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神经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
范文 | 张莹 程海清 摘 要:研究表明,睡眠质量差或有睡眠障碍会使患者的免疫力下降,诱发糖尿病、冠心病等很多种其他疾病,还会影响自身脑血管疾病的病情恢复。本文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自制影响睡眠因素问卷对60例神经内科病人进行问卷调查,探讨神经内科病人住院期间的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改善病人睡眠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神经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影响因素 睡眠是人身体静止状态下自发的一种规律的往复性意识,是一种生理需求,也是机体必须的生理现象,同时对缓解机体和精神压力也有很大的帮助。睡眠质量与人类的生长发育和存活时间的长短也有着紧密的联系[1]。有学者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调查研究显示,70.9%的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较差,30%左右的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存在不同差异的睡眠质量问题,而且是被睡眠问题所困扰的最严重的住院群体[2]。本文是在调查神经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的基础上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可以提高睡眠质量的建议。让患者了解睡眠的重要性,帮助患者改正生活中一些不利于患者睡眠的习惯和行为,使睡眠质量得到提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收集 2019年8月 ~ 2020年1 月期间沈阳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年龄在43~92岁的住院患者共60例。患者住院天数均3天以上,能够自主回答与填写调查问卷中的内容,知情并自愿参加此次调查。排除存在精神疾病、意识模糊患者及不愿配合者。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方法为问卷调查法。对全部接受调查患者进行阿森斯(Athens)失眠量表(AIS)和借鉴中国医科大学硕士论文《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中睡眠影响因素调查表[3],已证明有较好的信效度(信度系数为0.743)。调查问卷全部由调查者本人发放,经配合的病人认真填写完整后收回并统计出每位患者的AIS总分,再通过影响睡眠因素调查表统计出影响因素。发放的调查问卷共计6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数60份,有效率达100%。调查后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计算。用χ2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睡眠基本情况? 经调查表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睡眠质量低的病人一般在21:00-24:00睡觉,入睡困难,时间大约10分钟至1小时。易醒且觉醒时间不定,每晚至少两次左右,醒后再次入睡困难。早醒,较正常觉醒时间提前一小时或者更多。卧床时间约为4-7小时,05:00-06:00起床,6小时左右的实际睡眠时间。睡眠时间较少。趋向表现为睡眠早,起床早,多梦。 2.2 住院病人睡眠质量现状得分? 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存在睡眠质量问题的患者共有39人,其中可疑失眠19人占31.67%,确定失眠的患者20人占33.33%。有21人没有睡眠质量问题。通过计算出神经内科住院病人AIS得分为8.36±3.84。 2.3 神經内科住院病人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 通过调查研究表明影响神经内科睡眠质量的主要几大影响因素是疾病的数量(65%),对疾病的恐惧(55%);噪音(50%);活动量小(46.67%)等。 3 讨论 根据调查研究显示,接受调查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有三分之二的人睡眠质量差。优质的睡眠质量是维护住院病人病情恢复的措施之一,应促进患者睡眠质量的提升。神经内科疾病因以脑血管疾病为主,且为突发性疾病多见,发生瘫痪和猝死的机率很高。有些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有所欠缺,所以更关注自己的病情变化,导致所产生的压力较大焦虑、负面情绪较多,从而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睡眠质量。神经内科患者老年人多所以思考的问题也多,由于儿女需上班可能看护老人的时间少,所以孤独感也成为影响睡眠质量的原因之一。再者有些慢性疾病需长期治疗所以须承担的经济负担较重,所以对未来的担忧也较重,从而无法正常睡眠。 另外睡眠环境也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此项问题比重占55%,夜间的灯光;不适宜的病房温湿度;夜间医护人员进行操作的噪音、病房中重症患者的监护仪和输液泵的警示声音;自感不舒适的床铺舒适度和对病房环境和病友的陌生感,均是影响病人睡眠质量的因素。其他因素主要为患者自身存在的不正确的睡眠习惯。例如:日间活动量小;入睡前情绪波动较剧烈;有饮浓茶、咖啡等刺激神经的兴奋性饮品;作息不规律等。这些不正确的睡眠习惯对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更大。 综上所述,神经内科病人睡眠质量障碍与年龄、环境、疾病等因素有关。作为医务人员,帮助患者改善睡眠质量我们责无旁贷。以下为改善换着睡眠质量的几点建议。 3.1改善患者住院环境? 医护人员由于患者病情原因,需要在夜间对其实施治疗,从而影响他们休息。所以应合理调整和安排护理工作,减少夜间不必要的护理操作;如需进行必要的夜间护理操作时做到“四轻”,即:走路轻、说话轻、关门轻、操作轻。保证尽量不打扰其他患者休息。在不影响操作的情况下仅开对应患者的床头小灯。随时检查并保持病室内的温度,并开窗通风可以消散异味保持空气新鲜;更换干净的床铺,满足患者的合理请求使之处在一个熟悉、舒适的环境中。 3.2心理护理? 患者自身缺少对疾病的认知,容易有否认焦虑恐惧、对医护人员依赖的一系列表现;或者对于医院中人们的陌生感和孤独感都会使病人产生心理负担。因此入院时责任护士做好病区环境的介绍和指导、介绍病房内其他室友减少对病区和其他人的陌生感。对待病人应热情亲切,主动介绍自己尽快建立正确熟悉的护患关系,密切关注病人病情和心理的变化,与之进行沟通交流。耐心倾听和解答病人的疑惑,进行全面的健康宣教,给予病人鼓励和关怀稳定患者不安的情绪。 3.3建立正确的睡眠习惯? 协助病人养成有利于提高睡眠效率的生活习惯:①除医嘱表明需绝对卧床休息和瘫痪或神志不清患者外,病人在无治疗和护理措施外可以进行适当和合理的户外活疲劳;②睡前减少喝水次数以减少半夜起夜上厕所的情况;避免喝茶水、咖啡等兴动和基本的锻炼;③睡前可以用热水泡脚按摩脚底,促进足底的血液循环减轻身体奋神经的饮料;④适当性的听一些舒缓神经、轻柔的轻音乐促进睡眠;⑤放松心态,保持规律的作息。 参考文献 [1]王继军,张明岛.睡眠障碍[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13,23(1):26-28. [2]陈丹.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2012,33(3):3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