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职《学前卫生学》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教学改革实施与探索 |
范文 | 胡庆华 范雪莹 摘 要:“课程思政”已经成为高校当前推进立德树人教育宗旨的重要举措和有效手段。深入挖掘课程内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在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中尝试将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有机融合,发挥课堂育人的主阵地作用,在教学各环节中渗透思政教育,以期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关键词:课程思政;学前卫生学;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疫情背景下在课程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途径与策略探究——以《学前卫生学》为例。 1 课程思政的背景 2016 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 2017 年 9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深入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道德教育、社会责任教育、法治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充分挖掘各门课 程中的德育内涵,加强德育课程、思政课程”?[2]。 2 学前卫生学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学前卫生学是研究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如何促进学前儿童正常发育、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的一门科学[3]。学前教育的工作对象是人—学前儿童,如果幼教工作从业人员缺失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则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就难以保证。笔者作为学前教育专业课教师,尝试在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中深入挖掘课程内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各环节,让课堂教学成为落实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主渠道。 3 学前卫生学课程思政实施改革与探索 深入挖掘教材,把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 课程思政要结合课程内容来进行,而不是强加课程思政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地融入专业课堂教学,形成合力育人。学前卫生学有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有利于采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妙地融入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中,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 将生命美学教育与课程教学相融合 学前卫生学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非常适合在传授知识和强化能力的同时,适时进行科学性、人文性及社会性等生命美学的渗透教育,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和师者的使命。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善待生命、感恩奉献,引导学生要以一种严肃的态度对待工作,忠于职守,尽心尽责,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使命感、自豪感。 对专业相关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是“课程思政”很好的切入点??比如学前卫生学中传染病基础知识部分,根据传染病的基本特点、传播过程以及如何预防传染病,结合2019年新冠病毒的传播和新冠肺炎的世界范围大流行现象,引导学生比较各国的具体措施和做法,利用方法论,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分析各国采取不同措施给各自人民的生命、生活和经济带来的影响,切实感受我们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在保护人民生命健康中的巨大作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将社会责任教育与课程教学相融合 培养学生的责任和担当意识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一环,而作为肩负培育祖国未来花朵的幼教工作者,其社会责任感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呼吸系统的教学中,介绍在抗击新冠病毒阻击战的战场上,14 亿中国人民见证了那些逆行的白衣战士,他们勇敢逆行,谱写着救死扶伤的英雄壮歌,这些真实的先进事迹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更能激发他们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此外,在讲授“血液循环”和“感觉器官”这两部分内容时,可进行无偿献血和角膜捐献的大力宣传,让学生理解这不仅是对社会和他人的一种奉献,更是一种责任。 注重教学设计,最大化融入思政教育 在专业課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需要教师进行精心设计,巧于融通,避免思政教育太 过生硬与突兀。因此,教师在备课中要从教学各环节进行教学设计,使其更好地达到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专业课上出“思政味”,任课教师挑起“思政担”。 课程思政的改革实施,教师是关键。教师要转变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树立育人意识,使课堂有温度、有情 怀、有“思政味”,勇于挑起“思政担”。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品德的示范者和塑造者,面对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和人文价值观,自觉地把专业知识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人文品格教育融合起来。另外,教师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修养和觉悟,创新教学理念、内容、方法,提升教学能力,在专业教学中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案、课堂等教学各环节,激发学生追求真善美,引导学生塑造健康人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专业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找到自己的“角色”、体现自己 的“特色”,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 ‘导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N].人民日报,2016-12-09. [2]沈赤.找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密钥[N].人民日报2018-03-29. [3]麦少美,高秀欣.学前卫生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4]张驰.?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及其培育[J].?思想理论教育,2020(09):71-76. [5]?刘晓飞,袁清强,宋洪强等.?课程思政视域下信息化案例教学设计在“运动处方” 课程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20,25(4):114-116. [6]任俊圣,陈玉婷.高职院校推行课程育人机制与路径探索[J].职业技术,2018,17(10):29-3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