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服务于“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的信息系统数据设计分析 |
范文 | 张竞波 摘要:“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关键在于对“过程”的控制,“过程”的可行性、完整性、时效性和完成质量,决定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最终的实施效果。因此,服务于“基于工作工程系统化”教学信息系统的设计关键包括如何把“工作过程”有序、完整的展现和实时、高效地进行“过程”评价。 关键词:信息系统;工作过程系统化;过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35-0006-02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是高职学院课程教学过程中把项目实施的工作过程进行有序分解后再应用到教学实施和评价中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优点是教学即为工作,实施即为实践。这一教学模式将课堂变成车间,有利于学生理实结合,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当前的教学环境下,要实现“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有以下几个难点。 第一、 工作过程任务不易实现差异化。 教师在布置工作任务的时候,通常以某一具体工作任务为题,学生或单独或分组开展工作,在学生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存在多组完成同一任务的情况,难免出现抄袭或者雷同。 第二、 工作过程任务完成进度不一致。 教学过程中,教师虽然可以规定在某一个时间段内完成具体的工作进度,但受限于学生专业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異,必然会导致不同项目组工作进度开展时间不一致,这种情况会使打乱教师对学生工作项目实施的全程控制。 第三、 教师不易实现精细化过程管理 一个教师管理若干个项目组,每个组的进度、质量不一致,教师受限于提交时间,或许只能采用抽查或点评的方式对过程质量进行把控,这也造成教学过程控制的精细化程度不足。 为解决“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在高职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诸多难题,笔者开发了服务于“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的信息系统。该信息系统包括:教师模块、学生工作模块、项目完结模块三个部分。 1 教师模块 1.1 教师模块需求分析 教师模块包括:任务发布、项目咨询、审核计划、项目批准、过程评价。 1.1.1 任务发布模块 任务是基于不同课程的,因此,同一时间段内任务需要与课程对应,并且为了区别于传统任务发布过程,在教师发布任务的同时,只提供任务名称、必备资源包。同时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分值,以便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承接不同工作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利用网络环境发布不同的工作任务和基本要求,系统会记录选择任务的负责人,以此将承接人和具体任务衔接,以便教师后续持续跟进。具体的数据表现如下: (1) 数据库设计 (2) 数据传递 教师发布工作任务后,工作任务名称会出现在学生的选择页面,由学生选择具体的任务名称,查看任务要求,以确定是否承接该任务,同时,教师可以设置项目限选人数,以免太多组做同一个项目带来的抄袭等情况。 1.1.2 项目咨询模块 教师发布工作任务后,仍然可能存在几个组完成同一个任务的情况,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获取需求分析的方式,根据不同承接人的提问内容,实时的在具体的工作任务里为不同的承接人设置不同的信息咨询,学生根据不同的资讯完成相应工作任务,最大程度让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同时可以反复多次提问和解答,最大程度模拟实际工作过程中的“需求分析”环节。 (1) 数据库设计 (2) 数据传递 项目咨询模块数据与工作任务模块通过项目编号进行衔接,学生在进行项目咨询提问时,系统将学生学号与项目咨询模块绑定,同时在系统后台生产该项目组承接项目的清单以便教师和同学查询到关于具体工作任务的开展情况。学生在项目咨询环节获取到的需求信息也会逐条记录,教师在对项目进行点评时,可以根据前期自己设置的资讯精准点评。 1.1.3 审核计划模块 学生在完成具体的需求咨询后,即可拟定项目实施计划,但是实施计划是否合理、完整需要教师来控制,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所提供的计划进行审核。 (1) 数据库设计 (2) 数据传递 教师在审核学生计划时,若发现学生计划中间的问题,可以通过系统向学生发布“整改点评”信息,学生可以根据整改点评信息重新修改计划。 1.1.4 项目批准模块 在完成计划审核后,教师需要阶段性的确认学生是否完成前期工作,若确认完成,即可对学生提交的任务开工申请进行项目确认。因为,时间成本也是项目设计和项目点评的一部分,教师可以在后续对完成较快且保证质量的组进行加分考核。 (1) 数据库设计 (2) 数据传递 教师在对项目批准开工后,需要进行阶段性评分,此项分数将纳入后续项目完结总分考评的一部分。 1.1.5 过程评价模块 在学生开展正式工作过程后,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具体工作计划,按进度对学生进行过程评价,以此保障学生的工作质量和过程控制。 (1) 数据库设计 (2) 数据传递 每个工作过程可能有多次的工作汇报,教师利用“是否通过”来赋予学生下阶段实施的权利。若此阶段任务不合格,学生将停留在这一阶段继续学习,直到通过教师审核为止。 2 学生模块 2.1 学生模块需求分析 学生模块包括:项目承接、需求咨询、人事分配、项目计划、过程实施、自查整改、总结汇报。 2.1.1 项目承接模块 教师发布的工作任务中包含了项目的必备资源和要求,学生可以根据具体的工作项目难易来选择任务。项目负责人承接完成后,将由项目负责人直接与项目对接,项目组成员的各项实施情况由项目负责人统一采集。 (1) 数据库设计 2.1.2 需求咨询模块 基于工作过程的特点是不局限于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因此,学生若承接项目后在课余需要进行咨询,可以通过系统平台向教师发布需求咨询的请求。 (1) 数据库设计 2.1.3 人事分配模块 承接项目的项目组通常不是只有一位同学,因此,整个项目组包括: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为避免项目组出现一人做事其他人偷懒的情况,项目负责人可以根据项目组成员承接的具体工作进行人事分配。并且在后续对项目组其他成员进行参与度进行点评和考核。 (1) 数据库设计 2.1.4 项目计划模块 项目计划由学生根据教师规定的时间来制定,计划包括具体工作阶段的时间节点,完成任务和具体的任务描述以及负责人等信息。 (1) 数据库设计 2.1.5 过程实施模块 项目实施过程学生需要提供问题描述、解决方案、实施阶段性总结等信息,教师根据学生完成具体任务的手段和成果对过程进行评价和评分。 (1) 数据库设计 2.1.6 总结汇报模块 项目完成后,学生需要对项目进行总结汇报,这部分系统设计为学生通过上传PPT的形式开展,教师下载PPT观看后进行点评和评分。 (1) 数据库设计 3 系统技术手段 根据系统结构图,考虑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拟采用B/S模式开发系统平台,采用SQL数据库+ASP.net动态网页技术实现各功能模块。 4 总结 服务于“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的信息系统具有结构清晰,操作简便,界面友好的特点,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均可操作访问,能应用于高职教学课堂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的相关课程,让教师和学生能够更加贴近实际工作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安樂.高职运动治疗技术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实施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8(6). [2] 于敬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教学改革的实践[J].船海工程,2014(5). [通联编辑:光文玲]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