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耿湋研究综述 |
范文 | 摘要:耿湋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唐诗史上有一定地位和影响。本文在对耿湋诗歌思想、情感、内容与风格、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对耿湋生平事迹考证和诗歌的传播与影响进行了综述。认为应在四个方面推进研究工作,把耿湋及其诗歌作为一个发展变化的对象,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给出恰如其分的历史评价。 关键词:耿湋;大历十才子;唐诗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7)12-0058-03 在《極玄集》中,耿湋与卢纶、钱起、郎士元、司空曙、李端、李益、苗发、崔峒、夏侯审等人被合称为“大历十大才子”。耿湋与“大历十大才子”的其他成员,大多经历了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的社会转折,故而有着更沉重的失落感和幻灭感。人生经历的相近,导致他们的诗作风格相近。耿湋与十才子其他成员的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唐中期诗歌风格的转变,是唐诗发展史上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对其诗歌进行专题研究,对于推动大历诗坛、乃至唐诗的研究,都具有积极意义。 有鉴于耿湋在唐诗史上的地位,学界对耿湋已有所关注,并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关耿湋诗歌思想、情感、内容与风格的研究 有关耿湋诗歌思想、内容、风格的研究,是耿湋研究的重点,现将具有代表性的论著分述如下: 蒋寅《大历诗风》一书从整体上分析了大历诗歌在时代精神、主题取向等方面的转折,虽然没有专门章节论述耿湋,但却有不少章节将耿湋及耿湋的诗歌作为论据展开论述,如在论及大历诗人“善于发现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蕴含的诗意”[1]131时,就引用了他的三首诗歌。蒋寅的另外一本著作《大历诗人研究》中,有一部分专门论及耿湋诗歌的内容与风格,该文认为,“一方面蹉跎岁月,不得施展才干,一方面饱经贫贱之苦,于是在他心灵上感触最深的就是光阴飞逝与世态炎凉。它们成为耿湋诗中自觉不自觉地反复吟咏的两个基本主题。”“可以说,在表达自己的真切感受这点上,耿湋是超过其他才子的。”[2]230 邓建论及耿湋诗歌情感与艺术特色的论文有两篇,《大历才子耿湋诗歌的情感世界》一文认为,在耿湋诗歌中,以“仕途蹭蹬之苦,感时伤乱之痛,蹉跎岁月之悲,羁旅思归之愁,洞明世事之悟”[3]38这五种情感色调最为显见。《耿湋诗歌创作艺术撷要》(刊于《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一文指出,耿湋诗歌“创作艺术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感受真切、情感真挚,识见深刻、韵致深婉,注重细节、摹写细致,语言清淡、意境清迥,工于五律、体式精工。”[4]25 郭居梅的硕士论文《耿湋及其诗歌研究》在探析了耿湋政治与宗教思想的基础上,分析耿湋的题材特征、意境、风格,认为“真挚深情的抒情风格和疏淡晓畅的语言风格既是学习杜甫等前辈诗人的结果,也受到同时期台阁诗风与江南诗风的影响。”[5]张瑞娟的硕士论文《耿湋及其诗歌研究》讨论了耿湋的诗歌“分为充括图书使前、充括图书使期间、谪宦许州之后”三个时期的思想倾向,探析耿湋诗歌的个性特色:“喜用叠字”“善于用典”[6]。 此外,刘燕燕的硕士论文《“大历十才子”研究》以及张雅青的硕士论文《论大历十才子》也略提及耿湋诗歌与题材特征、艺术特色、诗歌与作者生平的关系以及与佛教思想之间的关系等。 以上论著对耿湋诗歌作了多角度、成系统的研究。然而,耿湋的诗歌是一个复杂的、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动态变化的研究对象,因此,如果能够从横向上对耿湋的诗歌进行分题材研究,纵向上分析耿湋诗歌随着人生境界的改变而在内容风格上发生的转变,必将进一步推动和深化耿湋诗歌的研究。 二、耿湋生平事迹考证 考证耿湋生平事迹的论著,其中不乏名家之作,现将相关论著的主要观点梳理如下: 闻一多在《唐诗大系》中,选耿湋诗歌八首,并把他生年定为734年[7]290。闻一多给出的耿湋生年,虽然与后来的考证相去不远,却没有给出任何依据,作出让人信服的考证。 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在参考《旧唐书.文苑传》《新唐书.文艺传》《唐诗纪事》《唐才子传》以及《唐诗大系》等文献的基础上重新考证,并取得突破性进展。该文推断耿湋“宝应二年进士登第以后,即授为周至县尉”,“在此以后,即入朝任左拾遗。”[8]496“耿湋之充括图书使往江淮,以及还朝,当在大历八年(773)至十一年(776)秋的四年之内。”[8]498这些结论将耿湋的生平第一次较为清晰地呈现出来,因此该文堪称耿湋生平事迹考证的奠基之作。然而,傅璇琮对耿湋生平的考证并非尽善尽美,其中有可以补充之处。如文中认定“耿湋的生年无可考”[8]493,实际上,通过考证,可以为耿湋的生年给出一个大致的时间段;此外,傅璇琮对耿湋入仕时间、登进士第的时间、历任官职等问题的考证,还可以作进一步的商榷,详见下文。 蒋寅《大历诗人研究》有专章对耿湋诗歌的内容与风格进行研究,在论述的过程中对耿湋的生平有过简单的概括,文中论道: 十才子除吉中孚外官皆不达,尽管如此,钱起、韩翃、司空曙、苗发、卢纶仍做到郎官;李端、夏侯审终于何职不详,但已知曾任杭州司马、殿中待御史,连崔峒也官补阙,独耿湋却久滞拾遗一职。耿湋在大历初已与司空曙同任拾遗了,直到大历十年他还是拾遗,仅此已可见他的仕途是多么的不顺利!不幸的是,他连这小京官的位置也坐不稳,在晚年又因故被贬为许州司法参军。 能够在论述耿湋诗歌内容与风格时,加入这段文字简略地介绍耿湋生平,以探析其诗歌风格形成的原因,这种做法是值得称道的。然而,蒋寅介绍耿湋生平大抵参考《唐代诗人丛考》,而且太过简略,因而学术价值有限。 孙瑞娟在《耿湋及其诗歌研究》一文中,考述了耿湋与官宦、僧人、隐士、诗人之间的交游[6]。该文在论及耿湋诗歌的思想倾向时,认为其诗歌在“充括图书使前”“充括图书使期间”“谪宦许州之后”三个时期各有转变,早期注重反映现实,充括图书使时更多人生之叹,晚年有了归隐思想。在耿湋的生平事迹还没有完全被考证出来之前,这种分期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存在的缺陷也比较明显。耿湋早期的一些诗歌被当成晚年所作,而且归隐思想并不是晚年才有的。 郭居梅的《耿湋及其诗歌研究》对耿湋的生平事迹有一章论述[5],但基本沿袭《唐代诗人丛考》,而主要是分析耿湋诗歌的题材、意境、风格特征等方面的内容。 除了上面所列举的论著及文章之外,还有一些零散研究涉及耿湋,但都是侧重于大历十才子的整体性研究,对于耿湋只是略有介绍或侧重点非其生平事迹的考证,故不一一列举。 总而言之,当今学者对耿湋生平的研究,雖然取得了一些富有创见性的成果,但关于耿湋的生平仍有诸多疑点,如耿湋的任职经历还不够详细准确,有的研究者对一些重要诗歌的解读还存在漏洞,而且文献的利用还不全面。鉴于此现状,笔者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运用文献学的基础方法,通过搜集、阅读原始文献资料,撰写了《耿湋生平事迹考》,该文系统地梳理了耿湋一生的经历,提出了诸如以下的新观点:“耿湋初入幕府的时间当在至德元年(756年)或以前。闻一多在《唐诗大系》中,把耿湋的生年定为734年,当是以弱冠之年入幕算起,现有资料虽然不能确定生于734年,但也应相去不远。”“周至尉之任的时间可以确定是耿湋登进士第之前,大约是公元759年至761年之间。”[9]11“拾遗之职最早就应在广德二年(763年)始任。”[9]21 三、有关耿湋诗歌研究传播与影响 邓建《论耿湋诗歌在唐诗演进中的角色和影响》(刊于《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认为耿湋的诗歌“艺术个性卓异、艺术特色鲜明,在唐诗演进过程中扮演了独特角色,体现了唐诗演进必经阶段,反映了诗歌发展的固有规律。”[10]73 郭居梅《耿湋及其诗歌研究》在将耿湋与司空曙、崔峒的诗歌艺术进行对比之后,论述了耿湋诗歌的影响,认为“耿湋诗歌以日常生活和琐细景物入诗的题材特征、富有思辨的语言特征、清淡质朴的风格特征……都对中晚唐甚至宋代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成为连接盛唐豪壮诗风和中唐平易诗风的一座桥梁。”[5]88 上述所论耿湋对唐代以及宋代诗歌的影响有其合理性,然而目前暂未发现专门探讨耿湋诗歌的传播以及后代学者对耿湋诗歌进行评价的专门论著。 结语 综上,可知学界对于“大历十才子”耿湋已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并形成了多方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然而,诚如前文所述,各方面的研究也都存在一些问题及有待补足之处。有鉴于此,笔者认为,耿湋还存在一定的研究空间,今后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展开进一步的研究。第一,对耿湋的生平事迹作更加精确、完整的考证。笔者所撰《耿湋生平事迹考》,虽然补充了已有成果的不足,并就若干问题对已有成果提出了商榷,但必须承认,目前还没有论著对耿湋一生中的大事作出具有定论性质的考证。第二,在生平事迹考证的基础上,对耿湋的诗歌进行系年,确定耿湋现存诗歌中的大多数诗歌的创作年代、背景。第三,在诗歌系年的基础上,对耿湋的一生进行分期,分阶段考察耿湋生平与诗歌内容、风格转变之间的关系,将耿湋的诗歌以动态发展的历史面貌呈现出来。第四,在对耿湋的生平及其诗歌有动态观照的基础上,分析耿湋诗歌对后代诗歌的影响,梳理耿湋诗歌在后代的传播以及后代对耿湋诗歌的评价。惟有在以上几个方面都做过扎实的工作后,我们才能将耿湋的诗歌与其生平事迹结合起来,做到“知人论世”,以动态的眼光从多个角度来认识原来就是动态的、复杂的耿湋诗歌,并对其作出恰如其分的历史评价。 参考文献: [1]蒋寅.大历诗风[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蒋寅.大历诗人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5. [3]邓建.大历才子耿湋诗歌的情感世界[J].中国韵文学刊,2007. [4]邓建.耿湋诗歌创作艺术撷要[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 [5]郭居梅.耿湋及其诗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6]孙瑞娟.耿湋及其诗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7]闻一多.闻一多全集[M].北京:三联书店,1982. [8]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0. [9]万紫燕.耿湋生平事迹考[D].湘潭大学硕士论文,2016. [10]邓建.论耿湋诗歌在唐诗演进中的角色和影响[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7. 作者简介:万紫燕(1982—),女,江西新干人,文学硕士,上饶师范学校助教,主要研究唐宋文学。 (责任编辑:李直)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饶师范学院校级自选课题“耿湋诗歌研究”(项目编号:201708)阶段性研究成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