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民间艺术中的视觉美学文化 |
范文 | 王永鹏 一、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中的视觉文化 民间艺术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社会时代文化变迁的历史产物,它是一种传统民间造物艺术,反映着中华民族的民间文化、民族意识、民俗信仰、民间审美趋向、审美意蕴的特点与性质,也体现着中华民族先民们的造物思想、哲学观、人文思想、情感特征等。传统民间艺术中包含着丰富多元的视觉文化、视觉审美意识、美学文化、造物思想等,在当代视觉文化的艺术发展中,两者可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后者可以在民间艺术发展的文化轨迹中吸取其中的精华,以此来纠正当今视觉文化语境下艺术发展中的弊端、唤醒传统艺术的本源特征。民间艺术为母体,是艺术发展的创作基础来源,这两者之间处于包含和被包含的一种关系,民间艺术中包含艺术,所以当代艺术发展出现枯竭、瓶颈和迷失方向时,还是要回归于本源,回归母体中去寻找养分。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劳动工具还是生活用品,还是民间刺绣、窗花、纺织、扎染、年画、壁画、面塑、泥塑、陶塑、石雕、木雕、砖雕、脸谱、皮影、服饰、玩具、皮影等这些民间艺术,都与视觉造型艺术有着紧密相关的联系,这些匠心独运的民间艺人们将它们的形体构造、颜色搭配、图案纹样、质地取材之间的关系处理的和谐至极,直观、生动、形象地折射出中国民间艺人的造物思想、审美意蕴、生活智慧、生活情趣、生产能力、科技状况及独树一帜的民艺文化风格,这无不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民间艺人们这种天衣无缝的处理关系令我们叹为观止。二、武强年画“源自生活”的视觉艺术文化 武强年画有象征、双关、寓意等众多的表现手法,我们不免看到在这些作品中,除了美化生活、祈福祈愿、教育教化等功利性目的外,他们还散发出一种独特的视觉审美文化,即在主观上带有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纳吉避凶、巫术辟邪等意识观念,而且还具有独特的视觉审美文化和美学文化。武强年画内涵丰富的主题中主要通过“谐音表现法”“类比表现法”“模拟表现法”等来阐述其寓意。 笔者认为年画作为传统艺术,它所带来的视觉体验就是原生态的,就是艺术家本人的所感、所闻、所见,年画所流露出来的乡土之情是真切的,是人们客观现实生活的再现与表现,武强年画靠着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带给我们鲜活的视觉体验。三、武强年画“稚拙古朴”的视觉艺术风格 由于民间年画的创作者基本为农民百姓,他们接受的教育和专业技艺训练较少,所以也造就了武强年画天真稚拙的艺术风格。他们用线简练,雕刻大刀阔斧,高度凝练概括,挺劲奔放。我们透过作品中可以看到并排短指的手指,长方形、椭圆形、平行四边形的眼睛,像鱼钩一样的鼻子,整齐划一的胡须等,一气呵成,不加任何修饰,营造出一种浑然天成的视觉效果。在采用套版印刷的过程中,有时颜色会稍稍溢出线外,但却能营造出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这也是“重神似而轻形似”民间艺术的造型观念的体现。武强年画用线简练,一专多能且能夠跟随环境与情节的变化而变化,给我们一种层次分明的画面视觉效果,以一当十,造型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特点。 武强年画中俗套的故事情节、稚拙的人物形象、不符常情的姿态、不合比例的结构丝毫没有影响其神情的表达,画面中所呈现出的流动感和节奏感及古拙的造物观念将人物形象体现的淋漓尽致,简练凝重集中其内在精神,呈现给我们武强年画中形象的运动、力量、气势的美。四、武强年画“鲜活艳丽”的视觉色彩文化 年画艺术中的用色观念及视觉文化的性质不是单一的,它往往渗透着色彩的哲学意识、民俗生活、生活方式、道德伦理等多种观念意识。 武强年画还注重色彩学中的冷暖对比以及补色,画面之中辅以纯度较高的红、绿、白、黄等色块,将红色与绿色和黄色与紫色、蓝色进行巧妙的冷暖搭配互补,呈现出醒目、鲜活的色调。武强年画既有追求明快热烈、粗犷神秘的视觉美感的年画作品,又有追求和谐雅致的视觉美感的年画作品。同时,武强年画的画面中还带有很强的节奏韵律感,各种鲜艳的色块在画面中的和谐分布,鲜明的主调,透露出爽朗、明快的节奏感,从而多元化地来满足人们的视觉审美感受。五、武强年画“和谐饱满”的构图方式 武强年画艺人们将画面构图设计的琳琅满目,与中国绘画一样不受时空、比例、地点等因素的限制任意排列组合,以有限的画面尽可能地表现心中所想,进而突出画面主题。表现日常生活风情画与连环故事戏曲画的时候,一般采用全景式、半景式、特写式、连环式的构图方式清晰、明确充分地呈现画面的主体内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画面满满当当、构思相当巧妙、画风气势磅礴、殷实而又饱满、和谐又具统一等构成了武强年画的大小疏密、杂而不乱的视觉构图风格。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