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数字化测绘条件下的地形测量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范文

    刘文

    摘 要:本文简要概述了数字化地形测量,继而就数字地形图成图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并就提高成图质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希望能对地形测量成图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数字化;地形;测量;等高线;数据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测绘行业也开始利用计算机来制图,使制图行业走向自动化、现代化。在地形测量中,数字化地形测量因其独特的优点,得到了测绘人员的广泛采用。但是现场地形千变万化,地形点的取点密度有限,完全靠计算机根据野外采集的地物点、地貌点数据自动生成的地形图往往出现一些问题(尤其是等高线部分),很难真实地反映实地现状,因此为了提高成图质量,应该针对地形测量时的常见问题提出相关措施,通过必要的人工干预达到最好的测绘效果。

    一、数字化地形测量工作简述

    为满足城市规划开发和划拨地以及土地利用等高精度要求,城市建设部门、土地管理部门迫切需要对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其主要获取来源还是采用地面数字测图的方法,此方法是目前许多测绘单位用得最多的数字测图方法。采用该方法所得到的数字地形图的特点是测量仪器比较容易操作,一般普通文化程度的人员都能学会,成图软件大都具有:汉化、各种符号齐全、通讯方便、操作简单、测量精度高、成图精度高等共性,基本可以满足城市规划、地籍及土地管理等方面的图件精度要求。此作业方法比较灵活,可以任意大小的测区进行快速更新和补测修测工作。

    二、数字地形图成图常见问题

    (一)缺乏恰当的等高线处理

    一般情况下,以野外采集的地貌点的高程为依据,通过等值内插法,然后连接基本等高巨额插绘等值点为曲线,最后以各种圆滑方法为手段进行圆滑,从而形成等高线,这是数字化地形测绘软件处理等高线的一般做法。然而,在地形测量中,等高线的内插并不适用于所有野外采集的地貌点,换言之,全自动建立的数字地面模型往往出现失真,所以必须进行人工干预,从而使那些不能内插等高线的三角边删除掉。然而,绘图人员的实际技术和经验是做好这一工作的基础。比方说:为了避免等高线悬空或者穿入地下的现象,从而导致局部地形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的现象的出现,等高线不能插绘在沟(坎)的点与远离其坡下的点之间。必须修剪、或者删除局部等高线于绘制好等高线之后。为了使数字地形图对实际地形进行真实、准确地反映,必须对等高线进行恰当的处理。

    (二)野外数据采集不准确不完全

    第一,地形变化处地形点不全面,坎(沟)上有点,下面无点或少点,这给计算机自动绘制等高线,也带来一定的麻烦,所绘出的等高线也会失真,难以准确反映实地地形。

    第二,有些线状地物如小沟(特别是暗沟)、电力线、电讯线(或电缆)、各种管线在图内应该有始有终,而实取地形点时往往容易忽略,来龙去脉不清,跑尺员的技术素质和责任心不够。

    第三,野外草图绘制不全、不细。野外绘制草图人员是现场跑路最多而且最忙的,技术要求也高,虽然是草图,也应按正规图来绘,因为它是最后成图能否满足规范要求的重要依据之一。尤其是地物、地貌的连线关系应与实地一致,测点顺序能颠倒和记错。同时,现场绘制草图人员还得记清跑尺员省去的图上需要表示的地物的相关位置,都应准确量取并在草图中标注清楚。如果工作不细心,这些都易忽略,造成地形地物不清不全。

    (三)自检工作不力

    跟常规测土相比,数字化成图的图纸审核往往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绘图人员缺乏高度的自检工作。如注记或植被符号压线和覆盖地物的现象以及坎(沟)上的高程注于坎下或下而的高程注在上面的现象。还有图式符号使用不正确等,这种现象只要经过仔细自检,应该都可以避免,而这些问题都与制图人员的责任心有关。

    三、提高成图质量对策

    (一)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素质

    新一代年青的测绘技术人员尤其是近期的大中专生,尽管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本领,甚至有一定的编程技术,但是缺乏现场测绘地形图的经验,更缺乏勾绘等高线的基本功。而现代数字化测绘软件虽然自动化程度很高,仍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必要的人工干预。所以对这些从事地形测量人员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和基本功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二)加强岗位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

    地形测量工作是一项通过集体作业来完成产品的。无论哪一环出现缺陷都会反映到最终的成图中来。跑尺员因地形地物取舍不当会直接影响到地形图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同时还会使地形图缺这少那,顾此失彼,残缺不全。要解决此类缺陷,除了按测量规范和作業现场的要求进行合理取舍之外,绘制草图人员还应考虑现场具体情况与跑点人员密切配合,分清主次,确定具体取舍对象,做到该取的就应当取全,不能遗漏,有始有终。如有些埋地管线在现场时隐时现,也要追根究底,尽量在图上反映出来。因此,跑尺员也应加强质量意识,与草图绘制人员密切配合。

    第一,观测员在施测前应检查所用仪器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在测站安置好仪器后准确量取并输入仪器高,同时与跑尺员配合对准后视方向,并对相关图根点或已测地物进行必要的测站检查。仪器高和目标高的量取及输入都必须仔细,否则将会导致数据采集错误或个别点高程数据错误,因而提高观测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心十分重要。

    第二,草图绘制人员既要使绘制的草图符合现场情况,又要指挥跑尺员合理取舍,安排跑点线路等,因为最终的成果图是由现场草图和地形点的数据共同来实现的。哪怕草图绘得再好,如果没有现场采集的原始数据,他是绘不出满足质量要求的地形图来的。所以当现场局部地形和地物有漏点时,草图绘制人员必须要求立即补点,不得含糊。同时,为了提高野外作业进度,绘制草图人员还可根据所测地物量取相应数据(如间距等)记于草图中,以备作图用。这样,草图绘制人员就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做到嘴勤、手勤、腿勤、脑勤,保证第一手资料的准确齐全。

    第三,完成野外数据采集之后,成图质量的好坏,制图人员的工作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将所采集的原始数据传入计算机自动进行数据处理并生成展点图之后,根据所展绘的地形地物点进行连线处理一般是通过人机共同完成的,这就需要制图人员依据草图和菜单来完成地物、沟、坎等依图式要求进行连线并填充植被绘制相关平面图。在此基础上,由计算机根据所展绘的地形点自动建立DTM模型。由于野外取点不当或者个别测点有误,局部DTM模型可能失真,尤其是测区边缘。这就需要人工干预。目前的数字成图系统软件基本上都提供了可在二维和三维透视方式下直接修改三角网图,模型可任意旋转、缩放、渲染着色等方式,十分直观,除构网失真外,还可发现个别明显高程错误,这使DTM的修改由数据操作变为可视化,若再加上操作人员的实际工作经验和较好的绘制等高线基本功。

    参考文献:

    [1]李世林,宋英华.大比例尺地形图绘制[M].测绘出版社,1987,9.

    [2]蒋兴华,施昆数字化测图教学的探讨[J].地矿测绘,2003,19(1):45~4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3: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