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数据时代下儿童画创作指导 |
范文 | 徐玲 摘要:在创作的初始阶段很多儿童往往会感到迷茫而不知从何下手。虽是小学阶段的孩子,年龄跨度比较大,但就整体来讲孩子的创作能力还是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这时就需要老师的实时指导与点拨。 关键词:儿童画创作;主动;个性化;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15-0063-02 500年前达芬·奇画的《维特鲁威人》,精妙与和谐的比例,数字与图像的相互交错,使人们脑中进发出完美男性比例的图像。同样0.61 8这个耳熟能详的数字也时常给图像带来审美的愉悦。500年后,正处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数字与图像的多次碰撞,似乎让我们更加能够体会到数字与图像的相互交错。在这样一个新时代下,创新显得尤为重要,继而儿童画创作中又是离不开“创新”二字。本文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儿童画的创作指导,接下来笔者就结合自身的经验来谈谈自己的创想。 1何为大数据 Dong Laney给予“大数据”一个全新的定义:“大数据是大量、高速及类型多变的信息资产,它需要全新的处理方式,去促成更强的决策能力、洞察力与优化处理。” 2当下儿童画创作所遇到的问题 2.1创作的初始阶段 在创作的初始阶段很多儿童往往会感到迷茫而不知从何下手。虽是小学阶段的孩子,年龄跨度比较大,但就整体来讲孩子的创作能力还是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这时就需要老师的实时指导与点拨。那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九年义务制阶段的小学一般一周的美术课课时在2节左右,每节课40分钟也就是80分钟一周。在整个小学课程体系当中美术课是副科,在校内孩子们花在美术上的时间少之又少,更不用说校外的时间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一种无形的矛盾:小学阶段儿童年龄越大花在美术上的时间却越短。同样儿童年龄越大,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就会提高,手部肌肉各组织的发展使得孩子们画图像更加得心应手,但由于主课课程的压力和占用的时间,很多孩子会自主放弃绘画,更不用说绘画创作了。这一无形的矛盾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孩子们创作的主动性。 2.2创作的草图阶段 在草图阶段,孩子们小脑袋瓜里会进发出各种各样奇怪而有趣的想法,他们饶有兴趣地将自己的想法画在草图上,迫切地想要得到老师的夸奖和同学们的鼓励从而获得自己内心小小的成就感。可问题是,一个班级这么多学生而老师却只有一个,一个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去挖掘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对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进行鼓励和引导是不切实际的。在一般情况下老师就会根据班级的情况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闪光点的挖掘。选择到的孩子是幸运的,没有选择到的孩子就可能因为得不到及时的鼓励和称赞就放弃了自己的想法,而年龄偏小的孩子还会觉得是自己画得不好或自己的想法没有创意所以得不到老师的肯定。就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就可能会让孩子与绘画创作擦肩而过。 2.3创作所需的媒材 草图有了,接下来孩子们该考虑用什么样的媒材去画画,一般小学阶段常用的绘画工具有:蜡笔、彩铅、水彩笔、马克笔等等。儿童画只停留在这些工具上,画面的表现形式会相对单一。需让儿童去体会更多新的绘画工具而孩子们脑海里并不清楚哪几种绘画工具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哪几种绘画工具更适合自己而老师给出的建议也仅凭自己的经验想法,相对片面。纸张的使用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2.4创作的后期 创作到了后期,孩子们一幅幅作品开始展现出来,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开始考虑如何全面的去评价孩子们的作品。在当堂课上,老师很难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全面的评价,总是带有个人主义色彩。课堂内评价往往会停留在对于多个个体进行横向比较而往往忽略孩子个体的纵向评价,即使有老师关注到,老师们也很难将一个孩子绘画的整个历程记录下来并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 以上是笔者自己在指导儿童绘画创作实践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零星的问题,于是大胆猜想在大数据的今天这些零星问题是否能通过大数据去解决,让大数据更好地为我们儿童画创作服务,激发他们的创作潜能,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及综合素养能力,为新时代储备更多创新型人才。 3如何利用大数据来解决儿童画创作中所遇到的问题 3.1学生主动去搜索创作素材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脑子中对于形的记忆是参差不齐的,有的学生因为对绘画感兴趣在家中经常会涂涂画画,所以他能马上结合老师课上所引导的,把形画出来。但有些学生就非常的苦恼,甚至抓耳挠腮不知道怎么表现心中所想,但他又非常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班五年级的小姜同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开始我让他回家查一些和创作主题相关的资料打成图片带来学校作为他创作的素材。第二天我再去问他,他说作业过多并没有时间去查这些资料更别说打印出来带来学校了。针对这样基础薄弱但又没有时间去查资料的同学是否可以利用我们现在的大数据,做一个创作的资料库。在这个资料库里可以预设一些生活中的各类照片(类似于我们现在的搜索引擎),预设一些参考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从中进行挑选。还可以预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和小知识。比如我们这次的创作主题是“海洋动物”,那我们可以利用大数据收集大量海洋动物的照片和动画,同学们就从中挑选自己喜欢的动物,然后观看其相关的照片和动画,学生会被色彩丰富的照片与动画吸引,自然就会点开照片和动画,去了解和这个海洋动物相关的小知识,最后资料库继续跳转出这个海洋动物的相关形,学生就能参照着画出来或者不看参照形根据自己的意愿来画。一个学生主动去搜索创作素材的过程很自然地就完成了。学生可以随身带个ipad,将这些大数据素材呈现在ipad上,这样在学校有限的时间内学生就会主动去搜索创作的素材,时间效率上也有所提升。 3.2更加个性化的指导,让每个孩子都不掉队 生活在人口众多的中国,不得不接受一个老师面对几十个学生的课堂。所以间接影响到了老师挖掘孩子身上闪光点的方式。只能由点代面,但在大数据面前这种方式就发生了变化,预设一些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学生通过ipad镜头扫描将自己的草图保存至ipad(这种技术已在听读绘本故事领域使用)。然后通过大数据进行分析比对,针对每一个学生给出鼓励和称赞,注意这里我用到的词不是建议而是鼓励和称赞。儿童画创作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所谓的好和不好,所以大数据在比对时不能泛泛地给出建议而是适时的鼓励和称赞,辅助老师及时给予学生肯定,让孩子们体会到小小的成就感。特别有些主课成绩并不理想的孩子更加需要适时的鼓励和称赞。这样解放了老师的同时,老师也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这样课堂的效率一下子就提高了。 3.3媒材的预设让学生更加直观的去感受和体悟 小郑同学在四年级的创作课上用白色的素描纸画了一幅黑白的花卉线描图,当时我觉得花卉线描图画得不错但后面的白色素描纸并不能展现花卉的美,于是我建议她画在红色卡纸上,并且用白色笔来画线描,学生在画到一半的时候我发现金色笔来描绘线描会更符合画面的气质,于是又重新做了修改,这样一来二去时间就耽誤了,由这个例子让我联想到,如果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找到大数据并结合现代vR技术,就像很多女孩子小时候喜欢玩的换装小游戏一样,让我们的作品来更换背景纸张,这样学生对于同一主题就能很直观地感受到哪些背景纸张是适合自己画面的,哪些是不适合的。或者卡纸会出现什么样的效果而瓦楞纸又会如何呢?等等。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这里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3.4建立学生个人美术成长资料袋 笔者所在的学校每位学生人手都有一本自己的成长手册,手册里记录着他们这六年来的点点滴滴。班级集体照、老师寄语、家长寄语等等。这让我联想到利用大数据为每位学生建立一个美术成长资料袋。资料袋里记录着从这个学生一年级进入小学时和美术有关的点点滴滴。比如说这个孩子的一些基本信息这样便于老师快速地了解眼前这个学生,还可以记录他学习过得美术门类,特别喜欢哪个、他主动探索学习的情况、他以往所画过的作品、不同老师和学生对他画作的评价(这样可以把评价范围扩大,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往往只听一个老师的建议会容易忽略其他的可能性或自己原有的观点,大数据还可以将全国各地的名师聚集起来,跨地域式的一起来点评和讲解(真正地实现多维度评价)。 大数据时代悄然来到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也在慢慢地发生变化随之儿童画创作指导的方式也在变化着。今天将自己对大数据时代下儿童画创作指导的创想一一陈述,同时也希望这些创想能变为现实,让大数据更好地服务于我们儿童画创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