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新基建”模式下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的思考 |
范文 | 邓辉 摘? 要:2020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加快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建设,实现以“一业带百业”。在当前全球经济受疫情重创的情况下,“新基建”被赋予了稳增长、稳就业等诸多期望。可以预见,由“新基建”带动的企业新一轮信息化建设即将拉开序幕,文章从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的角度出发,揭示信息化建设的常见误区,探究企业如何识别风险、把握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以实现企业的高速发展。 关键词:新基建;信息化;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F283 文献标志码:A? ? ? ? ?文章编号:2095-2945(2020)26-0055-02 Abstract: At the executive meeting of the State Council in April 2020, it was proposed to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infrastructure" represented by 5G, so as to realize the aim of "one industry brings one hundred industries".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at the global economy has been severely hit by the epidemic, "new infrastructure" has been given many expectations, such as stable growth, stable employment and so on. It can be predicted that a new round of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s driven by the "new infrastructure" is about to sta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mode, this paper reveals the common misunderstandings of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explores the way enterprises identify risks and grasp the new round of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so as to realiz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Keywords: new infrastructur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mode 1 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常见误区 1.1 “一把手工程”认识误区 谈起信息化工作,往往有人会提到“一把手工程”的概念。对企业来说“一把手”的作用与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他们可以调度各种资源来解决问题,但是作为管理专家,他们面对信息技术问题卻很难做出准确判断。在这个错误思想影响下,人们将信息化工作的决策、调度工作一股脑推给一把手们,这是一种极不科学的做法。有专家尖锐地指出:所谓一把手工程,只是乙方喊出来的口号!工作只针对一把手来进行,不用面对具体的技术以及业务人员提出的问题,不严格按工程建设规律及工作程序来论证项目,由“一把手”决策使项目顺理成章的上马,但具体的实施工作中,这些“一把手们”却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参与信息化项目管理决策工作,信息化项目建设中的问题要么没人管得了,要么没人能管好,信息化项目建设往往最后不了了之,企业投入打了水漂。 1.2 信息化能力体系建设弱化误区 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采取的是的外购或外包的方式,信息化项目在完工时,网络、存储、软件、安全、系统等方面能够以“交钥匙”的方式交付给企业使用,而企业因此也确实快速提高自身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但是通过长期地观察,我们发现这种方式给企业信息化带来的提升其实是极其有限的,甚至对企业长期的发展是有害的。2020年5月15日,美国工业和安全局(BIS)宣布新的出口管制规定,进一步制裁华为公司,这是因为华为拥有强大的综合研发体系与生产能力,对美国的信息霸权造成了严重挑战,迫使美国动用国家力量来扼杀。信息化能力体系的建设已成为了企业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被绝大多数企业所接受。 1.3 信息化重投入、轻应用工作误区 有很多人认为,信息化就是花钱买设备上系统,和设备技改没什么不同,这其实是非常粗浅的认知,建设信息化项目,固然可以很快的改变企业信息化的软硬件环境,提升企业信息化的覆盖程度,也能够取得一些成效,但是后续长期的软件级应用才是项目能够达到预计目标的关键,经统计,大多数信息系统的80%投入发生在建设期,而剩下的80%生命周期中的投入,仅有整个项目投入的20%,呈现出典型的“重投入、轻应用”现象。2003年1月,美国俄亥俄州Davis-Besse核电站受到SQL-Slammer蠕虫病毒攻击,导致出现停机事故。后经调查发现,病毒利用SQLServer2000中1434端口的缓冲区溢出漏洞进行攻击,实际上微软在2002年就发布了针对SQLServer2000这个漏洞的补丁程序,但该核电站并没有及时进行更新,结果被Slammer病毒乘虚而入,这是一个典型的“重投入、轻应用”的案例,随着“新基建”的推进,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将逐渐普及,若不加强应用管理,将对企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2 提升企业管理层对信息化应用的认知 凡是信息化工作出色的企业基本能发现一些相似的特质,如一把手必然是重视的,下面各个部门都是努力配合的,都是奔着一个目标的,总之办法比问题多。而失败的那些案例,虽然表现不尽相同,但绝大部份原因是由于企业不同层级管理人员对信息化认识水平差异所造成的,认知的差异使得他们在处理具体的问题时难以实现工作一致性,必须加以改善。 2.1 基础类应用——替代手工,提升工作效率 基础类应用以通用性的信息化软硬件工具为代表,如计算器替代算盘运算,EXCEL表格替代手工表格等,基础类应用是人们使用最多最广泛的一类信息化基础应用,因为使用简便,贴近生活。基础类应用的特点是:应用场景简单,处理的业务简单,操作方式简单,技术要求较低。基础类的应用在部署、安装、测试、运行、维护方面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相对较低。 2.2 管理类应用——信息流转增强业务水平 20世纪90年代,我国管理类应用软件迅猛发展, MIS、ERP、MES等都纷纷登场, 确定了管理应用软件成为信息化建设的主流方向。管理类应用强调信息在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快速流转与共享,强调按照预定的业务模型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带来的管理变革与效率提升。但由于企业间的差异性很大,常常需要对软件进行个性化二次开发才能取得应用效果。管理类应用的特点是:应用场景复杂,业务流程复杂,操作相对简单,技术要求较高。管理类的应用相对基础类应用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大为提升,对数据库、存储、信息安全、网络配置等方面有较高的专业化要求。 2.3 生产类应用——自动控制,提升工艺质量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自动化控制系统(DCS、PLC等)逐渐在工业企业得到广泛应用,如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等。相比传统的手工操作,自动化控制系统具有响应速度快,操作精准度高,能够自动协调处理复杂生产条件下各工序之间异常波动,极大地提升了工业制造过程的安全与质量水平,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两化融合”工作,也进一步加速了制造业生产信息化改造进程。制造类应用的特点是:应用环境复杂,业务相对复杂,自动化程度高,对技术人员的自动化专业技能有着很高的要求。 2.4 决策类应用——数学建模提升决策水平 2007年,Google开设云计算课程,开启了云计算发展的序幕。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逐渐成熟,信息系统对于数据存储与处理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数据可视化技术已逐步取代传统的数据分析图表。决策类应用对企业信息化技术人员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要求技术人员不仅仅是IT方面的专家,还必须是数据处理类的专家。 企业管理层对信息化的认知能力决定了信息化工作的水平,由于很多人对信息化的认知仍然停留在较低水平,这造成了很多企业在制定信息化战略及项目决策中,因此造成的“先天不足”项目比比皆是,最终不仅浪费了发展机遇,还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要解决这个顽疾,除了要求加强与“一把手”们沟通交流,更需要与企业中层管理者进行深入探讨,提升他们对信息化的认识水平,从而在组织层面提升企业整体的信息化决策水平。 3 建设企业信息化工作的三个体系 3.1 变革传统信息化战略组织体系 国资委《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意见》指出,中央国有企业应建立首席信息官(CIO)制度,设立信息化专职管理部门,把信息化战略工作交给专业人员来负责组织,这是中央对国有企业信息化战略体系变革的具体安排,对破除信息化“一把手工程”的片面认识,发挥集体智慧共同参与制定信息化发展战略,最大程度统一管理者们的思想指明了前进方向,更为重要的是提升企业中下层管理者参与信息化项目决策的水平,从组织上对企业信息化战略进行保障。 3.2 建设信息化运维保障体系 信息化建设不是某个时间节点的独立工作,而是一个动态、长期、逐步完善求精的连续性工作,为了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信息化应用系统安全且有效率的运行,必须由专人技术人员进行运维才能实现。一般来说,企业都配备了相应的IT技术部门和人员,但这些人员仅能处理基础的日常IT运维工作,并不能保障信息化深度應用的运维需要,更无法开展“新基建”技术条件下的高水平信息化保障工作。因此决策者们需要立即强化信息化运维保障体系的建设,加大投入建设一只胜任“物联网、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相关应用的技术运维队伍。 3.3 建设信息化战略综合评价体系 国资委还指出,应全面建立信息化绩效考核制度,切实把信息化建设的责任和义务传递到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实现“一把手工程”向“全员工程”的转变。信息化工作资金投入大、应用场景复杂、技术更新快,要求在战略制定中有足够的科学性与前瞻性,要求在战略实施工作中对发生的各种变更进行评估并进行处理,要求在项目运行后对是否实现既定战略进行评价。这种事前、事中、事后的综合评价体系,有助于我们随时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正,并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最合理的调整。 4 结束语 韩愈的《师说》中写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们要加强与“一把手”们的沟通,学习掌握信息化不同应用的模式特点,在工作中抛弃“重投入、轻易用”等错误思想,强化保障信息化工作需要的“组织、保障、评价”三个体系,才能把握以“物联网、5G、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化第三次革命的历史机遇,与企业一起踏浪前行! 参考文献: [1]边缘计算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华为等公司牵头[EB/OL].人民网,2016-12-01. [2]陈端.新基建,新动能,新机遇[J].经济,2019(04):92. [3]王树苹.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04):9-10+4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