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区域电子商务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研究 |
范文 | 折如义 摘要:该文对校企合作的重要性、校企合作现状及不足、校企合作模式、区域电子商务企业校企合作模式初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电商企业与院校合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的责权利分时”电子商务校企合作模式。对这种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论述,对区域电子商务校企合作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值得和有待各位专家和学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校企合作;电子商务;办学模 中图分类号:TP3.4? ? ?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30-0243-03 1 校企合作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发展,人才需求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教育部提出了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办学新思路,创办应用型大学。大方向是明确的,转向应用型人才培养,使得高校培养出的人才能够较好地适应转型后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各级各类的企业是人才需求的主要领域。 开展校企合作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实现高校与企业双赢,近而有利于提高高校与企业的知名度。校企合作模式的实施,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独立处事能力、社交沟通能力,可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校企合作是应用型院校办学的必由之路,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 2 校企合作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对校企合作的客观性、必然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多数为学校为生存而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主动来寻求与学校合作办学的企业相对较少,企业对项目的支持方面也仅停滞在项目文件上。不过这个现象在2016年由教育部高教司在全国开展校企合作双向选择以来,在较为强大的政策与资金的支持下有了一定的改变。但也存在着一些高校及企业急功近利的问题,没有真正地从能力提升方面做出较大的成绩。 校企合作中的部分企业方多数为社会上的一些办学中介机构,企业承担的往往是一些再教育,通过一定的方式为学生推荐就业机会的工作,企业方不是真正的用人单位;长期有效的校企合作相对较少。企业追求的是生产和经营的利润,学校追求的是培养人才的质量。如何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的急功近利也是解决的问题和矛盾;校企合作不仅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实践的合作,也是一种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合作行为,应有相应的政策法规来调节、规范和推动,并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因此需要健全有关政策与法规,寻求资金投入的保障,并得到政府的得视、支持,这也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校企合作主要有校办产业(企业)模式、行业(企业)办学模式、校企股份合作模式。这三种模式较为充分地体现了平等合作的办学关系;具有完备的工作保障体系;实现教学体系的优势互补;具备协调一致的教学文件;确保受教育者的技术创新与应用能力的培养。电子商务行业企业校企合作模式创新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地根据区域经济和办学过程中的具体情况,以及新技术的发展进行深入的挖掘与研究。 3 校企合作模式解析 3.1 创新模式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有社会、政府、企业、院校、技术专家、教师、学生、民众等,需要从眼前利益到长远利益进行权衡。什么样的校企合作模式可以承担这样的压力与责任呢?纵观现在校企合作,以及社会发展的现状,在这个合作涉及面较广的过程中,政府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当今社会、经济、企业等正处于转型发展过程中,就我国的高等教育而言,同样正处于向应用型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及经济等方面的发展需求?如何使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增值?这是一个非常广泛的研究領域。 3.2 创新模式与技术层次的关系 任何一种校企合作模式都不可以一概而论,不可能适合于任何高校和企业,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地开展大胆的尝试与探索,在这里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校企合作过程中的技术层次问题。技术层次大体可以分为:粗放的劳动力型合作、简单技术含量型合作、主流应用技术型合作、高新应用技术型合作。不同类型的合作其创新模式的研究理所当然地应该是不同的。 在具体的院校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合作双方能够较为客观地经过考察和调研等形式,较为充分地认知彼此,就合作的技术层次、形式等,有一个清晰明了的判定。这样我们方可认定将来的合作前景如何?合作的层次如何?以及如何在特定的合作过程中,尽力而为地培育和挖掘潜在的、可能的特点和亮点。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合作办学经验,近而发现并创新校企合作的模式。 3.3 创新模式与利益体的关系 当今社会是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在研讨校企合作模式创新时,如果不考虑这个重要的因素是不现实的。如何使影响校企合作的各方都能在其中寻找到利益的出发点呢?这是一个影响校企合作稳定长期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的方面。当然在这个合作过程中,立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最应该从政策和资金及利益上做出付出的是政府,但政府的投入是多方面的,又哪里有过多的精力来扶持校企合作呢?归根到底还是又回到了市场经济的这个大框架内,由市场来决定和进行选择。所以问题的焦点出现了,校企合作如何赢利?利润从哪里来?还需要从市场来,由市场需求所决定的校企合作模式才会是最稳定和长久的合作模式。 现实环境下的校企合作则是各种各样的。当然最具普遍性的是院校出资的校企合作,从直接的利益方来思考,院校为了学生,企业当然是为了盈利。在我们较为详细地分析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利益时,也不免就要做一些深度的思考,就需要深究合作企业的性质,是实体企业呢?还是其他的企业,不同性质的企业获利空间是不同的。当然不同获利空间的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给院校和学生带来的利益也是不同的。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最具典型的是两类企业。一类是实体用人企业,与院校合作不是为了院校所付出的那些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费用或直接的合作经费,而是为了进一步从院校特定专业中选择培养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急需要的专业人才。在这种情境下,企业甚至会主动出资参与到院校的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并将企业需要的技术课程陆续地置入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的课程体系中。而另一类是中介性质的专业教育机构类的企业,这样的企业主要赚取的是院校提供的那部分资金。那么这样的企业在合作过程中投入的精力相对不足,而有的则可能流于形式上的合作而已。这样的合作就无所谓为了院校和学生,亦无所谓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 4 区域电子商务企业校企合作的特点 相对边远的以农牧业发展为主体的地区,经济相对欠发达,一个重要的特點是人才需求缺口相对薄弱,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倍受欢迎。如何结合本地实际而开展卓有成效的校企合作,值得我们深度的思考与研究。近年来,区域电商园区和企业的发展速度较快,在政府与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也有一些电商企业自身在几年时间里确实做到了强大而健壮,但在校企合作方面成功的范例相对较少。如何打破现有的这种局面呢?如何使得校企合作真正成为高校和企业共同发展的机遇呢?其实电商企业的校企合作正是一个恰好的发展热点。电商也恰好不过分受制于时空和经济发达与否的限制。关键是结合区域农牧业发展的实际和高校人才培养的实际找到和找准校企合作的切入点和符合实际的合作模式。 在区域电子商务企业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也显现了另外的一个特点,就是合作容易,也会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学生就业,甚至在完成毕业实习时,学生往往不愿意选择院校所在的区域范围内的企业。究其原因这是由多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不仅仅是因为校企合作的过程或模式原因,也不是因为选择的合作专业是电子商务的原因。我们讲了电子商务专业更适合在这样的区域内实现创新创业、成长成才。 根据以上分析,区域电子商务企业与本地高校合作模式定位为区域简单技术含量型合作,合作的实物基础为本地区农牧业特色产品,合作平台可以借助现有国内外知名平台,也可以自己创建平台,院校开展电子商务相关专业时间较短、电商企业经营也相对年限较短,校企合作的获利空间仍然是市场,获利主体仍然是企业、高校和个体。随着国内外经济的深入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校企电商合作的国内外发展空间较大,也较为成熟。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整合本地资源,开创新的电商校企合作是需要我们尽力地推动和促进的工作。 5 “责权利分时”电子商务校企合作模式的提出 经过前面分析可知,在我国开展校企合作的模式主要有三种模式,分别为校办产业(企业)模式、行业(企业)办学模式。另外还有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岗前培训、参观实习等。 这些合作模式各有优势和不足。基于我们本地区电子商务方面校企合作的具体情况、校企合作的本质,以及电商校企合作的特点,在这里提出“以市场为导向的责权利分时”电子商务校企合作模式。 5.1 “以市场为导向的责权利分时”电子商务校企合作模式 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任何一种合作模式都应体现合作方的责、权、利,只有在协商合作时做出充分地考虑才可能合作的长期和稳定,实现多方共赢的结果。该合作模式以本地区农牧业特色产品为基础,以国内知名电子商务平台为载体,集高校内电子商务及相关专业学生、商务企业技术专家和管理团队为一体,开展面向国内外的电子商务营销与管理工作。所谓“责权利”是在讲,在具体设计该模式下的运营实施方案时,需要根据企业、高校、企业专家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细致地划分工作岗位职责、行使的权利和相应的利益,这里所讲的“分时”是指既要考虑电商企业的运营时间规律,也要充分地考虑学生在校完成学习任务所占用时间的实际情况,双方找到恰当的合作时间管理机制,这一点在合作过程中也显得重要而又必要。合作模式的大前提是“以市场为导向”,这一点是各方利益的保证。 以往我们谈论校企合作时,总是如同本文开篇所讲的校企合作如何重要,应该在政府主导下大力推进这方面的工作,有利于社会、高校、企业和学生等等。但是在具体的合作过程中,只有在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的支撑下,才能给合作带来较好的前景和收益。 5.2 “以市场为导向的责权利分时”电子商务校企合作模式的特点 该电子商务校企合作模式特点有这样一些特点:校企合作以市场定位为基础、分时合作、充分体现合作各方面的利益、充分考虑企业的运营与高校学生的业余时间、充分利用电商,以及电商平台的营业特性,达到企业与校内学生共同运营与管理方式等。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具有较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关于合作新模式的创新有待各位专家和学者共同参与研究,制订切实可行、完备细致的实施方案。在本文中对校企合作、区域电子商务校企合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思考,并且根据区域校企合作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的责权利分时”电子商务校企合作模式的最基本的思想及较为基础性的探究,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尚需对这种模式进一步深入地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司朝弘.“校企合作”模式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途径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4):210. [2] 李爱玲,滕斌.“一带一路”背景下校企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创新模式探讨[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273-274. [3] 王继祥.校企合作的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中国新通信,2020,22(6):155. [4] 王雪娇.“校企合作”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12):26-27. [5] 林启德.基于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教学模式创新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4):118-119. 【通联编辑:朱宝贵】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