而减少时延,最终Ping时延达到规定标准。在网管版本升级完成调度模式修改之后,还要注意用户测速体验开关需要同时开启,Ping优化功能才能生效。如果单独启用增强型混合调度模式,不开启用户测速体验开关,Ping优化功能不生效。而现网站点的用户测速体验开关默认是关闭的,需要全网打开,Ping优化功能才能生效,以达到更好的客户感知。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