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互联网+”时代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范文

    李飞飞

    摘要:“互联网+”下一些过去沿用的授课模式受到冲击,在中职的计算机网络实际授课中,诸多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互联网+”对于课程授课是一种机遇,也制造新的问题。该文是结合计算机网络的相关授课问题,结合“互联网+”要求和特征,在课程授课中对网络平台以及信息化手段展开充分利用,促进课程授课的整体改善,积极加强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希望本文的教学,对中职开展计算机网络的实际授课是有所促进的。

    关键词:“互联网+”;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08-0106-02

    “互联网+”是将互联网优势与各个行业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以及网络平台整合,实现互联网和各个行业的结合,并打造出全新的生态。将“互联网+”与课程教学整合,是新时期教改的一种尝试,对于教育界也是难得的机遇。中职开设计算机网络课沿用传统模式,暴露出诸多的问题,因为“互联网+”得到诸多的改善,之所以计算机网络的实际授课中出现诸多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原因导致。

    1 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困境

    1.1 学生的基本素质不高

    中职学生本就是中考中成绩较低的一部分进入中职学校,因此普遍上学习自主性缺乏,知识基础非常弱。课程中一些知识比较理论,学习过程中学生就会产生极强的枯燥感,这对学生积极性是打击。因为中职学生的动手能力还不错,所以对实训课更加喜欢,但是克服困难的积极性不足。计算机网络课上的知识内容非常复杂,知识点非常多,理解难度比较大。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学习兴趣不高,尤其是理论学习更是兴趣匮乏[1]。

    1.2 实训环境的局限性

    对于学校,建成一个功能完善的网络实训课需要一定成本,若是让每个学生实训都能有一套设备,更是需要巨大的投资。如今多数的中职学校在这方面硬件实力是有限的,满足所有学生实训需求的非常少。往往在实训中一部分学生可以参与到实践中[2]。多数的学生没有足够的机会,容易让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学习出现严重两极分化,长此以往就会导致愿意学习的人数逐渐减少,增强授课的难度。

    1.3 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以往开展计算机网络课,并没有引入多样化的授课方式,教师主要是对理论进行讲解,然后配合动手实践。在这种模式下理论和实践是相互独立的两部分,二者衔接并不合理。实训部分是教师单方面对操作的过程进行演示,学生观看后进行模仿,这样没有体现出师生互动,增加了授课的难度。而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对操作流程进行掌握,让实践教学遇到诸多的困难[3]。

    1.4 缺乏课后评价环节

    学生结束一节课的学习后,教师的评价是不可缺少的,以往教学评价中教师是主体,重点对学生学习的成果进行评价。忽视了个性化发展以及个体差异性[4]。另外是评价的方式,多数是考试这一种,学生是非常被动的,在教学评价中學生没有主动参与,对于自身在各个阶段的学习情况以及进步情况没有足够的掌握,对教学有效性是非常大的影响。

    2 新时期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

    2.1 理实一体化

    理实一体化是将理论和实际充分结合的一种模式,中职学校一直以来不断为社会输出技能人才,因此理实一体化是非常关键的模式。强调的是将学和做充分结合,比如在讲解如何组建网络机房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理实一体化、这节课需要为学生介绍传输介质的制作、网络布线以及计算机组装等诸多的细节,以往是分成两个小结,先为学生讲授以及演示,然后学生会进行实践。但是在理实一体化下,教师需要在讲解本节课一个部分的内容后,进行演示组织学生实践。将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到一起,而不是完全分开[5]。

    2.2 分组教学法

    分组教学适合在班级人数比较多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对知识更好地掌握,特别是在实践的环节。在一节课上往往有几个知识结构组成,比如首先为学生讲授的是如何进行传输介质的制作,然后是介绍如何进行计算机的组装。每个部分都有一个学习的目标,一个班级内有几十名学生,这个时候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然后每个组可以在实践中做一个部分,全班就能将整个机房完成制作。还有就是可以每组的同学中,每个成员完成一个部分,这样一个组内的成员就能将整节课的实践任务完成。

    2.3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在课程授课中也是非常实用的模式,课程主要涉及基础知识、交换机、网络安全等部分。在实际的教学中,结合每两个部分,将课程分成几个项目,一个部分对应的是一个项目。比如学习网络综合布线,对布线基础知识进行学习,其中涉及诸多的子系统以及工具等,教师将基础知识完成讲解,并且对实践进行演示以后,可以引入一个项目,让学生用分组的方式,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实现对新知识的掌握。

    2.4 校企合作

    学校要以市场为主要的导向,教育的开展要结合区域的发展中,中职学校要与企业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学校需要引入企业生产实践的环节,企业可以选派一些员工进入到学校指导生产操作,学校也可以将一些教师派遣到企业中,提升教师的实践技能以及工作经验,让二者实现充分结合。企业是用工单位,直接决定人才输送,因此可以在课程开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双方要加强沟通,在课程开展中积极参与。

    2.5 “互联网+”模式

    “互联网+”成为新时期教学改革的浪潮,特别是移动互联不断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互联网+”与教育的整合是一种趋势。在计算机网络课上,教师也要积极加强对“互联网+”的理解,将“互联网+”引入到课程授课中。同时在“互联网+”的模式各类模式可以适当引入,强化学生在课程中的体验,促进学生对课程的深入学习。

    3 “互联网+”时代下构建教学新模式的措施

    3.1 构建专业教学的云空间

    技术在不断进步,微课、慕课等“互联网+”下的教学资源逐渐受到关注。在线教育是现阶段教育和学习中不可忽视的资源,也体系出网络扁平化的特色,逐渐成为交流共享教育资源的途径。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特点,可以将课程中与实践比较有紧密联系的知识进行整理,其中很多抽象性的知识,可以经过制作转变为微课以及慕课的形式,发布到网络平台上,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以及地点进行下载。比如超星学习通等,教师可以在课前将视频制作好,学生进行自学,将教师布置的一些课前的任务完成。教师在网络上可以更加直观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以及掌握程度,对知识点展开充分地讲解。在网络上各类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学生可以对自己非常喜欢的一些资源进行选择,同时学生视野也是会更加开阔。

    3.2 采取多样化的手段

    “互联网+”下诸多只能在实验室中开展的实践操作,在网络上可以用视频的方式进行展示。其中一些实训中无法进行观察的现象,在微课中也可以借助动画等形式演示。比如可以对底层协议的原理进行模拟,学生对各类抽象的概念就会更加深入了解。教师可以对一些实训的环节提前录制,然后将其发送到网络上,若是学生遇到一些实训中的难题,可以随时观看。另外一些模拟真实环境的软件,可以克服实训资源缺乏的困难,让学生都能参与到模拟的体验中。

    结合学校的实训室资源,选择合适的仿真软件,让学生学会如何对设备模拟器进行使用,然后在课下可以进行学习。

    3.3 以学生为主体

    在计算机网络课上,教师难以对每个学生展开针对性指导,但是在“互联网+”下,这并不是难以解决的。为了让每个学生充分掌握知识点,同时促进学生的协作意识,教师可以对一些教学环节进行优化。比如教师可以开通网上互动平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在网络上向教师进行反馈,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回复和解答,这样师生互动可以打破时间以及空间上的约束。另外是在“互联网+”下,手机APP可以引入到教学和学习中,在课上对学生的管理以及教学,都可以借助APP的功能,促进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

    3.4 实训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在计算机网络课上学生将各类学习任务完成以后,在网络平台上可以进行自评,然后小组之间可以进行互评,现场教师也可以直接点评等。在“互联网+”上,教学评价不再的单一,而是实现多元化评价,评价的主体多元化,评价手段也是更加丰富。在“互联网+”的平台上教师还可以制定出更加丰富的评测方式,让学生完成题目,对学生实际的掌握情况进行整理,经过分析后找到班级的整体学习情况,在教学方面可以更好做出规划。

    3.5 以就业为导向

    社会需要大量的计算机网络人才,现阶段来看学生也对计算机领域的工作非常认可,但是很多毕业后的学生表示找工作还是非常难的。因为自身学习到技能与企业需求并未实现充分对接,学历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在这种局面下,教师要对课内知识展开传授,更要加强对实践技能的强化。要将企业岗位的特点引入进来,发挥出校企合作的优势,让学生明确企业需要的人才要具备哪些技能,同时可以让企业在网络发布任务,让学生尝试对这些任务进行完成,促进教学范围的广泛拓展,让学生得到更加充分地锻炼。对社会需求更加了解,未来的就业也是会更加顺利。

    4 结论

    总之,“互联网+”下中职开展计算机网络课要具备全新的思路,以往很多的模式以及方法不再适应新的形势,在这种局面下,教师要注重各类资源的整合,并促进学生实践、理论的充分结合,对“互联网+”各类资源进行利用,改进授课的模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

    [1]黄海燕.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翻转课堂在中职网络专业中的运用——以《网络基础课程》为例[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11):189-190.

    [2]陈赛.基于中高职衔接的中职教学评价体系探究——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04):130-132.

    [3] 一橋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牡丹江地区中职学校技能大赛暨计算机“网络安全”培训及竞赛活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11):81.

    [4]王建明.企业冠名工作室:一种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究——以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7(12):57-59.

    [5]顾玉芹,赵正春.“微课”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以《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为例[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24):245-246.

    【通联编辑:代影】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7: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