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范文 | 摘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族地区的传播力度,提高民族地区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是各民族地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之一。本文在深入分析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对策分析,从而为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族地区的有效传播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对策 一、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地区的优秀文化存在一定的“脱节” 当前,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播的过程中,面临着缺乏结合当地民族的优秀文化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进行具体化、民族化解读的困境,并且缺乏将民族优秀文化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文化精髓进行充分挖掘的问题。这往往使民族地区的大众仅仅是从思想上获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难以让他们在行为上自觉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导其实践活动。 (二)、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机制有待完善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文化宣传方面一直存在很大的欠缺。部分民族地區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宣传时,往往只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通过标语等进行文字宣传,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体内容的深度表达。其次,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情况的评价制度还不够完善,存在着“重培育、轻践行”的情况。相关部门应立足长远,不能让宣传仅仅流于形式,要加快形成有效的践行机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三)、民族地区的文化差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存在一定的挑战 各民族地区结构多样、文化多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尤其是各民族文化与国家核心区的地域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和封闭性,这对在充分了解和尊重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遵循各民族文化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加强各民族地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认同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其次,我国部分民族地区位于我国的边疆地界,极易受到外来文化的侵袭,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民族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从而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行实效。 二、促进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对策 (一)、努力营造民族地区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氛围 结合各民族地区特有的人文资源,积极开展各种有利于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文体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和学习生活中。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具体内容进行转变,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促使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优秀文化的融合 各民族地区的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应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优秀文化的融合。一方面,各民族地区的优秀文化要吐故纳新、与时俱进,不断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吸取养分,这对于提高民众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各民族的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在各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以使其更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三)充分利用新媒体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族地区的的传播力度 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媒体传播极大限度的超越了时空的局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播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及时性、交互性、共享性的特征,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族地区传播过程中群众的吸引力和价值认知,使互联网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新媒体、新工具、新力量。 (四)、加强理论宣传队伍的建设 理论的宣传需要依赖人的推动作用,广大干部要时刻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以更加专业化的视角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解读,并时刻关注大众的思想状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头脑的同时,将先进的思想传给广大人民群众。相关部门也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当地文化场馆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对干部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其次,对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也应加强对榜样队伍的建设,各民族地区涌现出许多优秀的道德模范和先进人物,这些人物与当地群众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应充分挖掘先进人物光荣事迹进行宣传,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更加亲切的方式走进大众。 参考文献: [1]??? 邹丽娟《. 云南跨境民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困境与优化路径》[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8,34(09):28-34. [2]??? 王雪燕、张强、任心甫《. 川西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路径探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8,35(03):105-108. [3]??? 常静《. 少数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特殊性及路径探讨》[J].黑河学院学报,2018,9(03):31-32. 作者简介: 王丽莹(1995-)女,山东寿光,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 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