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应用型本科高校数据库课程教学的探索和研究 |
范文 | 伍祥 吴锦华 霍清华 朱伟杰 摘要:针对目前传统本科高校数据库系列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诸多不足,本文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从授课模式、过程任务机制、考核方式等方面,对数据库系列课程教学进行研究改进与探索实践,构建一种新型的数据库课程教学体系。 关键词:数据库;应用型;授课模式;过程任务机制;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06-0094-02 The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f Database Course Teaching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WU Xiang, WU Jin-hua, HUO Qing-hua, ZHU Wei-jie (Department of Computer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Anhui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uHu 241000, China) Abstract:In accordance with deficiencies of the Database course teaching in the present tradition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has studied, explored and improved the database series courses teaching in teaching mode, process task mechanism and evaluation method for building a new kind of database course teaching system by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training target. Key words:Database; Application-oriented; Teaching mode; Process task mechanism; Evaluation method 1 引言 数据库技术是信息领域的支撑基础和计算机学科的重要分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一大批实用系统[1],其应用在整个计算机应用中极为广泛,无论针对研究型高校还是应用型高校,数据库系列课程都是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尤其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全球性数据总量呈现“爆炸式”增长,其增长速度也越来越快[2],不仅如此,数据呈现的形式和类别也多种多样,上述问题的产生为数据存储和操作增加了极大的难度和挑战,因此数据库系列课程的地位在本科高校的众多专业课程中显得愈加举足轻重,学生对数据库的理解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毕业之后在工作中的专业竞争力,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不断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及优化该课程的教学方法。 2 数据库系列课程的教育现状 数据库系列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虽然课程整体难度适中,但由于该课程知识点呈碎片化、与实际应用契合度不够等问题,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首先,授课教师通常选用数据库技术的常规经典教材,比如《数据库系统概论》[3]、《數据库原理与应用》[4]、《数据库技术与应用》[5]等、该类教材的目录结构大致如图1所示。 图1所示的目录结构虽然具有很好的科学性和知识递进性,教材将数据库理论由点到面地逐步展开,但是该数据库知识学习次序更加适合于研究型本科的学生,针对应用型高校学生尤其是理论程度较弱的本科生,不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可能不能宏观地了解所要操作的对象,往往以偏概全,更无法清晰地看出数据库在实际产品中的全貌,使得学生在数据库课程的学习之初丧失对该门课程的学习热情,难以激发其听课兴趣和积极性。 此外,传统的数据库系列课程在考核方式尤其是过程考核中的实用性和完整性体现不足。数据库乃至其他课程,最原始的考核方式是仅有期末考核,通过学期结束的卷面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在该课程中的整个学习情况,这种过于依赖单次卷面成绩的考核方式显然不合理。因此,引入了平时作业成绩以及实验成绩作为过程考核,分多个维度来对学生进行考量,但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几乎所有的作业答案、实验过程都能在网上搜索到类似解答,不仅如此,学生在过程考核中,很难清楚此次考核对于整个课程的作用和意义,因而以单一的完成任务的目的来进行,起不到很好的考核效果。 3 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 为了传统数据库课程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本文主要从授课模式、过程任务机制、考核模式这三个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改进和探索。 3.1“面-点-面”式授课模式 由于传统数据库教学“先理论,再实践”“由点及面”的授课次序不仅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而且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宏观地了解数据库技术,因此,采用“面-点-面”的授课方式以解决这个问题。 图2展示了该授课模式的基本结构。数据库系列课程通常被安排在大学二年级,该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比较良好的计算机水平,对软件产品的运行机制有大致的了解。为了让学生清楚数据库在软件产品中的作用,授课教师在进行数据库理论教学之前,先向学生展示诸如“图书管理系统”“电子商城”等基于B/S架构的软件产品,简要介绍前端和后台的概念,然后向学生提出数据来源的问题,进而揭示数据库的存在,再把该软件产品的数据库全貌向学生进行展示,内容包括数据库中数据的存在形式、Web产品与数据库之间的连接方式、在Web中对数据库进行“增、删、改、查”等。区别于传统数据库系列课程授课中先介绍关系代数,然后直接进入SQL语句的学习,该授课次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进行后续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之后的理论知识学习时能找到其在具体产品中的表现形式。 3.2开放性过程任务机制 传统数据库教学中,其过程任务通常以课后作业、课后实验等形式出现,这一类的过程任务机制通常无法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点很好地串联起来,对后续设计良好的数据库产品效果并不十分显著。 图3为本文提出的过程任务机制示意图。如图3所示,学生在了解软件产品中的数据库之后,学生内部将自由组队,每队人数在3-4人为宜,授课教师开设难度、工作量较为适中的数据库设计课题,同时学生小组也可自行选择贴近生活的感兴趣的课题,为了避免抄袭,学生选题不能雷同,当一个小组申报该课题后,其他小组不允许再选择该课题。学生选题结束之后,该学期该小组所做的数据库实验都将围绕这一课题进行。过程任务随着理论知识的深入逐步跟进,比如当理论课程为“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时,过程任务便是对各自小组选择课题中的数据库进行数据定义、数据查询、数据更新等任务,组间的SQL语句均不相同。当理论知识全部讲解结束之后,过程任务也随之全部完成,此时,授课教师将对每个小组进行项目评价,评价结果由项目答辩成绩决定。值得一提的是,项目答辩由授课教师在小组成员中随机抽取一名学生以汇报PPT的形式来进行,以避免小组中分工不均匀现象。 3.3 监督激励式考核模式 该课程的综合成绩由平时成绩(50%)和期末成绩(50%)构成。其中,平时成绩由考勤(10%)、上课发言(10%)以及过程任务(30%)组成,期末成绩即学期结束的期末试卷的卷面成绩。 根据过程任务机制的分组,组内推选出组长,每个学生的平时成绩即为该组整体的平时成绩,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辱意识。为了提高自己的平时成绩就需要整个小组成员平时的相互监督和激励,以达到团队整体平时成绩的提升。这样,学习程度良好的同学为了提高小组成绩就必须带动该学生所在小组中学习程度薄弱的学生学习,而学习程度薄弱的同学为了不拉低整个小组的成绩也会改善自己的学习态度。通过上述监督激励式的平时成绩考核模式,达到了小组成员内部相互帮助、相互监督的学习氛围。 但是,虽然高比例的监督激励式的平时成绩考核模式能够改善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但是仅取决于平时成绩往往缺乏考核的公平性,因此期末考试仍然十分必要,在学期结束通过期末的卷面成绩来衡量学生在整个学期的学习效果并对每个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加以区分。 4 教学实践和效果 通过对2016级软件工程专业6个班级的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进行探索和实践,其效果良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出勤率增高、上课积极性增强 采用“面-点-面”的方式,使学生更加了解自己所学课程的全貌,了解自己所学知识在实际生产应用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而且知识链条的完整性、考核方式的团队性有效地减少了学生的旷课现象,并且课堂的纪律得到了一定的保证。 (2)学生-学生、学生-教师互动增强 开放性过程任务机制使得学生-学生、学生-教师在项目选题、项目实践以及项目答辩等环节接触的机会大大增加,高频率的沟通交流不仅活跃了整个的授课气氛,也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与后续课程有效衔接,学生反馈良好 学生在大三上学期将进行方向课的学习,其方向课包括JavaEE 、.NET、 PHP等,通过对往届学生的调查,尽管学生在大二下学期进行了数据库课程的学习,但是在学习尤其是网站开发类课程的时候,对Web接口如何访问后台数据库、Web技术架构方式、数据库使用等方面掌握的仍然不是很理想。 通过对试点班级学生的随机调查反馈,该部分学生在后续课程的学习甚至在项目实践中,遇到此类问题的情况得到明显减少,该教学方法的实践使数据库系列课程与后续课程得到有效平稳的衔接。 5 结语 本文对数据库系列课程采用“面-点-面”式授课模式、开放性过程任务机制和监督激励式考核方式进行了阐释,并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探索和实践,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数据库系列课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背景下的一次卓有成效的尝试,但是仍存在一些需要深入研究的地方:(1)考核模式中各类成绩的占比是否合理;(2)课时的设置是否需要进一步优化。在数据库课程教学之后的探索和实践中,将重点对以上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并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结论。 参考文献: [1] 瞿中. 数据库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2):113-114. [2] 林子雨. 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概念、存储、处理、分析与应用[M].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5. [3] 王珊, 萨师煊.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5版)[M]. 清華大学出版社, 2014. [4] 宋金玉, 陈萍, 陈刚.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第2版[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 [5] 刘卫国, 奎晓燕.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 SQL Server 2008[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 【通联编辑:王力】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