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家资格框架热点研究 |
范文 | 陈惠娥 李捷
摘要:国家资格框架研究是教育质量提升发展的战略目标,本文通过运用知识图谱的方法对国家资格框架的热点进行系统的梳理,通过知网以主题词为 “国家资格框架”进行检索2001~2020年间相关研究的文献。运用CiteSpaceV工具通过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关键词聚类、机构合作网络等多样化的视图样态显示研究热点。 关键词:国家资格框架;热点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11?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12-0007-03 1 引言 国家资格框架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欧美发达国家的一项教育质量提升战略。2001年教育部原高教司副司长刘志鹏[1]的讲话中指出“积极建立国家资格框架, 规范劳动就建立国家资历框架”。在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首次以政策性文件提出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制定国家资历框架,推进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职业技能等级学分转换互认[2]。2019年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3]十大戰略任务明确提出建立全民终身学习的制度环境,建立国家资历框架,健全国家学分银行制度和学习成果认证制度。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先后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资格框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欧洲资格框架、终身学习、学分银行、学习成果等方面赋予国家资格框架丰富的内涵。截至2020年,更多学者侧重从工学结合、改革与发展、国家资格框架质量、现代学徒制、工程教育改革等研究主题拓展国家资格框架的内涵和研究范畴。 2 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分析 在2003年文献样本中,被引总数最多的一篇为文献[4],主要阐述了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和资格认证框架经验对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指导意义。截至2020年该文章共被引用28次,是国家资格框架基础性的研究成果。其次被引数较多的一篇为文献[5],作者针对国家资格框架目标模式的单一性和非最优化设计的缺陷,论证了高等教育国家资格框架多样化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必然性,文章共被引用185次,是国家资格框架具有开拓性的研究成果。 图1中展示的是2001~2020年国家资格框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结合突现值图2比较每5年突现的关键词,2001~2005年期间探索国家资格框架的标准体系,围绕职业教育与培训,从职业资格制度、国家职业资格、职业教育体系、国家能力标准、培养目标、能力标准体系、专业教学改革等方面,并借鉴了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职业教育。2006~2010年期间围绕构建国家资历框架的形成途径,从教育与培训、技能开发、终身学习等方面进行研究,同时参考借鉴澳大利亚和欧盟的学历框架。自2006~2010年职业教育连续7年成为研究热点。2011~2015年期间突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研究主题。2016~2020年围绕国家资格框架的核心要素,从职业教育、学分银行、资格框架、职业教育与培训、职业资格证书、国家职业资格等方面深入研究,并借鉴澳大利亚中职直通本科资格框架制度[6]、英国资历框架制度T级行动计划[7]、德国、爱尔兰、欧洲资格框架。自2016年学分银行和资格框架持续6年成为研究的热点。 在CiteSpaceV软件中,选择“keyword”节点运行归纳得出关键词聚类图谱,通过图3对此聚类图谱进行归纳总结后可知,构建我国国家资历框架的基础工程的核心研究大致由各类型资历教育和制度建议构成:2001~2010年关键词聚类关于构建国家框架体系的各类型资历教育的最大聚类为高职高专和教育与培训。2011~2020年关键词聚类关于构建国家框架体系的各类型资历教育的最大聚类为职业培训,其制度建议包括修订协议、现代学徒制、学分转移制度、先前学习成果认证[8]等方面,并借鉴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国家资格特征。 4机构合作网络分析 机构的开放性和机构间的交流及活跃程度决定了学科总体的活跃状况。将关键节点选 Institution,运行 CiteSpaceV,得到机构合作网络图谱。 图谱共有234个节点,73条连接,其中每个节点表示 1 个机构,圆圈越大表示机构的发文量越多。整体而言,目前有几大合作网络,分别是中国工程院和天津大学、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天津大学精仪学院;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分别与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天津市成人教育教学研究室、楚雄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与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与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华南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与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国内国家资格框架研究机构之间合作关系薄弱、跨地域合作不明显,可以看出大多是地域内合作。将图4中国家资格框架研究发文量高的机构进行整理得到列表(表1)。 结合图 4和表 1分析,从发文角度分析,表1中所示发文量较多的有科研院校,如天津大学、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开放大学等科研院校。该领域发文量高的机构之间合作较少,为了更好地推进国家资格框架的理论创新,科研院校间可扩大合作院校范围。 国家资格框架的研究前沿主题分布分析,天津大学教育学院研究者围绕国家资格框架开展了如“英国资格框架新进展研究”“德国与丹麦终身学习资格框架研究”“国家资格框架要素、规制、衍生、趋势、融通、职业资格认证、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等值”“苏格兰学分与框架结构的内容架构与特色分析[9]”等国内外研究。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者通过“德国和英国职业教育发展动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国家资格框架”“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等方面进行国内外研究,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侧重“欧洲资格框架”“英国资格与学分框架”“印度职教” “南非职教”等国际研究。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研究者从“英、澳国家资格框架的逻辑起点”“英国国家资格框架改革进程(从2000年~2006年间经历了课程改革、八级框架改革、GNVQ调整)[10]”“我国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体系构建的逻辑起点、要素与制度保障”等方面展开研究。 5 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国家资格框架的文献生成图谱及相关数据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分析和可视化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关键词共现图谱表明:国家资格框架研究热点是构建我国国家资历框架的基础工程,关键词包括“职业教育体系与培训”“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终生学习”“学习成果和资格证书”“学分转换转移与积累”“学分银行”“质量为先”等。 (2)关键词聚类图谱显示,最大集群分别是:高职高专和教育与培訓、职业培训及其制度建议包括修订协议、现代学徒制、学分转移制度等方面。 (3)机构合作网络表明:参与国家资格框架研究的机构较多,高产机构为天津大学、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发文量在3篇及以上的作者有12位,机构间合作不足,同一机构合作较为普遍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刘志鹏.教育部刘志鹏副司长在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八次学术年会上的讲话[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8(2):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EB/OL]http://www.12371.cn/special/sswgh/wen/ [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902/t20190223_370857.html [4] 叶之红,郝克明.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经验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借鉴意义[J].职业技术教育,2003,24(36):13-18. [5]杨杏芳.论我国高等教育国家资格框架的多样化[J].高等教育研究,1998(06):3-5. [6] 李强.澳大利亚中职直通本科统一资格框架衔接制度及借鉴[J].现代教育管理,2020(4):123-128. [7] 谷晓洁,李延平.英国资历框架制度改革新进展——基于《16岁后技术教育改革——T级行动计划》的审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9):52-59. [8] 岑建,楼世洲.先前学习成果认证的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0,41(18):7-11. [9] 孙翠香.实现终身学习“:苏格兰学分与资格框架”的内容架构与特色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8):58-66. [10] 刘阳.图解英国国家资格框架之改革进程[J].职业技术教育,2006,27(25):81-84. 【通联编辑:闻翔军】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