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雨课堂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研究
范文

    李芬田 崔天明

    

    摘要: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对学生的个性化辅导比较欠缺、学生和教师之间互动交流比较少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雨课堂”公众平台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新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进一步将该模式应用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去,实践后发现该教学模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学习效果得到及时的反馈,从而使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实现教与学之间的完美配合,并能达到一个预期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雨课堂;个性化辅导;互动性;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 ?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23-0092-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University Computer Foundation Based on Rain Class

    LI Fen-tian,CUI Tian-ming

    (The Tourism College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607, China)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low efficiency of students' learning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he lack of personalized counseling for students, and the less interaction between students and teachers, a combination of the “rain classroom” public platform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is proposed. The new hybrid teaching mode, and further apply the model to the university computer basic course. After practice, it is found that the teaching mode not only mobilizes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but also enhanc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imely feedback, so that teachers can give full play to the guiding role of students, achieve the perfect cooperation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can achieve an expected training goal.

    Key words:rain classroom; individualized counseling; interaction; mixed teaching

    《大学计算机基础》主要是面向大一学生(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并为学生后期的专业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各高校非常重视这门课程的开设,并不断的尝试各种教学改革,而“雨课堂”出现,给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挑战,“雨课堂”[2]主要包含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教学环节。自2016年“雨课堂”被研发出来以后,截止到2018年的10月,使用雨课堂的师生已经超出了498万人,使用雨课堂开设课程的教师超过了35万人,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最为活跃的智慧教学工具。

    1 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现状

    针对各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3],大部分学校都尝试了不同的课程教学改革,但是仍然存在某些问题,以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总结在不断的教学改革中仍有的一些问题:

    1.1 课程内容多,但是安排的课时少,给课程设计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自我校2017年由原来的60学时砍到了现在的36学时,《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讲和练相结合的课程,且课程全部在机房授课,虽然说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练习,但是前期理论的讲授是必不可少的,它为后期培养大一新生的计算機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垫下了稳固的基石。因此说授课学时的减少和不断调整的授课方式给课程设计带来巨大难度。

    1.2 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不能很好地做到因材施教

    我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而各地区小初中学校对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又各不相同,其中北方小初高学校不太重视学生的计算机素质的培养,而南方学校比较重视。并且现在基础课程的学生人数多,班级容量大,若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对一个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更好的教学效果。

    1.3 学生课上缺乏与教师的交流互动,课下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律性又不好

    课堂上基本就是教师先讲内容,然后学生跟随着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有些学生不主动问老师,所以老师不能准确的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并且面对大班级授课的时候,若练习的时候有疑问的学生比较多时,时间比较受限制。已经习惯高中管制的学习习惯了,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弱,不能在课下独立完成学习。

    2 “雨课堂”+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

    雨课堂是在幻灯片放映PPT内应用的一个插件,主要采用了“云+端”的高级服务方式,通过云技术为教学过程中的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提供了支持,而教师只要将课前准备好PPT,并且熟练应用微信就可以快速把控整个智慧课堂[4]。“雨课堂”支持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如图 1所示:

    2.1 课前

    传统的教学方式[5]基本概括为备课—学生预习,而学生预习的实际情况,主要靠教师的教学经验,没有实际的数据分析,并且学生的预习具有很大的自由行和不可控制性,在课前有很少的学生会主动和老师交流,这就导致教与学之间出现了呆滞,从而使得教学质量低。

    老师在课前准备好预习的材料[6],一般有微课,优秀的慕课,多媒体资源和检测试卷等资源,在上课前老师把以上资源发布出去,不会的同学可以咨询老师,并且老师也能时时关注学生的预习情况,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可以实时的更改自己的授课方式和内容,从而能够更好的掌握重点和难点。因此学生能够有针对性的听课,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2.2 课中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老师讲课—学生听课,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布置作业—课后完成。在课堂上学生和老师互动几乎很少,并且有些比较害羞的学生,更是不爱和老师互动。而在“雨课堂”的基础下,可以上课实时扫二维码进入课堂,老师课上使用的PPT会实时的显示在学生的手机上,对于学生没有听明白的地方可以点击“不懂”或者“收藏”,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7],进一步调整讲课的内容。

    在课堂上,学生们也可以利用“弹屏”的功能和老师积极进行交流,特别是不爱问问题,比较害羞的学生,他们可以积极地发表言论,从而使学生和老师形成更好的互动效果。

    课堂上,可以给学生发送习题,目的是为了查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于完成的特别好的学生,老师可以给予一定的鼓励措施,通过学生提交的答案,进行分析,主要有针对性的讲授,并且可以提问答错题的学生的解题思路是怎样的,及时地调整他们的错误思维。从而促进了教学的质量。

    2.3 课后

    课后可以根据课上内容,对于学生错误率比较高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分配课后作业,从而帮助学生及时巩固和消化知识点。通过学生的答题情况,实时分析,对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8]。而对于没有完成课后作业的学生要按时提醒,使老师和学生一直在线交流。

    2.4 自动评分

    在大数据和云计算支撑下的雨课堂,对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包含课前—课中—课后学习的整体态度实时的跟踪和统计数据反馈。在最后的期末考试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所有环节的表现情况,利用雨课堂批量的导入导出,以形成对学生平时成绩的打分,从而评价学生的个人能力。

    3 总结

    雨课堂作为一种比较新型的智慧教学手段,主要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将教师和学生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为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提供了基础。通过雨课堂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还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结合课前的在线预习和课后的拓展内容的练习,不仅能够照顾学生平均进度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个性化的发展[9]。雨课堂结合了大量的优秀的慕课资源共享和线下教师的言传身教的优点,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混合式教学工具[10]。

    参考文献:

    [1] 吕春丽. 基于雨课堂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混合式教学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12):136-137+140.

    [2] 陆雨芳. 探析借助"雨课堂"助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J].福建电脑,2018(9):170,173.

    [3] 肖康, 王琼, 陈月花. “雨课堂”的教学应用与反思[J]. 广东化工,2017(13):291-292+306.

    [4] 王秀珍, 王粉梅, 裴斌. 基于雨课堂的智慧教学模式构建[J].计算机教育,2018.

    [5] 邓亮. 基于“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

    [6] 孙笑微. “互联网+”时代下“雨课堂”在课程中的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36(1):92-96.

    [7] 易俗, 吴亚坤, 张一川.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7(04):80-83.

    [8] 张国培. 论“互联网+”背景下的雨课堂与高校教学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7(19):96-98.

    [9] 李娜. 基于雨課堂的翻转课堂教学研究[J].市场研究,2017(12):13-15.

    [10] 许文虎, 钟敏. 基于“互联网+”智慧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7,684(32):60-63.

    【通联编辑:唐一东】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5: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