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职通信专业核心课《数据通信技术与应用》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
范文

    罗瑶瑶

    

    

    摘要:通过研究目前高职通信专业课程中思政教学的现状,在以往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课程的育人目标、《数据通信技术与应用》授课内容与思政教育元素的衔接点进行探索,并优化教学设计,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专业课程的各个知识点中进行课程教学实践,在教学评价中加入思政素养评价,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无痕”的课程思政教育,润物无声,实现育人目标。

    关键词:课程思政;通信专业;高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2-0149-02

    1高职通信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

    当前高职通信专业思政教学现状:第一,高职通信专业学生思政教育主要通过思修、马哲、毛概等课程进行,课程结束后缺乏持续深入学习,较难融入日常生活中,而专业课的教学和评价往往是重知识技能,轻思政素养,两者未能实现有效衔接;第二,理工科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的融合存在难度,思政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较为稀缺,思政元素的生硬植入难免有些牵强附会,不易提起学生的兴趣,如何在通信专业课程中自然地、恰当地、有效地融入思政元素是教师目前面临的课程思政难题之一;第三,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不断深入,青年学生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思想道德的认识还有待提高,在学习和实习工作中常常出现作风懒散、避重就轻、拈轻怕重等现象。

    因此,“立德树人”不单单是思政教师和辅导员的工作,专业课教师也需要真正理解并领会课程教学的价值精髓,牢固树立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自身的德育观念,提高自身的德育能力。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需要把专业课程教学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与时代、科学理论相结合,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让学生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智慧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时代意义,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至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使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

    2课程思政建设实施路径

    2.1修订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

    《数据通信技术与应用》课程作为通信专业核心课程,其课程教学内容依据通信行业实际岗位能力要求进行设置,并结合通信工程师专业标准中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而制定,立足于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工作项目过程中学会完成实际岗位相应的工作任务,并将实际岗位职责及工作规范引入教学环节,使学生全面符合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因而让学生掌握IP网络通信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的同时,更要清楚作为一名网络通信工程师应该具备的职业操守与文化内涵。

    通过调研和课堂实践,在课程标准中传统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基础上,修订“情感态度目标”,并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以及“职业素养目标”,如图1所示。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将思政教学内容分解、加工并“无痕”融入课程各相关知识点教学中,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浸润进学生心田,激发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关注时事政治,将爱国主义情怀正确的融入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去,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2.2挖掘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以真实项目任务为教学内容的载体,构建学习型的工作任务,根据任务的复杂程度将《数据通信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基础篇、任务实训篇及拓展篇,按复杂程度设计出IP网络技术概述、网络中IP地址的编制方案、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局域网的搭建(交换技术)、局域网间的互联(路由技术)、网络扩展技术6个学习情境,配备多个典型任务,解决抽象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结合实际案例拓展思维,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交换、路由、安全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专业职业技能,让绝大多数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并通过实践操作加深理解基本理论。

    结合《数据通信技术与应用》课程标准,笔者立足学生的兴趣点,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事政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职业道德等内容找到思政元素与本门课程的“触点”,深入挖掘和提炼思想性强、充满正能量、有教育启发意义的思政元素,如表1所示,将其“无痕”融入课程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中,例如,我国信息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结合对应就业岗位,引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服务国家和社会的价值取向,提升诚信敬业意识,引导学生思考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方法与提升路径;通过分享网络通信行业名人的卓越成就及成功经验,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以科学的态度、严谨的作风、辛勤的努力来实现人生价值等思政元素来拓展课程思政的宽度,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将理想信念、爱国、诚信、敬业奉献、节约意识、生态环保等思政教育内容落细、落小、落实到每一堂课,实现价值引领,注重学以致用,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将思政渗透、贯穿至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解决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孤岛”困境,真正起到“协同效应”,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充分运用案例教学、联想教学、任务驱动法、探究式教学以及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将思政元素与课程知识点充分结合,自然融入,实现学生上课态度认真,课堂互动气氛活跃的良好教学氛围。

    2.3优化教学过程,改革评价方式

    在前期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再一次细化教学环节。(1)运用导学材料和慕课视频,实行课前自主学习,在该学习环节中,针对每个慕课知识点设计课程导学材料,包含填空、简答、计算、案例分析题,让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积极思考,实现知识内化,以此提升学生知识点挖掘能力。(2)课中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依托超星学习通信息化教学系统,充分运用案例分析、团队合作、小组讨论,分组竞赛等方法,让手机变为教具,实现全员参与、协作、探究与分享,形成交互式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果,以此逐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等系列能力,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课后引导学生积极总结,继续运用学习通APP进行在线答题进行课后知识点巩固,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解答课后问题,产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改变学习习惯,做好课后巩固及拓展,以此提升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

    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学生既能掌握本课程的专业知识和实操技能,又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且接受了教师自然融人地、有说服力、有感染力地思政教育,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顶岗实习打下坚实基础,最终达到培养通信技术专业高技能高素质专门人才的目的。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在以往学生自评20%、小组成员互评20%、组长重点评价30%、教师总结评价30%的多元化综合评价基础上,加入基于学生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团队成员配合程度和个人素养等方面的思政素养评价,以形成新的学生自评15%、小组成员互评15%、组长重点评价20%、教师总结评价25%、思政素养综合评价25%的多元化综合评价方式。

    3结束语

    高校教育是青年学生教育的主阵地,在这个阵地上,不仅需要传道授业解惑,更需要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将思政教育变成一种教育理念融人整个高等教育全过程,突破传统思政课堂的局限,恰到好处地将知识文化与思想政治有机结合,不断豐富教育内容、拓宽教育平台、提升教育品质,使育人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4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