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软件测试流程规范及改进 |
范文 | 王娅男 华娇 摘要: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世界经济重要的增长点也逐渐偏向于此。在发展的同时不断暴露出来的软件缺陷也在不断影响着用户。保证软件测试质量的测试过程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测试应从“小规模”开始,逐渐转向“大规模”,在不断被改良和优化的过程中产生了各种测试流程,从最早出现的V模型,以及近些年流行的敏捷测试流程,无一不影响着软件测试流程的进程及软件测试的效率。在项目运行的过程中,测试人员会根据不同的项目以及自身经验完全使用或者部分使用各种测试模型完成软件项目的测试,在测试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各种流程中的问题,本文就将测试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提出的改进方案进行简单阐述。 关键词:V模型;测试流程;软件测试;流程改进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07-0097-01 1 目前流程存在的问题 1.1 流程烦琐 V模型流程看似完整且规范,实际操作起来却存在许多烦冗复杂的步骤。由于某些原因的限制,测试不能完整地介入软件开发的整个流程,主要是项目开始阶段的诸多不确定性导致的。因此整个V模型的流程对于目前实际工作来说,很多流程过于烦琐了。“可以工作的软件胜过面面俱到的文档”也是敏捷流程提倡以人为核心的另一方面的表述。传统V模型要求需求文档要首先完成,开发人员根据需求文档完成设计文档,测试人员再根据设计文档完成测试用例以及完成测试。过多的文档分散了相关人员的精力,并不适合目前提倡的敏捷开发敏捷测试流程。 1.2 多个项目并行,各方面资源不足 项目的运作方式以工程师为主,工程师对项目整个流程进行了完整的掌控。但实际情况工程师同时对应多个项目并行的情况时,就出现了资源不足的情况。 1.3 组织有效性的问题 参与研发项目的各部门间虽然经常一起参与讨论和评审,但一起紧密合作的机会并不多。一般是需求人员首先完成软件规划,开发人员再进行设计和编码,测试人员再开展多轮的测试,也就是各角色分别主导和负责若干阶段,进而完成整个项目。各角色对他人负责的阶段不甚关心,也就容易造成沟通的障碍,当各角色对项目理解的不一致,对变化的更新不及时,也就无法使组织的效能最大化。 2 改进方案 2.1 轻文档测试思路 实践证明,即使没有各类文档,只要通过项目中成员的有效沟通以及测试经验,同样能完成测试用例编写以及良好的测试覆盖率。编写精简的测试用例内容,高度概括测试步骤以及预期结果,在测试过程中不断完善和补充测试用例,测试效率会明显提高。 2.2 强调以客户为导向 由之前的以工程师为导向转向以客户为主导,强调以客户的需求为主,由专人对接客户,既保证了服务质量,又能使开发人员以及测试人员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项目开发以及测试上,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人力资源有效利用。 2.3 加强各部门之间沟通 项目的整体完成流程不是客户与需求人员一对一对接、需求与开发一对一对接、开发与测试一對一对接。而是多方定期沟通,多方面了解项目的真正需求,更好地了解项目,也能在项目不断地完善中得到客户的准确的反馈。 3 改进过程中的问题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软件开发和测试在流程改进和优化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测试人员对于业务流程的不确定性导致轻文档型测试用例开展不顺畅;各部门人员时间安排上的不确定性,导致定期沟通中还有待加强;提高测试还需要尽可能多的研究利用测试工具等等,都是后续在流程改进过程中需要优化以及推进的。 参考文献: [1] 杨丽波.浅析软件测试管理[J].电子测试,2017(7):94-95. [2] 陈岩.计算机软件测试方法的分析[J].电子世界,2017(7):47. [3] 冯济舟.软件测试误区的思考[J].质量与可靠性,2017(1):5-8. [4] 董智勇.软件测试在Web开发中的应用[J]. 数字技术与应用,2017(2):207. 【通联编辑:唐一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