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关于高职院校升本过程中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范文

    文玲华

    摘要:专升本是现代高职院校学生追求更高层次教育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在进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同,需要进行深入改革。该文首先分析高职院校在进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时与本科存在的差异,然后以此为基础,探究具体教学改革策略,分别从教学思维,教学方法,创新能力,实践教学,教学资源,教学组织六个方面展开具体概述。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升本;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31-0097-02

    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现代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现代人才市场应用需求,国家推出一系列政策鼓励高职学生参与专升本,同时计算机是现代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高职院校在进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时需要对其进行不断地更新,使其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现代教育需求。

    1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与本科差异

    1.1 学生基础差异

    本科院校学生通常具有较为丰富的理论基础,教师在开展课堂活动时无论是进行公式推导,还是搭建整体框架,都具有较高的完整性。相对而言,高职院校学生理论基础较为薄弱[1]。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会将教学重点落实在动手操作方面,对公式演练和理论推导时缺乏重视,重点进行应用层面教育。但是该种教育方法的长期应用会导致学生邏辑思维结构不够完善,无法做到整体把握课程内容。

    1.2 理论脱离实际

    在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计算机网络开拓出很多新的技术,各种技术更新速度极高,但是在进行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生课本内容更新较慢,导致学生理论学习脱离实际发展。导致学生理论学习无法关联实践操作,很难对其进行充分理解,与此同时,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很多新技术,教材中没有相关内容,课本与现实存在不同步现象。

    1.3 实验操作不足

    计算机网络就说是利用实验进行理论验证的过程,在目前具体教学过程中,由于师资力量缺乏,导致进行相关教学的老师大部分没有从事计算机网络相关工作的经验。在进行计算机网络教学时,只有在确保学生掌握相关理论之后其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实践操作,结合硬件和相关软件,任课教师不仅需要有专业的理论基础,同时还需要具有充分的实践经验,但是在进行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将课堂重心倾向于理论教学,缺乏具体企业经验,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性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同,导致实际教学效果不能满足现代教育需求。

    2 改革策略

    2.1 创新教学思维

    在开展高职院校教学作业时,计算机网络课程具有一定程度的基础性,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同时具有较为广泛的知识涉及范围[2]。在进行具体课题教学过程中,通过向学生传授相关理论知识,使其打好专业基础,以此为基础进行更为深入的开拓创新,确保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更为丰富,使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时不仅实现教学兴趣的有效提升,还可以实现创新思维的进一步培养,确保学生能够从思想意识上认识到创新的意义,从而进行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基于此,教师需要进行教学大纲的不断调整,在进行具体教育工作中,教师需要进行新技术的不断学习,确保紧跟时代发展,不讲或少讲落后于现实应用的知识,确保紧扣时代主题进行知识框架的及时更新,从而实现教学大纲的不断调整。

    2.2 改进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对于新鲜事物可以更为快速的接受,同时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具有更加开阔的视野。但是与此同时,现代人耐挫力普遍较差,对于枯燥的知识缺乏兴趣。基于此,在进行具体教学活动中,需要尽量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动手能力进行有效培训,确保学生具有更高的创新能力。首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尽量实现化“学”为“用”,这么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合理应用分组教学法,每组学生共同探讨,基于课堂理论问题展开相关论述,实现思维碰撞,通过进行合理有效的交流,可以使学生更为深入的认识相关理论知识,确保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时具有更高主动性,由于学生在参与课堂之前需要进行相关资料的准备工作,对于相关知识点通常具有较为深刻的认知。其次,可以有效应用翻转课堂展开教育工作。在开展具体课程活动之前,教师需要为学生解决预习任务的合理布置,引导学生合理应用网络技术进行相关资料查询,认识防火墙,路由器,交换机等现代网络产品,新的网络技术能够使人们生活更为方便,同时也可以使学习更为深入的理解新知识,从实践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培养。除此之外,学生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每一位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情况普遍存在较大差异,如果完全应用一种方式进行教学,很难满足预期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备课作业时,可以同时设置多个教学实验,包括基础性实验,拓展性实验以及创新性实验。确保学生可以基于具体状况应用不同方式,充分利用课堂,保证每一名学生都可以深入其中,在参与教学活动时具有更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3 强化创新能力

    在培养创新能力时,可以利用设问式展开教学。这种模式是指在进行课堂内容讲述之前首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使课前预习成为学生学习习惯,促使学生不断发掘新知识,使传统的被动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通过采用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内培养学生发散[3]。而且,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理解课堂内容的过程。利用师生讨论方式展开课堂学习,也可以在一定程度内强化学生创新能力。21世纪以来,我国计算机技术发展气温迅速,导致知识体系更新速度也不断加快,教材更新速度远远不及科技更新速度,因此,课本内存在一定已经被更新替代的技术知识,就是通过进行有效的师生讨论展开教学,在课程开始之前提出一项新的技术,引发学生展开探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内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在学生和教室讨论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的'思维,实现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

    2.4 增强实践教学

    计算机网络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就是在进行课时安排时,需要设定一定的实践课程,确保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增强实践教学的主要方式有两种,其一是在校内进行实践教学,教师可以领导学生参观本校信息中心或网络中心,使学生能够真切感受计算机网络的魅力,同时,教师还可以设定实验课程,通过进行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其二是在校外进行实践教学,通过采取校外企业实习的方式实现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虽然,在校外实验室进行实践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的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但是,校外企业实习能够使学生进一步融入企业,明确企业对员工动手能力的需求,同时进行充分锻炼,进一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确保学生能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占据更大优势。

    2.5 丰富教学资源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形式中,教学资源对于教师个人依赖过大,教师在新学期開始之初制定教学计划,以此为基础安排教学资源。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创造教师进行个性化教学,在教学资源方面也具有更大的需求,在进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过程中,高级,中级和初级的班级存在不同深度的教学内容,仅仅依靠教师一人进行课堂资源的处理很难保证处理效果。尤其是一些年轻教师,对于专业领域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很难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处理,基于此,教师需要在一定程度内应用技术力量,与社会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结合,引入专业技术人员,实现教学深度的亲进一步拓展。基于本校具体学情和设备状况筛选和提炼优质精品网络资源,构成一套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本校教育需求的教学资源。

    2.6 完善教学组织

    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实施过程化教学不仅要求教师需要进一步掌握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更为深入的了解认证考试,在一定程度上,也考验了教师课程重组的能力。对于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能够提供的课程资源极为有限,需要采用流水线作业进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但是在大数据发展的今天,学校具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学生可以基于自身需求和个人兴趣进行课程重组,选择更为适合自己的学习层次。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使用课程,同时还需要创设课程资源,对于教师资源搜索能力和专业能力具有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确保能够对各种新型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组织,必要情况下,可以打破原有的课时安排,基于学习课程及学科特征对断课和长课灵活设置[4]。在教师教学过程中,课堂重组能力已经成为现代教师必备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需要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强化学习,同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更新。教师可以在允许范围内引进“双师型”教师,定期组织教师深入企业生产,进行顶岗实践,确保教师具有更为丰富的实践经验。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创新教学思维,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创新能力,增强实践教学,丰富教学资源,完善教学组织能够确保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育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从推进高职院校专升本教育进程,促使学生难道更高程度的教育,使其能够进一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在未来人才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大优势,也为我国计算机科技的有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其在未来国际市场竞争中具有更为有利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王文英.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教文汇,2017(8):80-81.

    [2] 戴香玉,谢林勇.基于大数据思维的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过程化教学改革研究[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7(12):179-180.

    [3] 胡文利.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6(3):99-101.

    [4] 胡万志.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新尝试[J].广西教育,2016(35):144-145.

    【通联编辑:梁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4: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