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年级实施方法的探究与实践 |
范文 |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对象是当代思想最活跃、感情最丰富的大学生群体,思想工作涉及面广、时代性强、复杂性高。为了适应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特点和工作目标,高校应该通过探索和分析不同群体学生的思想特点,分年级、分层次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真正达到“育人为本”的目标要求。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教育;群体差异;分年级 近年来,高等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人数也在不断攀升。同时,学生的思想特点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因此,作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不断探索总结不同群体学生的思想特点,按照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对教育对象进行分类,制定相应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真正有效提升思想育人的实效。 一、分年级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一)加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必然要求 当前,在校大学生年龄范围已包括“00”后。作为社会新生代,学生的个性特征、价值判断、道德观念都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不同年级、不同群体的学生之间都存在差异性。这样的客观变化就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传统“一刀切”的思想工作模式不再适用于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群体学生制定不同教育方案,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成长规律,这是当前思政工作的必然要求。 (二)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 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高校育人的应有之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指导思想之一就是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应遵循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依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分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不断适应学生思想变化的趋势,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切实结合学生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分析 大学生的身心成长和思想发展是由不稳定转向稳定、不成熟转向成熟的过程,不同年级的学生群体在性格特点、思想认知等方面都呈现出差异化。 (一)大一年级学生 大一新生处在大学生活的适应期,他们刚刚迈入大学校门,面对与高中完全不同的学习方式和社交环境,他们在心理、思想和行为上都会产生诸多不适。有的学生会出现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所引起的心理矛盾,从而引发厌学等心理问题。部分新生自控能力较差,升入大学后容易放松对自我的要求,出现旷课、沉迷网络等不良行为。但同时,大一新生也有自身的独特优势。他们普遍服从性较强,对老师的正向教育引导易于接收。他们对新生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乐于参加校园活动,易于组织开展各种形式新颖的思想政治育人活动。 (二)大二、大三年级学生 大二、大三的学生已经适应了大学生活,两个年级的学生在思想認知领域呈现出一定的相似性。他们对所学专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有进一步深化专业知识和运用知识的需求,对自身未来发展方向有了一定的思考。同时,他们面临的思想困惑也具有相似性和连续性。学生们没有初入大学的彷徨和好奇,也没有面临就业压力的紧迫感,心理压力相对较小。这导致部分学放松自身要求,出现学习动力缺失、学业成绩困难等现象。一些同学目标感缺失,缺乏自身职业规划,沉迷游戏娱乐,浪费了大量宝贵时间。另外,此阶段学生往往面临人际交往、情感纠纷等问题较为凸出,需要学校重点加强教育引导。 (三)大四年级学生 大四学生处在毕业的关键阶段,面临就业和迈入社会的双重压力,学生也呈现出不同的思想问题。部分学生没有做好职业发展规划,对自身发展目标不明确,面临毕业产生强烈的迷茫和恐惧感,求职动力不足;有些学生对就业市场了解不充分,求职标准要求过高,求职失败后产生强烈挫败感和自卑感,甚至引发严重心理问题。同时大四学生较强的自我意识也给学校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三、分年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面对当前大学生群体的个性化、差异化现象,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引领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增强育人实效。 1、充分发挥“第一课堂”育人功能 “第一课堂”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高校开展思想教育的重要渠道。思想教育者在按照要求完成教学计划的同时也应该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的针对性。教师可以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需求、社会阅历和心理特征,依据学生对思想工作的不同接受度,提供相关有益的选修课程。如针对大一学生开设学习方法引领、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等课程;针对大二、大三学生开设创新能力训练、恋爱心理辅导、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课程;为大四学生提供就业能力拓展、就业心理辅导等课程,帮助学生将思想政治理论和自身实际需求相结合,有效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 2、分年级、分层次设计教育内容 高校可以根据学生群体的不同特点,分年级、分层次开展思想教育引领。对于大一年级新生,要加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独立性。通过系统开展新生教育,尽快帮助学生完成生活模式、学习方法、人际交往等各个领域的转变,全方位融入大学生活。同时要利用大一学生尚处在价值观形成时期的有力机遇,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大二、大三年级学生已经适应了大学生活,自主性和独立性越来越强,同时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入。高校可以结合形势政策和时事政治等知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的自信,懂得自身肩负的时代重任;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奉献精神。针对面临毕业的大四学生,教育者应注重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特别要提升学生对自我的认知能力,增强就业心理教育,提升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综上而言,思想教育工作者在分年级、分层次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既要关注各个学生群体的共性思想特征,又要关注学生个体的思想动态和实际接受力,从而确定不同的教育目标,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有的放矢地对新时代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 孙凡珺,女,1989.7,汉族,天津,硕士学历,助教职称。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