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信息技术推动下的校本题库建设实践探索 |
范文 | 李海霞 摘 要:在信息化背景下,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学校校本题库的建设有利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当前学校的校本题库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题库建设单一、题库建设目标不明确以及题库管理混乱等问题,只有学校提高重视程度,做好人员组建工作、严格试题审核过程、制定完善的建设方案以及建立评价监督机制才能真正有效的建设校本题库。 关键词:信息技术;校本题库;实践探索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学校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开始校本题库的建设,希望通过校本题库的建设来减轻教师手动出考卷的压力以及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而在学校如火如荼的建设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建设方案不合理,题库不符合本校学生的学情,或者学校的题库建设不符合课程标准,造成题库和教学目标的脱节,题库建设流于形式。因此,思考信息技术背景下,校本题库应如何有效建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推动下的校本题库建设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校本题库的建设除了与课程有关的试题库外,还有大量的教学资源。教师利用这其中的教学资源进行课程教学,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有利于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校本题库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共平台,教师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查看学生的具体学习动态,及时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而学生则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在校本题库平台选择适合自己学习能力的试题进行优化训练,按照试题难度进行阶梯训练,从而不断的提升自己。通过这个平台,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讨论和交流经验,共同进步。 二、信息技术推动下的校本题库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题库建设来源单一 大部分高校的校本题库建设大多采用教师录入的方式进行,题库来源单一,不能随信息化进程实时更新。例如李梁雅对四川省部分学校的校本题库建设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学校的题库建设有90%是来自于本校的教职工录入,只有极少数是来自于其他现代化方式。而人工录入的方式很容易出现较多错误而降低题库建设的有效性。也会因为教师个人特点的差异出现试题的难易程度不一、题量过多或过少、试题结构不合理以及新旧题型不能很好融合的问题。 (二)学校题库建设目标不明确 校本题库的建设本是为了方便学生,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教师通过信息化平台来动态追踪学生的学习进展,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从而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而现实情况是,学校题库建设并没有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网络资源,盲目建设校本题库的学校依然占大多数。另外,在题库的应用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期中/期末试题的使用频率高于作业和平时考核时使用的频率,甚至于试题还是手动出卷考试等。 (三)题库管理混乱,没有统一机制 校本题库的有效管理也是其关键步骤之一,针对校本题库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系统的学校并不是很多。具体表现在学校的管理方案不成熟、资金投入不足、没有专人进行专业化管理和专业维护等方面,导致题库管理混乱,使用效率不高。也有部分学校对于校本题库建设的宣传不到位,导致教师观念不能有效转变,参与校本题库建设的意愿不高,从而不能有效推动学校校本题库的建设。 三、信息技术推动下的校本题库建设的有效策略 (一)做好校本题库建设的准备工作 校本题库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合理安排好每一步个步骤。具体包括方案的制定、人员的选拔、试题的审核和技术资料的搜集等等。首先是方案的制定,题库建设方案指导整个建设过程,因此不能简单的借鉴别的学校的方案或者只由几个人拍板决定。需要由专门的团队进行科学周密的制定,从试题类型、试题题量、试题来源等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划。其次是人员的选拔,组建一支分工明確、专业素质过硬的队伍。对于试卷编撰组和平台维护组的人员严格选拔过程。试卷编撰组需要根据课程标准进行试题的搜集与编撰,切不可脱离课程标准。通过文献检索和图书馆查询不断搜集与试题编写相关的技术资料,尽可能全方位多层次的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最后是试题的审核,试题是整个校本题库建设的基础,只有严格试题质量,才能确保整个题库建设的有效性。因此,相关的试题审核机制就极为重要,从试卷录入、系统调试到实测验证都需要制定一套有完整流程的审核机制来把关试题质量。 (二)建立健全评价监督机制 教师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题库建设当然也不例外。在题库质量评价方面需要从试题质量是否达标、是否遵循课程标准以及试题编制是否严谨等方面进行评价监督。比如说在难度是否在学生的接受能力之内,各个试题是否相互独立,而没有大量重复的题型和题目等。而在试题编制方面是否能够全面覆盖课程标准,相关的重难点题型是否能够突出等。另外,题库建设工作量庞大,在任何细节方面稍有忽视都会出现问题,因此需要在总体质量上进行全面检测。针对题库建设各个环节的人员建立评价指标和监测体系,建立健全人员打分系统,以确保整个环节的质量。 (三)校本题库题型设计 校本题库能够完全按照课程标准开展试题设计,做到题目根据知识点均匀分布,类型丰富,按照学生接受程度设置难易度,主客观题可根据课程需要给出明确的答案和评分标准,能够满足一线教师的不同在线出题要求。题库题型设计遵循创新性、全面性、操作性和育训结合的原则,实现学生综合知识能力的全面考察。以C语言课程为例,每学时题量约10-12题,48学时的课程,题库总量一般控制在500-600题。具体题型可以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程序设计题等。试题难度分为三个等级:简单、一般、困难,建议比例为3:4:3。目标明确的校本题库设计,既可以考察学生对课程的具体掌握情况,又能突显学校题库建设的特色性和全面性。 (四)校本题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对于教师来说,校本题库可以成为教师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校本题库完成在线测验功能,及时掌握学生课堂知识点掌握情况,并根据各个知识点的得分情况进行课堂教学的重难点讲解。其次,校本题库可作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力辅助工具,快速掌握学生课堂外学习情况。再次,在突发性事件发生时,校本题库可以最快的速度弥补线上教学造成的学情掌握不足问题。最后,教师利用校本题库,可以实现对学生的学情追踪,实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情变化和学生成绩变化曲线,从而针对不同学情的学生设置相应的教学方案,实现因材施教。 四、结语 总之,校本题库的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步都需要有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质量把关,才能做好建设工作。从试卷录入、试卷分析到题库管理都需要严格标准,加强教师培训,才能从源头上杜绝题库质量不过关现象的发生。校本题库的建设不是为了迎合各级部门的检查,而是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资源,使其成为对教育教学起促进作用的有力抓手。因此,学校需要转变其旧有观念,真正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管小庆,陈彬.基于极课大数据“校本题库”的高中物理课后作业设计[J].中学物理,2020,38(11):15-18. [2]蔡倩影.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三生物校本习题库的建设[J].高考,2018(28):192-193. [3]冯园,王伟,王雨峰.基于极课大数据的初中化学校本题库建设[J].化学教学,2018(03):30-33. [4]陆健.“极课大数据”背景下校本题库建设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17(34):59-61. [本论文为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20数字化考试试点课程—C语言编程及算法基础822015KY0308”的研究成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