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析
范文

    杨红雨 宿雅威 李金德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事关高校自身意识形态和人才培养工作,要贯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特别是在一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折射出了当前高校在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力、合力、实力这“三力”不足问题。以具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教材”,找寻当代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路径,让理论找到实践的依靠点,推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关键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共卫生事件;路径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8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马克思主义水平提升问题研究”(项目编号:MKS18203)

    2020年度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立项课题“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析——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思考”(课题编号:20200010)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杨红雨(1992-)女,江西吉安,硕士研究生,江西理工大学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宿雅威(1990-)男,江西理工大学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李金德(1985-)男,江西理工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正确树立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明显的规范效力,但当前在培育与践行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却不容乐观,特别是在一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更加存在缺位等现象,探寻高校如何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俞显迫切。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从高校自身的职能来看,在高校培育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极其必要。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是高校的第一使命,通过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增加学生对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的认同感,引导学生将个人小我融入祖国大我,把个人的幸福追求与民族复兴的大业相结合。此外,从高校服务对象来看,培育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分重要。高校主要是围绕大学生这一主体来开展各项工作,大学阶段正处于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和重要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加之,高校“输出”的大学生都是未来建设祖国的栋梁,若该阶段的思想引领没有做好,可能会形成两极分化,让原本对社会可以大有作为的人才甚至变成阻碍社会发展的人。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大困境”

    教育“活力”未激发。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教育可能在小学阶段学习便会涉及,绝大部分学生也知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但很少有学生能领略到具体12个词的深刻内涵,更不会去追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和现实意义,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与权威性。在一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出现部分高校学生追求所谓的个人“自由”,不服从当地亦或学校的管理,给社会管制带来了诸多阻力,这也侧面说明学生从内心对“自由”的认识还不到位,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主体活力未能很好地激发出来。

    教育“合力”有缺位。高校在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会出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等不能形成合力。在高校教育层面,首先,在现阶段很多高校将主要精力仍停留在提升学生专业课程成绩、专业技能和就业率上,对于学生的思想和德育引导等精神層面却严重缺少关注。作为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某种程度上也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普遍现象。其次,正如邓小平所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 高校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队伍,部分教师亦存在不学习也不了解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部分社会问题不能正确定性,就很难发出代表正能量的声音。最后,部分高校的管理体制仍比较落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能很好地结合时事,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情况。此外,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还存在程度不等的问题。一方面,部分家长将孩子送入大学后,片面地认为孩子能否成长成才完全是学校的责任,很少会主动介入孩子们的知识和德育教育。另一方面,社会是一个“大杂烩”,高校教育并不可能穷尽对一切社会不良现象的批判,故而导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与现实形成较大的反差,良好的社会氛围有待于进一步营造。

    教育“实力”无保障。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在各高校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蔚然成风,信息化和网络化快速发展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方式及途径带来较大冲击,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更好地践行却普遍缺乏保障机制等,是否践行、践行程度如何普遍缺乏一个考核、监督与保障机制。学校一些学生管理规章制度与学生评优评先等文件中,很少直接提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未将抽象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具体的条条框框文字,缺少具体的参照标准,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践行难度。

    推进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路径

    增强理论与实践连贯性,激发主体活力。理论最终要以实践为落脚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范畴,必须要落实到日常的实践当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然要为多数大学生所认知理解,则必须通俗易懂、生动形象,表现形式也要为广大学生群体所喜闻乐见,这样才能让理论能更好地落地。一方面,各高校要善于运用通俗易懂的大众语言来描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容,并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系列话语体系进行重新编码与组合。比如在阐释“爱国”这一抽象概念,可以通过鲜活的爱国例子,让“高大上”的政治话语、国家话语向“接地气”的生活话语、个体话语转变,使原本晦涩难懂的抽象理论转变身边常事、小事与趣事,让学生在明白这个抽象概念的同时还能达到念念不忘的效果。另一方面,高校要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充分利用好“两微一端”等线上线下等平台,在潜移默化中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

    发挥“三级”联动,形成强大合力。高校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是由学校、家庭及社会“三级”组织机构共同作用的结果,要在“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共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在一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三者齐上阵就愈显重要。首先,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是必修环节,但思想政治教育亦不可缺。各高校教师除了要传授每门课程的专业知识外,更要主动、有意识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发挥好课程思政的作用,做好学生思想引领工作。各高校还可以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部分线上校园文化活动中。其次,发挥家庭教育的“地基式”作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发挥好家长对孩子德育的直接引导作用。最后,社会是一个大环境,每个阶段都会有一个主流思想,要充分发挥好社会教育的环境优化作用。

    加强制度保障,提高教育“实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关键点,也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尤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必须提升到“党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是否能兴旺发达的高度来深化认识,切实抓好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工作”。 在一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虽当代大学生精神面貌总体是积极向上,但仍存在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存在认识不到位等情况。鉴于此,这就要求高校应加强制度保障,构建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应包括考评机制、激励机制、保障制度及监督机制等多方面内容,保证教育实效性与持久性。第一,各高校应坚持“民主”与“专制”相结合,在提倡学生自行贯彻与执行的基础上,将隐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显性的各项管理工作中,比如在校规校纪、《学生手册》等规章制度中有所体现,发挥规范学生行为的作用。第二,各高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各项评价体系,形成量化考核体系。让其考虑进学生综合测评、各类评奖评优范畴,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有据可依、有度可评。第三,各高校还可从大一新生开始便实行整套的德育考评方案,大一阶段德育开题,大二、大三阶段进行德育中期考评,大四阶段德育毕业答辩,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整个大学阶段,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显示度。

    苦难往往是最好的教育,在一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总能给我们上一堂堂“生动”的课,我们都应该向困难学、现实学、实践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只有同最广大人民群众内在情感认同和外在实践自觉紧密融合起来,成为全民的共同意识和集体行动,才能真正在全社会得到全面普及,才能汇聚起强大合力。高校作为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力量和主要陣地,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中,更应该要牢牢把握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风向标,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真正的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框定在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上,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从而全面构建起中华民族精神共同体,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回信勉励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 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N]人民日报,2020-03-17(1).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 108.

    [3]周红.论基于协同理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

    [4]李前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高校教育[N]新华日报,2014-12-09(1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4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