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UBL 人才培养模式在技工院校互联网技术专业的实施与思考
范文

    李远

    摘要:为了打造更具特色的职业教育,我校借鉴德国“双元制”等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做法,大力推进 校企合作,组建实训基地,进行了多次教改。我所在的互联网技术专业也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与智翔 集团组建了规模较大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并引进了智翔的 UBL 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就是探讨和分 享 UBL 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UBL 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教学改革;技工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11-0136-02

    作为一所技工院校,如何让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跟大学区别开来,凸显职业技工院校的 特点,一直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技工教育培养的学生主要以就业为目的。因此,在技工教 育阶段要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使学生具备职业能力。[1]为此,我校开展了多次教学改革, 引进了工作任务导向、项目教学、校企合作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其中最有特色 的就是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在这个大环境下我们互联网技术专业也与智翔 集团展开了深度的校企合作,不但组建了大规模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而且还引进了智翔教 育的 UBL(Ultrawise Blended Link)人才培养模式,如图 1[2]所示:

    智翔教育的 UBL 人才培养模式一共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技能储备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完成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掌握项目开发常用的专业知识点和技能,具备一定工程开发 的规范和熟练度;第二阶段是仿真实训阶段,在本阶段要求学生具备项目工程思想和企业相 关岗位的工作技能,能够根据项目分工完成工作任务;第三阶段是岗位实训阶段,在本阶段 学生将进入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要求学生能在实际工作岗位上,胜任微小项目的开发,具备 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项目创新能力;以上三个阶段均在校完成,最后一 个阶段(即第四阶段)是实习就业阶段,在本阶段学生走出校门,到企业实习就业,成为符合产 业公司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以上四个阶段均采用考核升级的形式,即每个阶段都要进行考核, 只有合格的学生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否则就在原阶段回炉。

    我系在 UBL 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学制、学生、场地等实际情况,将各阶段 与学年学期进行了划分和对接,形成了自己的学生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

    我校学生的学制为五年,第一学年到第三学年的上学期,学生按常规的教学模式在校上课, 学习各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完成技能储备阶段的学习;到第三学年下学期,学生在机房 完成仿真实训课程的学习,为进入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做最后的准备;第四学年学生全部进入 我系与企业组建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参与来自企业的微小项目的开发;第五学年,学生走 出校门,到各大公司完成毕业实习,同时结合实习的工作内容完成毕业设计。

    虽然根据学制对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的时间节点进行了精确地划分,但在实施的时候还是遇到了诸多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引进 UBL 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1教学计划的调整

    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必然面临教学计划的调整。传统的培养模式下,学生只有最后一个学期到企业实习,而且校内也没有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前面四年半都在学校 上课,所以第一学年全是基础的文化类课程,几乎没有涉及专业的课程。现在学生进入企业(或 者实训基地)的时间大大提前了,部分必要的专业课程也必须提前,因此在教学计划 B 模块 的第一、二学年压缩了英语、数学等文化理论课的课时,比如原来英语分为英语(一)、英 语(二)、英语(三)、英语(四),要学四个学期,现在只保留(一)和(二),压缩为 两个学期;去掉了与本专业关联度不高的课程,如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种偏硬件维修的课程; 增加了互联网技术概述、C 语言程序设计、静态页面设计等专业基础课。让学生在两年半内 完成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积累。第三学年的下学期改为上新开发的仿真实训课程。第四学年改 为到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上企业项目实战课程。

    2 专业方向的重新分配

    由于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运作模式跟公司一样,学生是按工作岗位来进行划分和管理的。为了让学生进入基地后能更好地与工作岗位对接,我们将仿真实训阶段的课程分成了美工、前端和后台三个专业方向。在技能储备阶段结束后,也就是第三学年上学期末,对学生重新 划分专业方向,具体做法是先让学生到网上填报专业方向的志愿,如图3所示:

    再由教研室根据学生以往的专业成绩统一调配,如图 4 所示。之后,对学生重新按专业方向 进行分班,每个班只上本专业方向相关的仿真实训课程。这样,学习的方向更明确,内容更精准。

    3 仿真实训阶段的课程开发

    仿真实训阶段是引进 UBL 人才培养模式才产生的,是一个全新的培养阶段,对于这个阶段学生上什么课?每门课讲什么?如何培养?都是崭新的课题。经过反复调研、思考和讨论,最终确定这个阶段根据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发仿真实训课程,每个班由两门主干仿真实训课 程组成:其中一门为每个班都要上的公共仿真实训课程,每周 6 课时,主要强化三个专业方 向都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另一门是针对本专业方向开设的专业仿真實训课程,每周12 课时。这种仿真实训课程采用项目引领的教学模式,重点不再是新知识的讲授,而是对技能储备阶段所教授的重点专业技能进行应用,提高学生对核心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强化 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所有项目均来自基地做过的企业实际 项目。学生可以分组完成这些项目,并上台展示,而教师则主要起到指导、协助学生解决完 成项目时遇到的各种难题,修改学生作品,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等作用。仿真实训课程是学 生进入实训基地前的最后强化训练,经过这种强化练习,学生的作品质量会得到明显提高。

    4 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管理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主要包括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共建课程、共建实训基地等。[3]我们专业不但与智翔集团共建了规模较大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还与其他几家企业组建了一批专业技能俱乐部。学生从岗位实训阶段,甚至部分学生的实习就业阶段都要在基地或俱乐部度过。那么实训基地和俱乐部的管理工作就变得尤为重要。我系的实训基地和每个技能俱乐部都有一位专门的教师负责管理,这些负责人的办公地点从办公室搬到了基地和俱乐部 里,负责基地和俱乐部业务、人员和场地的综合管理。场地方面,基地和俱乐部均模拟公司 或工作室的办公环境来进行布置,為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的工作情境,让学生走进基地就仿 佛置身公司;架构组织方面,将学生分成了多个小组,以对应公司的各个部门。比如智翔基 地里设了前端美工部,后台开发部,秘书部,营销部等;“点创”俱乐部里则设了策划组、营销组、美工组,视频组等。当接到一个项目,每个组就各司其职相互合作。学生进入基地 和俱乐部后,根据所学的专业方向分配到对应的岗位上,用以老带新的方式开展工作。专业 教研室里的其他教师也可以以带课的形式参与基地和俱乐部的工作。带课的教师在每个学期 初由教研室统一安排,每周固定的时间到基地和俱乐部值班,主要负责监督每个项目组的工 作进度,帮助学生解答专业技术问题,对学生进行日常考勤等常规管理。有了俱乐部负责人的牵头和专业教师的共同参与,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和俱乐部才能正常地运作起来。期末,基地和每个俱乐部会举行一次项目汇报展示活动作为课程总结,展示本学期完成的项目,汇报各个小组的工作成果。这样既给了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又让大家了解了基地和俱乐部的工作内容。

    互联网技术专业自从引进智翔的 UBL 人才培养模式以来,感到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能更好地与实际工作岗位精准对口,学生有机会提前适应公司的管理模式,实现了学校到企业的无缝拼 接,从而更好地凸显了技工院校的教学特点。

    参考文献:

    [1] 刘宗斌.基于就业岗位需求的技校创新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国培训,2016(7):18-19.

    [2] UBL 人才培养模式究竟如何实践职业教育[EB/OL].中国网.http://help.3g.163.com/0406/15/1023/18/B6KO96110406002E.html 2015-10-23.

    [3] 沈伟.技工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现状与实践[J].江苏科技信息,2013(9):73-7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