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招投标工作信息化发展的必然性 |
范文 | 哈博日 元少波 【摘要】 一直以来,招投标工作中存在各种问题,如工程信息不透明、腐败现象滋生等,严重影响着招投标的公平性。因此,实现招投标工作的信息化是发展必然趋势,更是整顿建筑市场秩序的基础条件。本文分析了传统招投标中的不足之处,阐述了招投标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招投标工作;信息化发展;必然性 1 前言 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成为各个企业竞争的重要标志。强化信息化是时代发展所需,更是实现招投标公平性的重要手段。只有招投标实现了信息化,才能给为建筑市场构建一个公平、公开以及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 2 传统招投标工作分析 (1)从实践来看,传统的招投标工作中存在各种缺点,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浪费纸张。事实上,评标是一种集体智慧决策的活动,确保顺利开展评标活动一个必要准备就是每一位评委都拥有一套招投标文件,投标单位一定要依据招标要求,准确好投标文件的正本和副本,当然正本和副本的份数视情况而定。当结束评标之时,许多招投标文件都没有及时归档进行销毁,根本没有充分利用纸张而出现严重的资源浪费。 (2)在招投标工作中极难实现监管工作;如今监管部门大都是从审批立项、评标以及合同审批上实时监督,而标书的编制及方案设置等各个关键性的环节极难进行实时监督,基本上都是靠相关部门人员跟进该项目是否科学,必然存在极大的随意性。 (3)极易出现混淆标书、不诚信投标等各种现象;传统的招投标活动中,一旦遇到技术相对复杂,标项规模大,个别人的因素增大了中标几率,可能采取一些非常手段夺标,从而出现了不诚信投标现象,为了获取利益的最大化必然影响施工质量。因项目比较复杂,评委也难对标书进行逐一比对,从而滋生出了不诚信投标环境。而且投标文件太多而累赘厚重,也给评委翻阅造成无法估量的阻碍,导致评分人手核算之时记忆出错,乃至对评标结果产生影响。 (4)招投标档案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如今政府采购项目不断扩大技术要求及项目规模,为了提高彼此之间的竞争力,就需要不断优化投标文件。按照传统招投标要求,文件正本必须要保存十五年,就给档案管理增加了难度。随着时间不断推移,也就给档案管理带来极大阻难。 3 招投标工作信息化发展必然性探析 从传统的招投标工作来看,还存在各种不足之处,分析根源就在于信息处理不到位所致。因此实现招投标工作的信息化非常重要。 3.1 采用信息化的作用 1)让企业能够掌握市场的动态;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获取信息是成功的基本条件。企业如果依然通过传统方式获取信息极难掌握市场变化动态。因此怎样及时、全面的了解信息是企业迫切解决的问题,而实现了招投标工作的信息化具有了较好解决方案,一旦和Internet网络连接,在办公室就能了解市场各种信息。 2)有效抵制暗箱操作等各种违规行为;虽然招投标的交易行为形式多样,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因交易程序不公开或者信息不全,交易行为方式存在违规,乃至出现违法,甚至可以逃避相关部门的监督与管理,就给工程项目埋下了质量隐患。实现招投标工作的信息化及时公开信息,有效防止了腐败行为的发生,确保建筑市场的健康性。 3)有利于提高行政职能,加强监督力度;实现招投标工作的信息化,促进电子政务,转变了管理模式。增强了行政效率,缩减了行政成本。随着建筑市场不断发展,各种交易日渐频繁,必须要加大市场监管,加大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因此就要及时、准确的采集与处理各种信息,要实现这些要求必须要借助信息化才能够实现。 同时节约成本,增强利润是各个企业追求的最终目标,实现信息化给招投标营造出一个共享信息及共享业务协同环境,让所有参与人员在这个环境中交流和协同,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而且实现了信息化,防止因为机构人员发生的异动而导致业务资料的资源流失或者冻结。 从上面的分析可见实现信息化的各种优势,就需要强化企业自身信息化建设,通过现代化电子手段,掌握一切资源,切实实现招投标工作的信息化发展。 3.2 实现招投标信息化的方向 虽然实现招投标信息化发展是形势所需,具有必然性,但是也不能够盲目实施,必须要明确实施的方向,才能够体现信息化在招投标工作中的价值。 其一构建网上招投标平台;所谓网上招投标就是通过互联网建立专用的网站平台,招投标各方借助计算机网络获得工程信息,从网上下载标书、网上评标以及发布中标结果等各个项目,并將中标结果通过网络返回给企业以及公众。而传统模式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加之区域限制,导致招投标信息在小范围内传播,影响招标企业的选择空间,制约投标方发展业务。而互联网具备的开放性与覆盖面广弥补了传统方式的不足,构建网上招投标平台,便捷的实现了招投标,且及时的把各种招投标信息传递给各个行业,给招投标方获得更大利益。 其二实现招投标的电子化,提升办事效率;按照传统模式,招标人所制作标书要使用一箱纸,需要几个人人搬运,没日没夜的制作及复印装订,但是实现了电子化制作,极大降低了资源浪费,通过一个储存盘就能够将全部数据考入,而且能够重复使用和修改,降低了企业负担,缩短了评审时间,降低工程交易成本,实现了招投标双面的共赢局面。 其三通过信息化尽可能共享信息资源;如今市场上的管理信息系统还无法完全满足管理体制所需,而原有市场管理信息系统使用了各自的开发系统及数据标准,格式上并不统一,在一定层度上确实能够满足管理职能部门所需,但是并未形成统一、完整的数据交换、数据共享平台。因此就要构建出一套完善的细心管理系统,从而有效监督管理市场动态,并且是定出统一的数据标准,时间资源最大化共享。事实上,招投标工作的信息化是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招投标管理二者相结合产物,对于缩短工程招标的时间,节约工程成本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实现招投标工作的信息化具有必然性。 4 结束语 随着建筑市场不断完善和发展,各种招投标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健全。因此要满足不断扩张的招投标工作所需,必须要采取科学发展观和电子信息化技术相结合的模式,只有这样能够满足现代化招投标工作所需,才能够促进招投标工作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电子招标投标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0号,2013年2月. [2]刘佳颖,崔玉华.招标业务流程重组及其信息化实施策略[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2 (21). [3]李少宏.网络计划技术在招标工作中的应用[J].福建建设科技,20011(6). [4]杨景旗,宋贵侠.企业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庆社会科学,2013(0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