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析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范文

    罗斌鑫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微课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应用;设计原则;教学价值

    微课,就是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软件,将教学内容中一些具体的知识点制作成短小、精悍的视频,学生通过这些微课视频资源,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地选择所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学习.由于微课具有时间短、容量小、内容少、主题强、易共享、可重复等特点,将微课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可使教学时间与空间得到拓展,提高教学效率,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注入新活力.同时,可从某种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学好数学知识奠定基础.

    一、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一)小学教学环境的分析

    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互联网、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都已经在我国大部分学校得到普及,我国的教育也逐步实现信息化.基本上,所有的学校都配备了网络,教室里也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另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出现了很多录像软件,这些软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有效地解决了教师在录制微课时存在的困难.同时,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微课教学资源在学习过程中的传播.这让微课在应用过程中更加简捷.

    (二)小学生的特征分析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从一年级才刚开始发展,并且运算的形式和内容都要以具体的事物为依据.

    1.小学生感知的发展特征

    由于年龄特点,小学生在感知事物时通常只会笼统地注意到物体表面现象和特征,他们对时间和空间概念的感知还不完善.随着年龄的增大,小学生的感知能力也会慢慢提高,尤其是他们的有意注意会明显增强,辨别时间和空间关系的能力也会渐渐提高.他们能根据事物的基本特征从感知对象中选择自己需要的东西.

    2.小学生注意的发展特征

    小学生的注意力发展包括了注意的目的性和注意品质这两个方面.他们的有意注意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深入慢慢发展的.小学生刚进入学校时,起主要作用的是无意注意,他们的注意力水平特别有限,注意的目的性也比较低.这主要在两个方面比较突出,首先,他们的注意深度不足.他们只能注意到事物的外部表象,善于关注一些具体、形象的事物,但很容易忽视事物的内在联系,不善于注意抽象的事物.其次,他们的注意集中时间很短暂.研究发现,年龄在 7 ~ 10岁的孩子,他们只有20分钟左右的连续集中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会不集中,并时不时地做一些小动作,这就需要教师创设一些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吸引他们的有意注意.学生有时不能专心致志地独立完成作业,这就需要教师或者家长的陪同监督.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学习的深入,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神经系统的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会逐步协调起来,他们的大脑逐渐发育成熟,这时在学习过程中或其他活动中他们的有意注意就会逐渐占主导地位.同时,注意品质也在逐渐发展,他们的注意范围会逐渐增大,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逐渐增强,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逐渐提高.

    二、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设计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要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

    1.数学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其在参与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渐发展.

    学生可以选择学习的方式,也可以自主探索,结合自己的思考获得各种知识.学习可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逐渐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学生的不断发展离不开实践.学生只有亲自参与教学活动,才能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获得知识技能,并且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是教师.教师要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发展提供条件.

    教师是“组织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师要精准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的学情.教师要根据学情和教学重难点,确定适当的教学目标,做好教学设计;第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适时调控,从而为学生建立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教师是“引导者”主要体现在借助准确有效的发问,或者具有启发性的讲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积极大胆地思考、探索真知;教师通过归纳总结和示范,使学生真正理解知识,掌握相关的技能,积累经验;另外,教师还要时刻关注不同学生的差异,通过设置有层次的问题,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从而达到有效教学.教师是“合作者”体现在教师要秉持尊重学生、师生平等的观念,在教学活动中带动每名学生,并和学生一起探究,共同感受成功的喜悦.

    3.要正确处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关系.

    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和谐统一,能够有效促进教学活动.一方面,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没有真正地体现出来,验证的依据就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发挥其主导作用.微课教学能够有效体现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關系.微课教学模式跟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模式不同,其目标明确,形式短小、精悍,且使用方便,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注意力集中时长,将教学内容按照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和考点等,分成时间在10分钟左右的小视频.

    (二)细微性原则

    微课的主要特点就是时间短、内容少、主题强.一个知识点通常会在10分钟以内讲授完.因此,教师一定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微课的教学内容,可以是一节课中的某个教学重点或者教学难点,也可以是教学过程中的某个教学环节,等等.由于微课的教学时间短,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一定要主题明确,要能够充分体现教学的主题.其他教师通过微课能够很快明白制作者的设计意图及教学重难点;学生通过微课学习能够快速理解和接受教学重难点知识.每个微课视频资源都在10分钟左右,非常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设计微课时一定要精简教学内容,用最短的时间把知识讲清、讲透,易于学生接受.

    (三)趣味性原则

    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他们对数学的学习要求更具趣味性.因为对数学感兴趣,所以学生开始探究,探究成功后,他们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这促使他们对数学又产生新的学习和探究兴趣,从而推动着他们不断探究,不断学习,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由于数学本身内容比较抽象,逻辑性严密,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趣味性对小学数学教学特别重要,它会使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生动、有趣.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时,很有可能出现因为调动不起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放弃学习的现象.因此,趣味性原则也是进行微课设计必须要考虑的方面.

    三、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教学价值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刚步入校园,并没有数学方面的知识储备及学习经验,但是他们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与渴望,这种好奇心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探究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获得优秀的学习成绩.教师将微课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用全新的理念着重对具体的知识点进行分析讲解,这对学生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乐学、思学,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鸡兔同笼”一课时,笔者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运用列表法和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相关问题.在教学这节课的内容时,笔者制作了一个微课,将主题图中的情景生动地演示出来,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和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和其他学科相比,小学数学知识很难理解,加之每名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如果只是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那么很难让每名学生都能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将教学的重难点或者学生有疑惑的知识录制成微课,这样学生就能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情况,有选择性地重新进行学习,从而保证理解和掌握每个知识点.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学生要从实物中抽象出角,认识角的特征.在教学这一课时,笔者用多媒体制作了一个微课.在微课中,先出示实物(剪刀、钟面、吸管、手帕、三角尺等),并提出问题:数学中的角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多媒体展示,将所展示的这些实物中不同的角勾勒出来,抽象出角的形状).再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角,看看能不能找到它们的相同之处.学生回答都有一个尖,有两条直线.最后笔者告诉大家,在数学中,我们将這个尖叫作角的顶点,从这个顶点引出的两条射线叫作角的边.接着,笔者和学生共同探讨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笔者利用微课展示两个不同的角,通过演示将这两个角重叠,直观地展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条边岔开的大小有关系.

    这个教学案例将看似简单的知识点借助多媒体技术以一节微课的形式展示给学生.部分上课接受不好的学生可以在课后通过微课继续学习,彻底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微课具备时间短、容量小、易共享、可重复的特点,可以让学生的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堂以外,这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满足了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在任何场所自主学习的需要,从而充分利用课外时间理解和消化教师讲解的知识点,实现高效学习.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一课时,学生要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笔者在讲解之前,让学生通过微课,先自主学习,然后再进行讲解.学生在课前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课堂当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实例理解分数,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归纳分数的意义,帮助学生自己获得感悟.

    这种学习模式打破了以往学生只能在课堂上接受教育的局限性,从而使学生在任何场合都可以灵活支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四)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较,微课教学在时间上的合理可控性是它最大的优势.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时,严格按照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具体的知识点或教学内容进行分析讲解.每个微课视频都控制在10分钟左右,时间短,主题强,很适合在小学教学中应用.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将微课有效应用到教学之中,对促进教育的发展存在着积极的意义.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综合各种教学资源,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袁金超.基础教育微课资源设计开发的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2]杨玉芹.启发性挫败的设计研究:翻转课堂的实施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111-115.

    [3]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4]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5]王燕.微课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2:5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