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探析 |
范文 | 王娟 摘要:《建筑CAD》是高职院校土木建筑及相关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关系到教师对本门课程教学的把握。该文从课程定位分析、课程目标设计、课程整体内容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采取的教学手段、实践能力培养方案、评价体系设计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建筑CAD》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 关键词:建筑CAD;专业要求;教学方法;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11-0143-02 《建筑CAD》是高职院校建筑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以实践为主,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对接建筑行业的实际需求,工学结合,培养与职业岗位相适应的实用型、创新型技能人才,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突出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培养能胜任岗位需要的,具备职业信念、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团队合作、能沟通善交流的综合素质较高的职业人才,以下是我们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项目设计为引领[1],对《建筑CAD》课程整体教学设计进行的一些探索和尝试。 1 课程专业定位分析 1.1 课程简介 CAD简称计算机辅助设计,它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人们从传统的手工绘图中解脱出来,实现无纸、无笔、无尺、无图板的制图,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绘图的效率和准确率[2]。建筑CAD为从事房屋建筑工程设计、外墙设计、建筑装修装饰工程、城市规划、市政工程设计、管道工程、园林绿化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一系列与工程建筑相关的专业提供了便捷的工具,提高工程师的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有效减轻了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工作的复杂度。设计工作贯穿了从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到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扩初)、施工图设计等工程全过程。 1.2 岗位要求 通过模拟真实环境训练,使学生能够在工程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扩初)、施工图设计等工程各阶段,熟练利用CAD软件完成设计方案的制定及修改,掌握施工图的绘制方法,能完成施工图的进一步扩充、变更图纸,以及各专业图纸的完善,逐步提高学生的设计和制作能力。在实训中养成扎实肯干、勤奋好学、尊重科学、求实进取的职业精神。 1.3 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建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用性强、操作性强、专业性强的重要技术课程。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计算机应用基础》和《工程制图》,后继为建筑设计、建模等软件的运用提供帮助。 2 课程目标设计 总体目标:以工程实际需要为导向,将教学与工程实际应用相结合,充分挖掘学生潜力,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知識目标:掌握CAD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流程及CAD工具使用,熟悉建筑施工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2)能力目标:熟练掌握CAD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能够按照制图规范合理设计建筑施工图,解决工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提倡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团结协作,提升团队工作效率。 3 课程整体内容设计 以工程实例为依托,编制设计方案,依据设计方案进行绘制,针对用人单位的实际要求,重点培养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的内容,用人单位“用什么”,我们就“学什么”,课程内容主动适应建筑行业发展,根据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内容设计上突出知识点在课程整体中的位置和教学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通过展示类似的工程效果,引发学生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由易到难、由简入繁,循序渐进。 例如,我们可以先进行门窗的绘制、图案填充,再绘制浴缸、家具等生活用品,对基本操作熟练应用后,再进行实际建筑工程的绘制,教学过程中,设计作品应接近工程实例,可以将二三堂课绘制的几个小项目,组合成一个大项目,这样将比较复杂的综合性项目分解,可使学生消除抵触情绪。另外,也可以通过分组共同完成,培养团队合意识,涉及的相关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不断强化,教学效果良好。以建筑平面图的绘制为例,可选择比较简单的值班室、图书室为例,经过练习后,可以再尝试一室一厅、三室一厅、四室两厅等平面图的绘制。 4 教学方法的选择 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工程项目为例,按实际需要绘制图纸。 5 采取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活动 工程图纸展示,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设计效果,如小区效果图、建筑物效果图或施工图等,采取任务展示、模仿、对比等手段,手把手地教,对于工程量比较大的图纸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共同完成。 分组合作,学生自行分组(采取学生自行分组主要考虑学生的配合能够更加融洽),每组完成一个设计,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团队协作过程中,充分发挥组长的“传帮带”作用,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不但组长个人能力有提高,组员也能够得到及时指导,进步较快,有效提高团队整体实力。 分层教学,每个同学能力不同,每堂课设计不同难度的任务,学生可选择不同任务,发挥个性化教学优势,因材施教。评价学生时,不作横向比较,个人能力有提高就给予充分肯定,鼓励同学继续努力。 6 实践能力培养方案 对于高职大学生来说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尤为重要的,一方面在课堂上学生乐于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完成各种图块、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学习任务;另一方面,在课后能主动地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从而形成了以点带面、整体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相关知识后,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可采取以下几种能力培养方案:1)去设计单位或施工企业参观、学习,共同设计方案,讨论并实施;2)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根据教师的不同方案选择适合的、可行的方案;3)自行设计方案,介绍方案的各环节意义及内容,如何进一步实施。 在进行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切实使学生掌握必需的专业知识,提高设计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较强的专业素养,并培养守法、严谨、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 7 评价与考核 评价是对学生努力付出的肯定,重点在于一定要评价学生的努力过程,不论学生的完成结果如何,我们都要对学生的付出做出肯定的、积极的评价。 考核分为三个部分进行:1)平时成绩占30%,可采取五星评分制;2)平时每堂课出勤及讨论发言各占总成绩10%,共20%;3)期末成绩(即一个或多个实训项目)占50%。 8 小结 教师应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设计、教学组织设计、考核评价设计、实训设计),教学设计要突出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培养[3]。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精选工程中常用的典型实例及应用,使学生在校内的学习过程中就能实现一定意义上的“工学结合”。通过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深入浅出地实训项目,让学生在“做”中学习知识技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系统地掌握CAD制图相关知识及建筑施工图绘制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大玲.试论《医学美学》课程项目化教学整体设计[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5):129-130. [2] 陈慧.中职机械CAD教学探讨[J].科普童话,2015(47):90. [3] 庞月魏.建筑类高职生学习能力培养措施的实践研究[J].企业文化,2014(11):28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