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加强师生互动,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范文 | 张晓红 知识传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师生在教学中的交流过程,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是教与学的信息传递过程,课堂教学信息的反馈通过互动相传递.通过互动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知道教师设计问题的意图,掌握知识的本质,师生的互动中能使学生取得积极的学习效果的互动方式,即有效的师生互动;负面效果的互动方式就是无效或影响教学效果的师生互动,就是无效的师生互动.高中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交往和互动应设计成对学习效果产生积极作用的,有效的互动是实施新课程理念的基础,更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那么,在高中课堂教学中,又该如何追求有效的互动,避免无效的互动,使多层次有效的互动活动,促进学生愉快的学习呢? 一、把握有效的互动时机,及时开展师生的互动 利用生活中的素材,使材料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大自然,使学生感到学习的知识的亲近感,引发学生的兴趣,以趣引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引起学生的兴奋点的教学环节,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开展教学探究活动,激发起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欲望,达到师生互动有效性的目的. 二、在探究活动中寻找互动的燃烧点,引发有效的互动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感到奥妙的事物很容易产生了解它的欲望,就会积极地探究神秘的问题.教师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在知识的链接点上引发学生的思想的冲突,在探究活动中激发新问题、引发新困惑,并以此为探究点的燃烧点,引导学生去探究、思考新问题,教师把握能探究的关键点,适合时机地进行师生互动,增强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在讲解对称图形时,教学中组织了如下活动.教师问:每名同学对着镜子,举起你的左手,镜子中举起的像是哪一只手?学生回答:左手(哄堂大笑).学生大笑后:右手.教师抓住时机提问:我们能看见自己的像与自己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回答:像和人是对称的.教师启发式提问:生活中有哪些是对称的?此时我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开始寻求证明自己答案的途径和方法.教师正是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设置挑战性的几何问题,引导学生由已知几何知识探求未知的几何知识,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有效的互动,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几何知识. 三、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诱发学生思维牵引师生的有效互动 创新教育是新課程的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发散思维的核心,它就要求课堂教学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从多种发散思维中选择最好的方法,才能使学生创新,这就要求教师及时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进行师生有效的互动,然而,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教学内容的区别,这就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此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参与学生的讨论,指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方法思考实际的问题,把握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在整个课堂教学的互动中,教师要做到目光亲切和蔼,表情自然丰富,语言层次清晰,语速适当,使学生在亲切、愉悦的互动中掌握知识.对学生任何参与都应有合理且激励性评价,绝不能有任何讽刺和挖苦.引导学生大胆猜想,让学生懂得探索数学问题是从猜想开始的,在猜想基础上,对猜想进行验证.猜想与验证的结果进行比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创设好有效互动的途径,为互动做好铺垫 课堂中通过师生语言和动作进行情感互动和认知互动.我们研究发现达到师生有效互动的三条基本路径是实验探索、师生的情感交流、思辨.实验探索是师生互动的重要方式.新课程标准指出,过程与方法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的内容.学习以知识形成过程为载体,学生要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才能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才能进行应用数学知识来创新.因此,有效的师生互动应该探索知识形成和发展过程.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探索来解决数学问题.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探索器材,巧妙地进行设问,激发学生合作探究兴趣,引发出学生深层次的探索激情,使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的创新情境中去. 重情感熏陶的师生互动是有效互动的基础.情绪感染在教学中具有神奇魔力的作用.教师的教育热情和学生的学习情绪对课堂师生互动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的情感有效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容易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师生互动过程应以培养学生的思维为目标.有效的师生互动引起师生思维碰撞的过程,产生创新的火花.互动过程中引起师生思维的冲突,在互动过程中师生思维得到相互补充.课堂上师生间积极的情感交流往往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能增加师生间的亲和力,发挥特殊的教育功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五、有效的互动应是面向全体的互动,设计趣味横生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互动 教师与个别学生的互动不是我们所提倡的师生互动的方式.教师在组织互动时,必须设计趣味的情境,诱发不同层面的学生参与互动,让他们在不同层面上展示思维,从而有效调动起不同层面的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 总之,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要提高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通过实践和反思,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挖掘互动的有利因素,优化师生互动形式,营造有效的互动课堂,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