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生猪养殖管理防控技术新论 |
范文 | 安丽丽 摘 要:为稳定猪肉价格,保障生猪供给是关键,而提高防疫技术又是保障供给的重中之重。疾病防治一直是生猪养殖工作开展中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保障广大养殖户自身收益的必要保障。科学可行的防病措施,可以提升疾病的防控能力,保障养猪生产持续健康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并对出现的疫病进行及时的控制解决,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猪;养殖;管理;技术 在现代农业当中,畜牧业已成为关键的组成部分,可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养殖结构近些年来正处于不断的优化中,其中生猪规模化的养殖模式亦有较好的发展。为提高规模化养殖场的综合生产效益,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和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防控水平,降低疫病损失,促进当地畜牧业健康稳步发展就必须要强化生猪养殖技术,养殖模式的科学选择与疫病防控工作的卓有成效,都是保障生猪养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要科学认识 要充分认识发展生猪养殖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生猪养殖。要加强宣传、正面引导、引导科学饲养,增强生猪养殖信心。生猪养殖的确可以带来理想的经济收益,但是在养殖的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生长发育期采用合理、科学的饲养措施,为全面提升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鼓励增加生猪尤其是能繁母猪饲养,引导有条件的散养户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和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建设。要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切实增强抓好生猪养殖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抓好生猪养殖工作,积极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制约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的短板全面发力,加快构建现代生猪养殖体系,稳步提升生猪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科学化、绿色化养殖,配套饲料加工、屠宰、冷链物流等项目,全产业链发展生猪养殖业,推动生猪产业转型升級,做大做强特色优质猪产业,助推脱贫攻坚。 二、要科学养殖 做好饲料需求计划,按照猪群结构、数量、各种规格猪日均采食量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养殖规模新增量(新生仔猪),建议计算未来40天猪场饲料、饲料原料、饲料添加剂等的需求,做到心中有数。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以中小规模养殖场(户)标准化升级改造为重点,大力推行“产业化龙头化企业+养殖农户”的企业利益兜底模式,不断提高生猪养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很多的农户都会在颗粒料里面加水,甚至烧水拌成稀粥状,其实这样是非常不利于猪的生长的,因为饲料里面的营养成分多被破坏了,营养成分损失严重,最好是干喂,猪吃饱后再自由饮水。要积极探索猪营养素的消化、吸收规律、营养素间的协同、平衡、拮抗关系,研制新型、安全的配合饲料,开发和利用新的饲料资源。合理使用抗生素,禁止使用瘦肉精等违禁品,慎重使用重金属,实现“绿色饲料”生产。要明确免疫流程,养猪场养殖期间比较常见的、发病后较为严重的疾病,提前进行免疫接种。外来猪种在引进之后需要进行隔离养殖及时预防接种,避免携带的病菌对本地猪群造成影响。 三、要科学防病 遵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根据饲养量,制定防疫计划,采取防疫措施,做到定期防疫,杜绝传染病的危害,确保生猪健康,减少不应有的经济损失。由此可见,疫病防控成效主要取决于日常养殖管理工作的质量,因而要加强养殖管理,制定并严格落实疫病防控对策,同时做好消毒工作,杜绝外来病源。所以,要从根源上进行严格把控,在引进猪源以及种猪之前,应充分了解猪的实际情况,选择信誉较高的供应商进行合作。要做好生猪养殖环境的消毒和清洁工作,就要对消毒清理的流程和工作方法有全面科学的认知和把握。加大一线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业务素养和服务能力。创新服务形式,帮助中小养猪场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四、要科学培训 生猪健康养殖是以安全、优质、高效、无公害为主要内涵的可持续发展的养殖业,以达到保护动物健康,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因此,要积极引导养殖户调整生产结构,避免生产与市场需求脱节,促进生猪生产健康稳定发展。要普及良种母猪换代和推广人工授精技术,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凸显品种的杂交优势,促进生猪品种改良。要积极围绕养猪技术及猪场管理、猪场不同工艺及污染防治技术内容进行培训,旨在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技术,增强养殖户的环保意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要防范非洲猪瘟,对非洲猪瘟生存环境、传播途径、防控方式及生物安全措施等方面的深入剖析,非洲猪瘟防控的主要精力要放在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措施上,做到人员、物料、车辆进场安全,建立洗消站。同时,通过养殖培训也将有助于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给,并为推动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促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培训也可以加强交流,互相学习借鉴,共谋发展,多在生猪养殖技术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连接上下功夫,做到学有所获、技有所长、事有所成,达到共同发展、共同提升、共同致富的目标。 五、结束语 总之,我国是生猪养殖大国,占据全球生猪总养殖量63%左右。在中国猪肉是居民餐桌上常见的肉类。同时,生猪养殖也是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是我国农业农村重点培育的重点产业之一。因此,加强生猪养殖技术研究,为全面提升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对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广,生猪养殖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6年19期 [2]占今舜;龚郁;张彬,浅谈中国生猪适宜养殖模式[J];猪业科学;2012年07期 [3]张锋,农户生猪养殖新技术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J];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14期 [4]王建霞.利津县养猪业的现状和可持续发展[J].山东畜牧兽医,2011,(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