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
范文 | 胡海明 摘 要:小学教学需要结合小学生们的性格来开展教学,特别是语文这类文字性比较强,对他们大多数而言都没兴趣,又加上传统的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更是没有办法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所增加,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渐渐让学生对整个学习失去正确看法,很有可能变得厌恶学习。小学语文教学需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进行改革,主动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能够轻易让学生接受知识,慢慢培养学习兴趣,才能激活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老师作为学生的学习引路人,第一步引进门后才会有学生自己的主动,本文就针对如何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这一问题进行探讨,达到成功把学生引进语文学习之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主观能动性 前言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这句一直传送在大家口中,这其实就是最好的答案。从调查来看,很多小学语文老师都是有压力的,在课堂上不知道如何让同学们积极主动参与自己的课堂,很多时候都是自导自演,很难达到想要的效果。在整个小学阶段下来最后学生回忆自己语文所学的知识的时候却回答不上来,其实我们都知道整个小学阶段的知识并不多,加上语文只是其中一门,所包含的知识更是没有多少,分析上面的现象的原因就会发现其实学生回答不上的原因根本就是对语文不了解,没有喜欢上语文,更没有兴趣。这些是需要老师这个引路人来帮助学生的,老师的教学方法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该科目的看法和认知。 一、知识趣味展示是关键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对事物探索的时期,他们一般对任何未知事物都是充满好奇的,但这有一定的限度,当就接触到的事物让他们觉得无趣乏味后就很难让他们喜欢上它。小学语文教学就应该注意把其知识点进行有趣化处理后灵活展示给学生,让他们第一体验感就很好,才会有后期的主观能动性。 (一)知识趣味化 语文归根是一种文化语言,文化语言就是有一定的时间沉淀,不断被积累发酵而成,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源于生活,更用于生活,但是在书本中的知识点却是乏味的。由于语文源自生活,老师就可利用这一点对书本中的知识点进行生活化。一般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老师可结合这点可用故事的形式进行讲解知识,记得北京师范大学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的书本中每个单元都会至少用一篇有趣味的故事来凸显该单元的主题,利于学生理解所学单元内容的中心意思,读一篇故事就能理解整体,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学习方式。一篇趣味性的故事就有如此大的作用,倘若老师真正做到把所有知识点进行有趣化,那么学生爱上语文不是问题。 (二)多角度趣味展示知识 学生的本性是具有好奇性的,同时对事物的认识也是有局限性的。传统的语文教学只是简单的将知识单一展示给学生,很大程度上引起学生的反感,有一定的抵触心理,而且见到的知识是很有限的。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如何将知识进行多角度灵活且有趣地展示给学生,让同学们在趣味中养成多角度分析问题,渐渐就会培养出善于分析且考虑问题全面的习惯,同时也会增加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在讲到作文的知识点时,并不是简单告诉同学们如何写作文,简单告诉书写格式,我们可以结合一些漫画、视频对其讲解如何写作文,同时分享一些比较有趣内容的文章,让他们在阅读中就能明白作文的要素。多角度有趣教学把死板枯燥的知识点变得更加有趣、易于理解,学生才会有可能进行主动学习。 二、实践出真知 知识的来源都是经过研究者不断地实践,这代表着学习知识也只有自己亲自去用去体验后才能明白真正的知识内在意思,才能在合适的时候应用知识,古人所说的“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这个道理。小学语文的知识也应该让同学们参与一些活动亲自去探索语文知识,明白该知识是如何而来,才会更好的掌握知识。就对小学课文中的写景文章来说,可以把课文中所描述的景色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实际景色,加深学生对课文所写内容的理解,同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读完课文后画出或者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自己所认为的课本内容所描述的样子,在自己亲自绘画或描述的过程中去感受文章中的知识,分析景色描写所用的手法、语言等技巧,从中收获深刻印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十课《绿》这篇文章,老师为了让学生更能体会到诗中诗人所表达的意思,就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身边周围的绿,并要求学生用拍照,录视频的方式给记录下来。在上这一课的时候,让学生用学过的写春天的优美的语言描述自己所拍到的景。因为正是春意盎然时节,有的学生拍到了刚刚冒出土的青草,有的学生拍到了刚发芽的嫩叶子等等;让学生自己实践,处在万物复苏,被绿包围当中,真正体会诗人写的那种美景,记忆就犹为深刻。 通过学生自己亲自体验知识的内容和特点后,他们将有不一样的收获与感受,通过自己就能在学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知识。 三、交流互动是课堂关键 小学的学生并不会喜欢枯燥无趣的氛围,他们会更喜欢互动式的课堂,又加上语文科目对于同学们来说是繁琐无趣的,我们要结合孩子们喜欢讨论互动的天性在课堂开展一些问题的讨论与交流。其实大多数情况下,语文的答案都是比较开放灵活的,让同学们主动发表他们自己的见解,通过讨论的形式不仅能将问解决,也会使得同学们在交流互动中去分析其他同学的观点,在无形之中就把他们的语文素养及能力提高了。“集思广益”这一成语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在互动中就能收获许多自己未想到的知识,在互动中就提升了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问题的思考。 四、孩子需要鼓励 很多时候学生会因为老师的不经意否定而不喜欢该学科,所以在教学之中老师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即使回答不是很准确,也需要用鼓励性的语言来反馈他们的想法见解。之前传统的语文教学并没有重视老师评价这一块,导致很多学生渐渐对语文失去兴趣。在学生们获得了他们最信任的老师的肯定与鼓励之后,才会有他们越来越多的激情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有了主动参与语文的学习之后,才会有主动学习语文的可能。 结论 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只要老师的方法到位,激活他们的主动学习思考语文是很有可能的。结合他们的好奇、“爱动”、喜欢活跃气氛等性格去把课堂变得更加活跃,让学生主动参与,自己实际去探索语文知识,并给予鼓励性的反馈,这样后的他们自然就主动爱上语文。 参考文献 [1]郭秀凤.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方法的创新分析与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155. [2]郝新玉.小學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方面的主观能动性[J].中国农村教育,2018(18):72-73. [3]李桂荣.个性引导教学方法在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方面所发挥的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01):64-6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