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让“问题意识”成为提升职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钥匙 |
范文 | 杨东亮 [摘要]目前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信心不足、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方法不对等因素导致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到困难重重,从而产生自卑退缩的心理,甚至有一部分学生放弃数学学科,而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21世纪的技术操作人员,他们必须具备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想方设法构建新的教学观,优质高效地实施新的教学法,“问题意识”教学法引导学生“鼓信心、添兴趣、正方法”,变怕学、厌学为会学、乐学。 [关键词]问题意识;教师提问;学生解疑;学生提问;教师释疑 “问题意识”教学法,就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把“问题”这一“情节”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彻底改变了以往那种单纯依靠“灌,输”的教学模式,学生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建构,使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共同焕发出刺激好奇、挑战智慧的生命活力来,因此可考虑采用“教师提问,学生解疑”和“学生提问,教师释疑”的教学模式。 一、教师提问,学生解疑 这种模式的简要流程就是教师首先提出问题,然后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理解问题、讨论问题,最后教师根据讨论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引导学生准确地解决问题,它是实施“问题意识”教学法的一种重要的基础形式,实施此教学模式,就要求教师必须埘教学内容正确认识、精确把握。尊重学生的认知方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逐个提出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课前设计的问题必须掌握适度原则,绝不能过大、过难或过繁,而应该是对重、难点的合理分散,定位在学生“跳一跳,够得到”的水平上,此种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两个关键之处: 1.点拨要适时适度,当教师提出所要解决的问题后,学生的思维活动就启动了,在学生的心理处于“愤、悱”临界点、知识面对“破、立”交汇时,给出一个恰当的提示,其效果无疑是最佳的,当然,提示给得过早则无法激发学生的兴奋(因学生思考还尚未深入),给得过晚则学生注意力已涣散(因学生思考时间太长了);提示过于远离问题结论或解决办法则学生不知所云,过于接近则义是变相的教师“自问自答”,剥夺了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主体地位,损伤了学生积极思维的主动性,就又退同到“灌、输”教学的老路上去了。 2.鼓励要适时适度,尤其是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不能求全责备,他们是不可能在一堂课上解决所有问题的(即使有这个决心也没有这个能力),所以当他们解决了一部分问题甚至有时是一个问题时,我们也要给予热情的鼓励、真诚的嘉许,其目的不仅是借此形成师生之间微妙而动人的心理氛围,更重要的是鼓舞士气、增进信心,以期能促进学生个体“获得情感满足——诱发(或强化)学习心向——付诸学习活动——取得阶段进步”的良性循环,为“问题意识”教学法的顺利实施铺平筑宽道路,使所有学生都能从中受益。 二、学生提问,教师释疑 “问题意识”教学法的另一种诠释就是学生在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提出质疑,教师根据学生的疑间寻找最合理也最易于被学生接受的解答,这种模式的文字解释比较简单,但它比“教师提问,学生解疑”要更高一个层次,前者的“疑”是教师提供的,学生只是去被动地思考:而后者的“疑”是学生自觉学习的产物,属于主动思考的范畴,实施“学生提问,教师释疑”的教学模式更具有积极意义,案例:据气象台预报,在A城正东方300km的B处有一台风中心,正以40km每小时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在距台风中心250km以内的地区将受其影响,问:从现在起经过多长时间,台风将影响A城?持续时间多长(精确到0.1小时)?在讲解的过程中自认为循循善诱,非常自然地引导学生把这个应用问题过渡到纯数学问题,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觉得问题明朗了,学生应该没有问题了,可没想到,课后竟然还是有两名学生表示了他们的疑惑:为什么是与以A点为圆心的圆相关?台风中心明明在B处,应该以点B为圆心才对啊?这说明:学生的生活、自然常识都比较欠缺,而我们却忽视了对他们进行这些常识的释疑,由此产生的问题恰恰就造成了学生学习的困难,从而电就阻碍了数学教学的顺利进行,平时我们每个教师都足从教学大纲出发,围绕教学重点、难点备课、上课,但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每名学生遇到的疑惑可能迥然不同,有时很可能是教师所无法预料的,那么主动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就有利于教师对症下药,解开疙瘩,加深理解,实施“学生提问,教师释疑”教学模式最根本的要求有两条: 1.要善待学生提出的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法,因此在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时,教师应该充满热情和耐心地启发,分析,示范,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内涵和意义,从而引导学生自主自愿地改进学习方法。 2.要善待提出问题的学生,面对提小问题的学生时,无论其所提问题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质量高低,都应该给予积极的评价,激发学生主动提问的积极性,提供学生参与讨论的宽容性,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以上两种“问题意识”教学法的模式在理论上虽然有层次高低之分,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相辅相成,灵活运用于数学课堂中,不论是采用哪一种模式或是混合使用,只要是学习的材料与学生现有的认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就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因此在“问题意识”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职业学校的特点,设置与专业课棚关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问题涉及各个领域,感受到数学问题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并能感受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乐趣。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