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CPP培养模式的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设计
范文

    张胜华 孙璐

    

    

    摘 ? 要: “落实英语课程思政视角下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CPP培养模式”以落实课程思政为视角,以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为目标,以解决英语教学过程中忽视甚至排斥中国文化、中国文化英语表达意识与能力不强等实际问题,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具备传播中国文化能力的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 中国文化英文表达能力 ? 课程思政 ? CPP培养模式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研究编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科技创新文化及总体国家安全观等进课程教材指南”[1];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作为一门必修基础课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要充分发掘课程思政元素,建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能力培养与价值观塑造相统一的课程内容和培养模式。

    廖华英、陈凤研究我国非英语专业学生(本科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显示,测试环节100分的题目平均分仅为17.86[3](67-71)。本项目组研究我国高职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显示,满分100分的情况下,学生平均分为25.54,60分以下学生占89.8%,其中0—10分的学生占40%,这一数据说明高职学生中国文化英文表达能力情况令人担忧。虽然两项研究的测试题目不同,但从整体上反映出我国大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明显不足。

    1.CPP培养模式與英语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理论成果,也是一项系统化的育人工程。主要内涵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通过学校层面的全课程体系融入每门课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受教育者的认知与行为。课程思政是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本质要求。课程思政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学校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在教育引导当代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等方面实现协同育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中,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教育部于2020年5月颁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高校要在公共基础课、专业教育课程、实践类课程全面融入课程思政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并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2]。《纲要》也对增强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课程思政要求教师在教育中积极探索,通过深化课程目标、内容、结构、模式等方面的改革,把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等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与各类课程固有的知识、技能传授有机融合,实现传授知识、塑造价值和培养能力的有机统一。

    高校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具有覆盖面广、文化碰撞多的特点,因此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也有相对的复杂性。本项目组提出的CPP培养模式全称为:落实英语课程思政视角下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CPP培养模式。该模式以落实课程思政为视角,以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为目标,以解决英语教学过程中忽视甚至排斥中国文化、中国文化英语表达意识与能力不强等实际问题,力图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具备传播中国文化能力的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2.CPP培养模式的内涵解析

    CPP培养模式源于项目组前期关于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研究成果,有关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内涵和培养原则的理论依据、确立背景及内容已在公开发表的论文中详细论述[4](211-212,156),本篇文章仅做简要阐述,不再详细探讨,本文重点讨论基于CPP培养模式的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设计要素。

    C(Construct)意为以Michael Byram和孙有中的跨文化能力研究成果为理论基础,构建包含知识、技能和心理品质三要素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构念模型。在现有研究当中,由于缺乏对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深层探讨,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往往被简单等同于翻译能力或表达能力。实质上,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并非简单的一维构念,而是一个复杂的多维构念,其维度和内涵是培养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前提条件。本研究在借鉴Michael Byram和孙有中的跨文化能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包含知识、技能和心理品质三要素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构念模型,见图1:

    图1 ? 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构念模型

    P(Principle)意为在明确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构念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培养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价值观优先原则”“文化对比与互动原则”“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原则”三原则,以解决培养目标不清晰、培养原则不明确问题。

    P(Practice)意为确立课堂教学的“中国文化输入”“中国文化内涵探悉”“中国文化表达”三环节。

    CPP培养模式明确了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构念模型,形成了从阐释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内涵(C)到构建培养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原则(P)再到具体课堂教学实践(P)的完整内容和过程。图2展示了CPP培养模式的框架内容,该模式在理论认识、教学实践操作方法等领域实现了突破创新。通过项目组的教学实践数据比对,验证了本成果的有效性,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

    图2 ? 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CPP培养模式

    3.CPP培养模式下的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设计要素

    CPP培养模式构建了包含知识、技能和心理品质三个维度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构念模型,这三个维度并非彼此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始终将这三个维度作为整体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

    3.1注重教学材料选取

    中国文化输入环节要实现知识输入、价值观输入和态度输入目标。首先要注重语言教学材料的选取。语言教学材料是语言知识、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具体途径。本研究发现,现有英语教学在融入中国文化时,语言材料的选取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从历史向度来看,对中国传统文化关注较多,对中国当代文化涉及较少,且很少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从内容广度来看,饮食、习俗等显性文化较多,价值观、世界观等深层文化涉及较少。这对于传播中国文化是不利的。所选取的中国文化语言教学材料既应该包含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又应该包含优秀中国当代文化。既要包含显性文化,又要包含深层文化。

    3.2构建多模态教学情境

    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是一个复合构念,融知识获取、技能提升、情感体验、价值判断等为一体。每个模态或模态组合在课堂教学中分别具有不同意义潜势,因此,应充分发挥多模态教学情境的优势,创设高职公共英语课堂多模态的教学情境,实现动态培养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教学目标。为此,首先要丰富多模态教学资源,例如:音视频资源、文本材料、演示文稿等。其次要建立丰富的教学活动库,例如:角色模拟、课堂体验等。最后要按照能力培养的不同内容和不同阶段选取不同的模态和模态组合,实现教学目标。

    3.3采纳多元动态评价方式

    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是CPP培养模式的产出阶段,是知识、技能和心理品质的综合体现。学生使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既涵盖对两种语言文化知识的理解,又包括语言表达方式技巧的熟练运用,体现表达者的价值理念,都是随着学生学习经验的积累而增加动态发展过程。如何全面而客观地评价这一增量的过程是CPP培养模式关注的重点。项目组借鉴了动态平价理论的思想,把干预和师生互动等方法与学生学习能力测评结合,通过不同的途径测量不同阶段的学生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知识与技能形成状况。通过这种动态的评价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变化趋势。

    4.结语

    “落实英语课程思政视角下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CPP培养模式”以我校公共基础课“公共英语”课程作为试点,在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案设计、配套资源建设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探索了在英语教学中实现课程思政的认知与有效的实践操作方法,完善了跨文化理论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内涵发展方向和培养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三要素”“三原则”“三环节”,实际应用效果较好,受到了学生的欢迎。CPP培养模式项目研究结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语言的工具性,还要重视语言的人文性,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融课程思政于英语学科教学中,体现外语教育的育人属性。同时,提出了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的课堂教学三环节操作方法,解决课程思政培养环节无法落地、具体课堂操作环节不清晰等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9-08/14/content_5421252.htm.

    [2]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 /t20200603_462437.html.

    [3]廖华英,陈凤.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01).

    [4]张胜华.试论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培养——以跨文化交际为视角[J].文教资料,2020(20).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2019—2020年度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职业院校通识课程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910037)、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国文化缺失现象與对策研究——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为例”(项目编号XY-YN-06-201702)和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现代职业教育视阈下学生全球胜任力动态发展模型构建与评价研究”(项目编号XY-YN-06-201903)的研究成果。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