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一带一路”倡议下广西北部湾海洋产业竞争力研究 |
范文 | 班碗益 郭亮 潘裕莹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海洋资源越来越被重视,广西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广西北部湾更是中国联通东南亚的重要桥梁,但由于广西整体经济相对落后,广西北部湾海洋资源的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通过对广西北部湾海洋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技创新等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海洋产业;竞争力 一、引言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我国西南地区,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个行政区域组成,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自然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但是因为广西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范围内来说相对落后,广西北部湾经济依然处于起步阶段,相对于其他海洋经济区,竞争力较弱。 海洋是世界各国未来发展的重点,海洋产业的发展也是各界学者研究的重点,不少学者根据自身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卢宁[ ]研究了山东省海洋经济和陆地经济发展的异同,并提出了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建议。宋瑞敏[ ]认为广西海洋产业发展依然相对落后,应该通过发展海洋科技和完善相应的投资、融资机制来促进其发展。邓俊英等[ ]认为海洋产业的带动作用不仅局限于国内外的其他产业,更会对邻国的海洋产业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有关部门在制定相应的规划时应该综合考虑到各方面的影响,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 二、广西北部湾海洋产业发展现状 (一)海洋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增长 2018年广西实现海洋生产总值1502亿元,较2014年的1021亿元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占广西地区生产总值的7.4%,占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的生产总值比重为20.8%。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为800亿元,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30亿元、487亿元、786亿元,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5.3%、32.4%、52.3%。 (二)优势海洋产业集聚发展 滨海旅游业迅速发展。以北海涠洲岛、防城港白浪滩、钦州三娘湾为核心的旅游集聚区逐渐形成。2019年北海涠洲岛入选广西旅游综合竞争力十强,且是十个县区中的唯一一个镇,游客集散中心在北海逐渐形成;防城港市入选全国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单位;钦州市三娘湾渔村被评为“国家级最美渔村”,广西北部湾滨海旅游产业的声誉正在被世人所知晓。2018年,广西滨海旅游业实现增加值180亿元,较去年增长15.6%。 现代港口集聚区逐渐形成。顺应时代的需要,北海、钦州、防城港三个城市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正在不断推进,港口可停泊船只数量不断增加,且深水航道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目前,广西已经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锰矿进口口岸,2018年广西海洋交通运输业增加值为235亿元。 (三)产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广西借助中国与东盟国家良好合作的契机,积极推进与东盟各国的港口合作, 初步形成了覆盖东盟各国总计47个港口的城市合作网络。且广西北部湾与马来西亚、文莱等7个国家建立了海上运输航线,形成海陆内外联动的良好局面,使得广西北部湾港口实现吞吐量的快速增加,截止2018年,广西北部湾港累计实现吞吐量2.4亿吨,是2015年的1.88倍。 (四)科技人才支撑进一步增强 2018年广西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增加值为168亿元,同比增长17.5%。为推进海洋产业建设,广西积极引进相关高校及科研机构,海洋科技研究方向基本全覆盖海洋产业的相关研究領域,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等高校纷纷设立海洋学院,为海洋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2018年,广西组织申报国家和自治区科技项目54个,向有关部门提名2018年广西科学技术奖4项、推荐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推荐技术成果登记4个、推荐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1个。 三、广西北部湾海洋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海洋经济总量偏小 2018年广西实现海洋生产总值1502亿元,较2017年有了较大的上升,但横向对比全国十一个沿海省份,广东以1.93万亿元的海洋生产总值维权第一,而广西海洋生产总值居倒数第二,仅为略高于海南省,大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8年广西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4%,在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上居于末位,远低于其他沿海省份。 (二)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 随着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识不断增强,传统产业在经济体系中的占比不断下降,在海洋经济方面,海洋科教、医药等新兴产业不断得到发展,对于海洋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不断上升。即使广西不断重视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但就总体而言,广西海洋新兴产业在海洋产业中占比较小,且传统的海洋产业依然处于粗放型的发展阶段。2018年,广西海洋三次产业结构为15.3:32.4:52.3,全国为4.4:37:58.6,广西沿海产业大多数是以传统产业为主,缺乏高新技术产业聚集。海洋高新技术、高端服务产业总产值仅占到海洋产业增加值的17.8%。 (三)海洋资源开发效益低 从全国各个省份单位海岸线GDP来看,上海的单位海岸线GDP最高,为40.3,天津紧随其后,为36.9,全国单位海岸线GDP为4.2,但广西仅为0.7,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广西具有生态功能的大陆自然海岸线约占42.48%,但是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得海岸线受到较为严重的人为破坏,保有率仅略高于国家给广西下达的35%的管控目标,可进一步开发使用的自然海岸线资源十分有限。 (四)海洋产业发展政策支撑不足 广西在对海洋产业发展的扶持上缺少资金和政策的支持,近年来,只有北海市获得了“十三五”国家海洋经济创新示范城市3亿元的扶持资金。对比山东、福建两省,广西的政策支撑不足尤为明显,山东福建不仅在战略定位、空间布局、管理体制等方面做了科学的规划,而且在财政、税收、海岛海域使用的方面制定了系统性的支持体系,对海洋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提升广西北部湾海洋产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一)谋划好向海发展顶层设计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加强海洋产业建设,发挥海洋潜力,努力将广西打造成“一带一路”向海经济北部湾先行区。科学规划广西海洋未来发展方向,编制《广西向海经济发展规划》,对北部湾海洋经济的发展进行整体布局。同时,坚持“南向”和“东融”相协同,畅通广西经济向海发展“双通道”,既抢抓西江—珠江经济带发展商机,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又要利用广西好面相东盟的独特区位优势,打好“东盟”这张牌,打通西部陆海新通道,形成沿海向海经济产业集群,打造“一带一路”向海经济北部湾先行区。 (二)拓展向海经济发展空间 提升西江—珠江水道通航能力和航运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平陆运河建设,打通西江—珠江水系与北部湾港连接,形成通江达海、江海联动的向海发展格局。以桂林—贺州—梧州—玉林为组团,联动“北钦防”,打造“东融”合作发展示范区。建设防城港、崇左和百色的沿边开放平台,畅通向海通道,打造充满活力、富有特色的沿边经济带。推动南宁、玉林、崇左、百色等城市框架向海延伸。整合港口资源,拓展港口综合功能,实现南宁港与北部湾港江海联运,通过加快进港铁路建设、提高沿海铁路利用率等举措,促进陆域资源要素加速向海汇集。加强与西南、中南、西北地区合作,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动内陆地区在沿海地区建立“飞地园区”,加快促进内陆城市向海发展,形成陆海互动新格局。 (三)加快向海全方位开放 以发展向海经济为依托,促进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南宁—北部湾港口货运铁路出海通行能力,完善通道产业链布局,提高我区与周边区域互联互通水平,打造西部陆海通道门户港。加强广西北部湾与云、贵、川、渝、甘、陕等内陆地区陆海联动统筹,提升北部湾港陆海联运和国际中转能力,进一步降低通关成本,全面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成为中国与东盟时间更短、服务更优、价格更惠的物流贸易大通道。以江海为纽带,实施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加强在交通互联、产业转移、生态合作、扶贫协作、平台引领、政策衔接、人才交流、机制协调等领域的合作。加快推动北部湾城市群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联动发展,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提升北部湾城市群区域经济地位和影响力。研究设立中国(广西)—东盟海洋合作试验区。定期举办面向东盟国家的海洋合作论坛,建立中国—东盟海洋产业联盟。 (四)构建向海经济现代化产业 立足海洋资源优势,着力加强海洋资源综合开发。以海洋资源综合调查与勘探为手段,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企业和科研院所为主体,海洋科技创新为驱动力,立足我区近海资源优势,通过政府扶持引导,着力加强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水平,稳步推进资源的产业化和市場化。聚焦特色发展,加快海洋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发展壮大现代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临海(临港)化工、海洋旅游产业,推动打造临海(临港)产业集群。以高新科技创新为引领,培育壮大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能源、海洋节能环保等海洋新兴产业。瞄准高品质高端化,大力发展涉海金融、港口物流、海洋信息服务、海洋会展、海洋体育等沿海现代服务业。 (五)深入实施科技创新战略 配合制定海洋产业高端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努力把广西建设成为海洋高端人才聚集地和高素质海洋人力资源富集区。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对引领海洋产业发展的重大研发项目给予重点支持。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全面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实施意见等法规及配套政策。强化重大创新平台支撑,建设国内一流的国家海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集中力量支持北部湾大学建设,支持广西大学等高等院校办好海洋学院。 参考文献: [1] 卢宁.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D].山东: 中国海洋大学,2009. [2] 宋瑞敏.广西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10 ( 12) . [3] 邓俊英,张继承,李晓燕.对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4( 2) . 作者简介: 班碗益(1998-),女,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人,广西财经学院经济与贸易贸易学院经济学专业2016级学生. 郭亮(1998-),男,汉族,江西萍乡人,广西财经学院经济与贸易贸易学院经济学专业2016级学生. 潘裕莹(1998-),女,汉族,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人,广西财经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经济学专业2016级学生. 基金项目:2019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自治区级立项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北部湾海洋产业竞争力研究(20191154814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