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国家出手遏制互联网领域垄断行为
范文

    蒙慧欣

    2020年12月24日早间,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消息称,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根据举报,依法对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实施“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同时,人民日报谈调查阿里巴巴一事时,称此次立案调查,并不意味着国家对平台经济鼓励、支持的态度有所改变,恰恰是为了更好地规范和发展平台经济,引导、促进其健康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央行发公告称,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将于近日约谈蚂蚁集团,督促指导蚂蚁集团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落实金融监管、公平竞争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要求,规范金融业务经营与发展。

    

    消息一经公布,阿里巴巴美股盘后跳水,港股阿里巴巴开盘即下跌3 %,此后跌幅一路走低至9 %,截至收盘,阿里巴巴报228.200港元,较前一个交易日下跌8.13 %。市值一日蒸发4 372.29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 682.55亿元)。

    而针对市场监管总局对阿里“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一事,阿里方面回应称,将积极配合监管部门调查,目前公司业务一切正常。

    其实,监管部门早前接连出台政策及多次表态,已然释放加强互联网反垄断监管讯息。

    2020年12月14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局对阿里巴巴投资收购银泰商业股权进行行政处罚。当时,市场监管总局称,对于阿里巴巴从2014年3月起,通过认购新股和可转换债券、银泰商业私有化等方式累计持有银泰商业股权至73.79 %的交易,市场监管总局认为,阿里巴巴投资通过多种方式取得银泰商业73.79 %的股权,获得对银泰商业的控制权,属于《反垄断法》第二十条规定的经营者集中。

    除此之外,早前天猫国际收购考拉海购也曾引发涉嫌垄断争议。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进口跨境电商供应链B2C市场份额以天猫国际(含考拉海购)、京东国际和唯品国际排在前列,占比分别为56.5 %,17.8 %,10.6 %。天猫国际+考拉海購占据较大市场份额,进口跨境电商仍然处于上升期,市场格局仍旧有可能存在变化。

    近期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明确要求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得到社会热烈反响和广泛支持。可见,反垄断已成为关系全局的紧迫议题。

    这次监管部门的出击,不仅表达了加强反垄断监管的决心,更是国家反垄断手段的开始。

    探究:国家出手遏制互联网领域“垄断”行为原因有哪些

    可以说,在互联网领域垄断行为从来都不是一个新现象。从前段时间爱库存实名举报唯品会强迫商家“二选一”,到格兰仕起诉天猫。可以说平台垄断现象是个不争不休的话题。

    放眼全球,反垄断更是国际惯例。作为全球电商巨头的亚马逊也屡遭美国、欧盟反垄断机构调查。而我国平台经济、线上经济走在全球前列,加强反垄断监管,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更是势在必行。

    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竞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电子商务商会跨境电商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包国良表示,互联网加速了市场竞争格局的结构性变化,市场竞争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而这个新的竞争环境不断在压缩中小微企业的生存空间。导致这一情况的根本原因有两点,一是平台信息极大化后,商家流量成本不断攀升;二是平台之间的流量竞争,使得平台不断的搞各种优惠促销活动,让很多商家无利可图,甚至亏本赚吆喝,也就是平台之间流量竞争加剧这样一个背景下,有了“二选一”这么个事情。

    “在国际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的背景下,国家提出了双循环的发展战略,内循环的发展离不开中小微企业的参与,同样也需要中小微企业的活跃度。‘二选一则让中小微企业收到严重打击,这不仅仅是打击中小微企业的积极性,更是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原则。《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印发已经15个月了,指导意见鼓励与规范并重,线上经济必须依法经营和创新。”包国良称。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律师方超强表示,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而言,反垄断是永恒的命题,因为垄断本质上是经济资源的过度集中和不公平竞争,会影响整体经济的竞争活力。所以,国家层面对互联网经济领域的头部企业进行反垄断调查,意图构建更加公平有序的竞争机制并不让人意外。

    方超强提到,近年来互联网领域的价格战、补贴战以及一系列的旨在打造细分市场巨无霸的并购案,其实都有垄断色彩。此前,之所以鲜有触犯监管红线的声音,只是因为新商业模式出现,监管者不知如何监管罢了。这是法律监管天然的滞后性。但当监管者了解了新商业模式,又完善了诸如涉及平台经济的相关市场认定标准、新涉垄断行为的定性等内容,反垄断监管就最终会到来。

    “随着《<反垄断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和《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相继发布,虽然都是草案,但从内容看,已经增加了很多针对互联网平台经济的特别规定。”方超强称,这意味着监管层面已经对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垄断监管做好了监管的充分准备,也即将有监管的合法依据。因此,阿里涉嫌垄断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立案不会是个案,今后针对互联网平台领域的反垄断监管和调查将会成为常态。

    监管:垄断被立案调查有何意义

    “阿里巴巴被进行‘二选一垄断调查本身不是说要限制整体平台经济的发展,其要规制的还是部分平台利用垄断地位排除竞争行为,如此次阿里涉及的‘二选一问题,已经是争论多年的问题,反垄断的目的还是为了保障公平竞争秩序。”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海南职业技术学院经管学院副教授刘俊斌表示,互联网时代,新业态不断涌现,国际和国内已经出现并且还会出现市场高度集中的现象,针对互联网企业的反垄断法以及监管要及时跟进,创造良好有序的营商环境。处于头部垄断的企业也要自律,不要有店大欺客、大店欺小店的行为,要把精力放在不断完善服务上。

    趋势:互联网将迎来“强监管时代”

    自2008年《反垄断法》生效以来,尚未有大型互联网企业因为垄断问题遭到监管部门的处罚。

    互联网行业在不断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向传统行业渗透。由此,随着头部企业的用户数量越来越多,话语权加重,在资本市场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强。这也让外界日益担心,一些扩张步伐迈得太大的互联网平台企业会不会“大而不倒”以致难以监管。

    2020年11月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央网信办和国家税务总局三部门联合召开规范线上经济秩序行政指导会,包括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京東、字节跳动、快手、滴滴、微博、拼多多、美团和饿了么等27家主要互联网平台企业代表出席会议。

    2020年11月1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对不公平价格行为、限定交易、大数据杀熟和不合理搭售等情况进行了明确界定。11月30日,在就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举行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上,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反垄断和公平竞争审查等工作被提出。

    此外,近期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明确要求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得到了社会的热烈反响和广泛支持。

    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董毅智律师曾表示,反垄断口号开始的时间主要为2021年这三个月,整体节奏与目前金融市场大环境的背景有关。我国互联网企业的进程在世界范围内,属于名列前茅,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会试图涉猎其不擅长的领域。监管真正要打击的并不是极个别企业,而是垄断行为。

    董毅智说到,互联网平台发展至今,实际上产生了很多弊端。但这些弊端已经不是仅靠平台自身和行业的自我调节能解决的,只能从监管层面去解决问题。平台经济反垄断行为能否根治是个动态的过程,没有任何法律规定或者指南能够解决所有问题,但趋势是好的,我国互联网企业反垄断问题确实已经到了关键的时间节点。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7: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