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冠疫情背景下《细胞工程》课程线上教学改革 |
范文 | 武健东 江海洋 摘要: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使传统教学形式受到了巨大的挑战,按照教育部提出的“停课不停学”的总体要求,各大高等院校也积极开展线上教学。本文结合《细胞工程》课程的特点,提出了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技术、转变教学理念、创造教育情境、构建互动教学新模式和建立多种考核相结合评价方式的改革措施,有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提升线上教学质量,以期推动线上教学的发展和改革。 关键词:高校;细胞工程;线上教学;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武健东(1986-)男,汉族,安徽合肥人,博士,安徽农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植物生物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线上教学对于高校师学来说并不是新鲜事物,“互联网+”如微课、MOOC等线上教育形式近年来在高校已普遍存在。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谁赢得了互联网,谁就赢得青年、赢得未来”。疫情期间,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的应对举措,各高校也认真积极开展线上教学并出台了系列线上教学指导意见,因此即使疫情过后,互联网在线教学形式也将成为常态化,教学形式的转变也会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细胞工程》是从细胞水平上改造生物中遗传物质技术的一门学科。该课程与基因工程、生化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共同构成生物技术的新兴研究领域,已成为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应用生物科学、生物制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1]。如何在教育形式转变的情况下,为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了解细胞工程的发展趋势以及最新研究动态,本文结合《细胞工程》课程的特点,对该课程线上教学活动的改革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细胞工程》的教学质量。 1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技术 传统教学形式更多是教师通过PPT和板书直接面对面向学生授课。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和5G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和高等教育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已成必然趋势,近年来微课、摹课等线上教学已较为普遍。此次疫情的爆发推动教师转变传统教学思维,也将成为教师思考新型教学形式的契机。线上教学并不是将传统教学形式照搬到线上教学,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准备、课堂设计、教学管理等方面必须提升自身能力。特别是对于《细胞工程》这种专业性和实践性强的专业课,需要教师会利用计算机技术实时查阅文献、更新科研案例、录制剪切实验操作视频等技术。 2 转变教学理念,优化线上教学内容 高校传统教学理念更多以教师的“教”为主,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线上教学由于不能时刻把控学生动态和学习状态,因此传统教学理念很难适用线上教学。为了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形成以“学”为主、“教”为辅的理念。安徽农业大学《细胞工程》课程早在2017年就录制了安徽省精品课程、编制了配套的学习指导书和实验视频课件。因此本次面对全面线上教学,课程组教师可以从容面對。课程组教师会提前把本次课的视频以及重点难点注释好发给学生,学生需预习并完成本次课内容的配套试题。线上授课时教师会优化教学内容,重点讲解课程难点和最新研究热点,注重前后知识点的串联,集中解答学生预习和学习指导测试题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线上授课时学生也能提高学习专注度。 3 创造教育情境,构建互动教学新模式 教育情境是构成教育行动的场所,是使教学体验成为可能的环境和条件[2]。而在线教学改变传统教学的实体教学情境,使课堂变得虚拟化,因此教师在线教学时必须改变原先的教学模式,创造师生双向的互动关系,提高课堂的活跃度。例如《细胞工程》课程在线教学讲授到无菌操作流程时,课程组专门录制了无菌操作的视频和注意事项,并列举了操作不当引起重大后果的一些案列和图片。从而让学生在观看视频、图片的过程中掌握了关键技术操作流程。通过一些教学手段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指导学生查阅文献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例如讲解到多克隆抗体时,结合本次新冠疫情,引导学生去查阅资料,了解什么是病毒?如何快速检测病毒?抗体的种类和制作流程是什么?从而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研究性知识学习能力,营造宽松有趣的学习氛围和课堂环境。 4 建立多种考核形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考核是为了评价教学效果,督促学生学习的一种方法,应该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而传统的考核方式多采用“一卷定生死”的方式,这种考核方式对《细胞工程》这种专业性比较强的课程往往只能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缺乏对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的评价,也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实行多种考核形式并用的评价方式对于学生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必需的。因此线上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对当前的热点专业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例如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利用PPT对讨论结果和意见进行汇报;对《细胞工程》学习指导每章节的试题测试结果进行汇总批改;设计一些系统性较强的综合性试题,检测学生综合专业能力和知识,有利于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培养。通过多种考核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专注度和积极性,有助于师生互动模式的建立和教学情境的创造。 在《细胞工程》线上教学过程中,要结合课程专业特点,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教学和技术能力,转变传统教学理念,重新设计教学方案和组织模式,提高课堂师生互动性和注重教育情境的营造,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力,促进高等教育的变革,真正进入线上教学新时代。 参考文献 杨淑慎.细胞工程[M].科学出版社,2009. 李大鹏,刘震,肖湘平,王春潮. 新冠疫情背景下推进高质量 在线教学的现实探索[J].中国农业教育,2020, 2(21):22-2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