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车辆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 |
范文 | 王青青 秦贝 郝园媛 摘要:阐述了车辆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的意义、需求、研究内容及系统的总体设计与实现。 关键词:车辆管理;总体设计;流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 ?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02-0097-02 1 背景 加快国家信息化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顺应世界信息化发展趋势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政务信息化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国政务信息化深入发展的重要阶段。 车辆事务管理局,在加强公务用车管理工作方面,积极做好党政机关一般公务用车改革基础性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重点对各部门、各单位公务用车现状、成本运行情况进行调研。继续做好公务用车管理,加强对定点加油、定点保险、定点维修的监管力度;加大对车辆集中管理、统一调度,车辆单车核算、定期统计并公示;加强公车私用、公车执行回单位停放、节假日封存停驶等制度的监督检查,有效降低公车运行成本。 2 需求分析 针对当前问题,市级机关公务用车可实行“五统三定”的管理方式,即统一编制、统一购置、统一牌照管理、统一调配使用、统一处置和定点维修、定点加油、定点保险,并通过建设先进的综合监控、调度指挥,实现车辆运营管理、司机监管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实现以下几部分内容有效地规范了公车使用管理,推动节能减排,降低行政成本。 1) 重点分析公车消费的年度开支,运行成本,目前各单位自己管理和支付,未能形成整体数据分析。 2) 人事管理的相关数据汇总,如驾驶员统计、考评汇总等,满足日常领导决策管理需要; 3) 数据分析,如车辆的总体情况、运行状况、处置情况等,目前需要汇总的数据目前主要为人工统计,仅提交年度的报表,且不是强制性的,需要系统信息化分析。 4) 针对车辆基本资料维护、驾驶员资料维护、年度费用预算、用车申请、实时监控、配送调度、油耗管理、年检提醒、保险提醒、事故违章处理等各类车辆日常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 5) 规范车辆的管理流程,体现车辆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并将GPS监控充分融合到车辆日常管理中,给车队引进一个清晰有效的管理模式,提高日常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节约费用成本和人力资源。 3 系统总体设计 车辆管理处专业系统目标定位“人车管理、平时调度、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包括车辆档案管理系统、驾驶员档案管理系统、车辆监管系统和车辆调度系统。 车辆管理处专业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 车辆管理处专业系统利用处于数据库、通讯、定位、短信网关等服务器来实现平台的各项功能。管理人员通过访问应用服务器发起业务请求,应用服务器将业务请求转发至相应的业务服务平台;定位服务平台对需要被定位的车辆终端进行定位查询,将结果返回应用服务器,定位结果将通过地图服务器显示至地图上。应用服务器通过短信网关对手机终端推送任务。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置于内网中,当需要访问外部共用资源时,通过网阐隔离内外网,并且通过专线连接至服务器。 4 用户管理设计与实现 4.1 用户管理模块总框架 首先,用户管理模块包括三大项用户权限管理、状态管理、人员管理。权限管理分为管理员和用户,状态管理是人员在注册登录了一段时间之后它的信息就会自动显示为无效,刚注册登录的时候显示有效。人员管理包括报修人的信息、维修人员的信息等。如下图3用户管理框架图所示: 4.2 用户管理流程 本次网站有注册管理、人员管理、 管理员功能介绍、用户功能介绍的过程设计。 注册管理是对用户的一个管理,需要注册手机、地址、邮箱、密码、地址等。如图4注册流程图所示: 人员管理是对用户的一个管理,管理员有权对用户进行删除、编辑等操作。如图5管理用户流程图所示。 管理员可以浏览所有用户的信息并可以对用户删除等操作。如图6管理员功能流程图所示: 5 总结 车辆管理处处车辆、司机管理职责较多,而当前信息化水平却处于初级阶段。各项管理内容均未实现系统流程化管理,应急调度管理尚未信息化,不利于车管处的持续发展。本来在深入调查车辆管理处管理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了车辆信息化管理系统,对系统的总体架构及拓扑结构,以及一些关键流程做出了设计,下一步将进一步地进行功能开发。 参考文献: [1] 宋隽婷.基于SSH 框架模式的Web应用研究[J].電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1,6(2):63-64. [2] 王颖.基于.NET平台的商品库存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11-23. [3] 乔冰.ASP.NET三层架构的概念及关系分析[J].电子世界,2013(2):94-95. [4] 喻欣.基于多Agent的动态车辆调度系统研究[D].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2:45-48. 【通联编辑:张薇】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