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探究中国滴灌施肥技术优缺点与发展措施 |
范文 | 刘卓 摘 要:滴灌施肥技术是灌溉技术的一种模式,该技术是把有压力的肥料灌溉水,利用滴管器各个管道与滴头平均滴到植物根部位置,达到直接灌溉的前卫施肥技术,该技术能够按照植物生长用水状况制定出精确的滴灌目标,该技术也是当前全球最前卫的节水灌溉技术,并且该技术附有较强的增效增产、节水肥、施肥便利及省工等诸多优势。但事事没有绝对,它在实际运用时也存在一些缺点。为此,本文就中国滴灌施肥技术优缺点与发展措施实施具体分析。 关键词:滴灌技术;施肥;优点缺点;发展对策 目前,伴随全球气候变暖,可用淡水不断减少,节约用水变为世界性重要的话题。此时,滴灌施肥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与大范围推广运用。滴灌施肥技术是把大量的水源通过滴灌器的逐个管道与滴头,把有压力的水流利用灌水器性能,让水流均匀灌入植物根系部位并入到土壤表层,通过滴灌扩展,让土层的肥料、水及一系列微生物一直处于优质状态,为植物生长发育制造有利条件。 一、滴灌施肥技术的缺点 (一)限制根系生长 鉴于滴灌施肥技术仅限于湿润部分土层,加上植物的根系生长具有向水性,这会导致植物根部均朝向湿润区域生长。 (二)容易引发堵塞 灌水器在使用时发生堵塞现象是目前滴灌施肥技术运用中最大的状况,如果堵塞严重会导致整体灌溉不能正常运用,或者直接导致瘫痪报废。所以,在运用该技术时一定要把控好水质质量,必须通过严格过滤检测后,待到通过化学处理与沉淀过后方可进行滴灌。 (三)容易引发盐分沉积 当用咸水进行滴灌或者在盐分高土层上实施滴灌时,盐分会沉淀在润层区的周边,倘若偶遇雨天,所沉淀盐分极易被冲到植物根部区域进而引发盐害,如遇此类状况需要进一步实施滴灌。如果未有冲洗条件,那么就不要在盐分高的土层地域实施滴灌及盐灌。 二、滴灌施肥技术的优点 (一)可有效保护土层结构 在以往大水量沟式灌溉下,会让土层受到非常大的水压冲刷或侵蚀,如果不能随时疏松土壤,会致使土壤出现板结,导致通气性减弱,同时土层结构也会遭受破坏。而滴灌施肥技术属于微灌溉技术,水流可均匀缓释渗到土层中,对土层结构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同时也会形成却到好处的水、土、肥、热环境。 (二)改良品质增效增产 鉴于利用滴灌施肥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农药、水量、肥料的使用量,同时也降低农作物病虫害的出现机率,能够显著改良農作物的品质及质量。总的来讲,和陈旧灌溉模式相比,大棚或温室种植应用滴灌施肥技术后可有效提升农作物产量,降低农作物成长周期,提升产品上市时间,同时也降低劳动力与农药及水肥运用数量的成本投入,从而使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升。 (三)省工节约水量与肥料 滴灌施肥技术是全管道式微灌溉技术,该技术可让水流渗出与损失减小到最小程度。并且,鉴于能够适量供给农作物根部所需水分,不存在水量浪费状况,反而会让水的运用率有所提升。该灌溉模式是将水与肥料较好融合在一起,待肥料与水均匀溶解后灌入灌溉器中,这样植物所需的肥料成分会均匀渗到根区土层,切实实现肥与水的同步进行,显著提升肥料的高校运用率。另外,滴灌属于小范畴的局部把控,该模式的水肥渗漏极少,然而能够节约肥料用量及降低污染。滴灌施肥技术的应用,既能够杜绝浪费,又能够随时补充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微量成分。滴灌程序操作只需利用自动管控及阀门人工即可,同时融合肥料,这样既能减少生产成本投入,又能够大大节省劳动力。 (四)可较好的控制湿度与温度 以往沟式灌溉温室或大棚,其灌溉模式用水量极大,地表层总是处于水润状态,这样会降低室内或棚内土地温度,进而使土地回温变慢,更会让蒸发量增大,使棚内水分湿度超标,极易导致农作物出现虫害问题。由于滴灌技术属于微量灌溉,大多数地表层是保持干燥状态,而且滴头均是向植物根部土层进行均匀供水,对棚内地表温度与湿度的控制均有显著效果。此外,滴灌技术鉴于操作简单,能够实施高频灌溉,且水流较小,流速均缓,每次滴灌用时较多,土层水分变化程度也很小,所以能够较好的控制植物所需的生长湿度。鉴于控制棚内湿度与土层湿度,能有效降低病虫害出现机率,从而降低农药使用数量。 三、滴灌施肥技术的发展措施 (一)加强技术培训 首先,要构建农民培训体制,树立分级培训网络体制,革新培训教育模式,将各种前卫的适用技术加以宣传,引导大众实施节水植株与浇灌。 其次,要尽最大努力宣传创新的节水技术运用后的增效增产、产生节水、省工等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让人民大众在思维上对该滴灌施肥技术工程有初步认知,提高滴灌施肥技术的推行力度。 最后,要构建培训网络,构设完善的培训规制,形成教育培训的高效体制,合理运用多媒体途径,实施深化、持久、广泛的技术宣教活动,强化广大人民及干部的节水常识与水忧患意志。激发全世界对节水的高度重视,对进行创新节水技术的高度注重,让用水人自发的树立节水行为。 (二)增强科技支撑 首先,要思虑逐渐向现代机械化种植与组装靠近,利用现代化机械种植与组装可拆解滴灌器管道,以免人工在整理或收取时受损而减少使用周期。 其次,要踊跃争取电力机构农电网改建等项目,配套棚内供电设备,并保证棚内滴灌施肥技术正常投入使用。 最后,要增强科学研究,在踊跃探索多种植物滴灌施肥技术状况下,侧重对存在的不足实施细致化科学研讨。比如,倒茬难问题,需开拓思维,可在小麦、豆子等一系列经济作物与密植粮食作物上进行。 (三)拓展投资体制 滴灌工程前期成本投资均由政府出资,如果遇到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等问题,应该想方法,拓展思路。建议政府有关部门需要组建节水基金,开拓筹备途径,处理滴灌管再此投资困难及运行经费匮乏等状况。依照协会为单位组建节水基金,可由水资源费用中获取部分资金,利用社会援助支持部分资金,利用国家农补项目补一部分资金等,以此开拓资金筹备路径,构建投资高效体制。 (四)强化水权革新规制 对用水困难的地区,需要融合相关重点项目进行,在着重发展设施农业基础上,需要大力强化水权革新规制,增强水源的统一协调管理,严谨把握水源不合规的开发运用,特别需要抑制机井灌区地下水的超额利用,运用高效对策,在强化安装现代化机井用水设施同时,规制基本种植农田需按照所物类别,分类规制合理灌溉次数、浇水量等问题,把水权直接分配到每家每户,推行定量管控等方法,让用水者合理整改种植框构,促使滴灌节水施肥技术发展,进而利用有限水量创造最大经济效益。 结束语: 滴灌施肥技术虽以实施大范围的利用及推行,同时也获取一定效益。但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土地流转逐渐加速,人力资源成本也在不断上升,而农业生产中土地、水等资源也愈发紧缺,环境整治也愈发被人类所看重,未来滴灌施肥技术会得到更多农业单位的重用,自动化掌控技术与农药、水、肥料的平衡会是将来滴灌技术重要发展趋势,同时也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敬会,许玉良,任利堂等.滴灌施肥技术对苹果产量和节水节肥的影响[J].河南农业,2017(17):15,17. [2]陈标,梁月保.滴灌施肥技术对菠萝生长发育的影响[J].农业与技术,2019.39(16):89-90. [3]徐振华.滴灌施肥技术在马铃薯生产上的应用效果探究[J].种子科技,2019.37(14):32,35. [4]高慧.滴灌施肥技术在马铃薯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时代农机,2017.44(8):164,166. [5]张建阔,李加念.低压灌溉系统中文丘里施肥器吸肥性能试验分析[J].农机化研究,2019.41(2):183-18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