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诗人白居易的国防理念
范文

    刘玉青++张丽娥

    摘要:世人皆知白居易是中唐时期伟大的诗人,然因其诗文成就太高,以致人们以为他不知兵学,不懂军事。白居易所撰《策林》以及有关军事奏章和诗文,反映了白居易在军事国防理念上的才能。他根据当时的军事、政治情境,在国防军事上提出了“兴不好战,安不忘战”、“销兵之方,省费之术”、“恢复府兵制”、“御戎狄,安四境”、“选将置帅”等一系列思想和主张,表现了其文才之外的武学成就。

    关键词:白居易;国防观念;策林

    中图分类号:K242.3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白居易为中唐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其著作等身,“前后七十五卷,诗律大小凡三千八百四十首”[1]1553,在唐代诗人中高居首位。其作品保存相对完整,成为人类文化的瑰宝,深深影响着历代文人。白居易的诗歌成就最为辉煌因而受到人们普遍重视,而学者着墨于其散文研究的不多,对于其兵学、兵略等军事思想的探讨则更为鲜见,使人误以为白居易不知兵,不懂军事。古代的读书人,都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学习内容,六艺就是文武兼修、术德兼备的教育,以“出将入相”为最高理想境界。因此,读书人或多或少都会涉猎兵学、武学等书籍,都具备一些军事知识。白居易自懂事起就在战乱中艰苦成长,又有“兼济天下”①之志,成人之后对国防军事也就有了独到见解。

    一、白居易的战争观

    白居易是一位贯通儒道佛三教的学者,更是一位融合儒道佛三教的智者。他的行为方式和生存智慧,真正体现了三教融合这一时代精神。[2]114儒家重视伦理道德,讲仁爱,“足食;足兵;民,信之矣。”[3]118是反对战争的。道家主张尊道积德,“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非不得已而用之。”[4]29是反对战争的。佛家讲慈悲,力行五戒,五戒当中又以戒杀生为最,当然也反对战争。白居易融会贯通三教之学,自然承袭三教的反战思想主张,在《新丰折臂翁》诗中,即呈现其反战思想。“……是时翁年二十四,兵部牒中有名字。深夜不敢使人知,偷将大石捶折臂。……痛不眠,终不悔,且喜老身今独在。”[1]62文中以新丰县的老翁自伤手臂,来逃避兵役,苟且偷生,而且至死不悔,来强调战争的可怕。《捕蝗》诗中也充满反战思想,“兴元兵久伤阴阳,和气盅囊化为蝗。始自两河及三辅,荐食如蚕飞似雨。雨飞蚕食千里间,不见青苗空赤土。”[1]65白居易认为,战争打久了,会使阴阳失调,四季反常,水灾、风灾、地震、虫害等百祸滋生,百姓就不能好好生活。这些都体现了白居易的反战思想。

    白居易将战争发生的原因归于朝政荒颓。他在《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策》中写道:“由是观之,盖人疲由乎税重,税重由乎军兴,军兴由乎寇生,寇生由乎政缺。”[1]998策中追本溯源,认为民生饥贫是由于赋税过重,赋税过重是由于连年征战,而连年征战是由于边祸不断,边祸不断的原因则是朝政的荒颓。白居易总结道“惩既往之失,莫先于诚不明而政不修。戒将来之虞,莫先于寇不销而兵不息。”[1]989要改善现状,必须惩治贪官污吏,清肃政局,同时减免苛税,使庶民安居乐业,这样社稷才能平定,朝廷才能由衰转盛。白居易虽然反对战争,但认为在必要的时候,也要以战止战,以战争来追求和平。

    二、白居易的国防理念

    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白居易和元稹为应考“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深居长安华阳观数月,研究当时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现状及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形成策文。应试后,白居易将自己的策文七十五目编为四卷,名曰《策林》。《策林》为白居易呕心沥血之作,其中第四十三篇至五十二篇的内容集中反映了他“重视国防、反对黩武”的国防理念。

    此外,白居易在任左拾遗和中书舍人期间,也上奏过不少有关军事的奏章。白居易上书言事多获认可,或因其极言直谏,有关军事的奏章均未被采纳,但这不能抹杀其有关军事的真知灼见。白居易军事思想集中体现于以下几点:

    (一)兴不好战,安不忘战

    《孙子兵法》开篇即讲,“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5]5说明了战争的重要性。吴起亦讲“昔承桑氏之君,修德废武,以灭其国;有扈氏之君,恃众好勇,以丧其社稷。”[6]86。说明好战必亡,忘战必危的道理。白居易认为:开元初期国家连年对外作战,导致经济凋敝,财政负担严重,人民生活极为困苦;到了开元中后期,国家太平,人民安乐,于是武力准备不足,以至于安禄山举兵叛乱,后一发不可收拾,民生破坏,全国动荡,国力损耗殆尽。因此,白居易在《策林》第四十三篇《议兵》中指出,“天下虽兴,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不好不忘,天下之王也。”[1]1340这与孙武、吴起的思想同出一脉。白居易以老子的话“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作为不好战的明训,又以“周定天下,偃武修文,尤立司马之官,六军之众,以时教战。”[1]1340作为不忘战的例子,来劝勉君王,“然则君天下者,不可去兵也,不可黩武也。”[1]1340

    在用兵方面,白居易分成义兵、应兵和贪兵三类,并进行分析,“兵贪者亡,兵应者强,兵义者王。……曾不知无敌者根于义,自败者本于贪。”[1]1340因此,白居易主张君王应以“义兵”自居,“王之兵,无敌于天下也,故有征无战焉。”[1]1340

    (二)销兵之方,省费之术

    府兵制在玄宗时已遭到破坏,不得已采用募兵制,用优厚的待遇来招募兵源。“唐代前期,兵士要有富裕的家庭背景,以便有能力制备衣装和轻武器;唐代后期,兵士却通过当兵来养活自己的家庭。”[7]179这样,政府的财政骤然吃紧,到宪宗时尤为严重。如白居易所言:“臣伏见自古以来,军兵之众,资粮之费,未有如今日者。”[1]1341这是个两难的问题,如果直接裁减兵力,被裁士兵就无法养活父母妻儿,恐会使军情生怨,引发战争。但不作为的话,政府财力耗尽,士兵疲乏,国家灭亡。而且这个问题一日不解决,只会越来越严重。白居易鉴于当时已有多年未战,地方仍不停招募士兵,且又大量虚报,套取军饷,提出“斷招募,去虚名”的具体措施,并认为“销兵之方,省费之术,或在于此。”[1]1341

    白居易认为,士兵多年征战,多有功劳,不可直接裁减,但如果使用就实去虚之法来整顿军队,则可避免吃空饷,节省军费;使用停止招募之法,则可让时间来慢慢消除军队的冗员。“故不散弃之,则军情无怨也;不增加之,则兵数自销也。”[1]1341这样既不会引起兵变,又可以逐年减轻财政负担,如此两全其美的办法,实为高明之策。

    (三)恢复府兵制

    府兵制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在家耕种土地,与一般农民无异,战时从军打仗。府兵制“从国家的角度说,重视兵士的身份和家庭经济条件;从士兵的角度说,重视当兵的政治待遇而不是经济报酬。”[7]179由于府兵的军资、衣装、武器装备和赴役途中的粮食均须自备,所以,“府兵从民丁(有官品子弟)中征点,又与均田制相结合,耕战相兼。”[8]145自高宗以后府兵制逐渐遭到破坏,到玄宗时,府兵制度遭到全面破坏,只好选募彍骑代替府兵,由府兵的征兵制改为彍骑的募兵制。

    白居易认为,府兵制具有养兵费用低、降低财政负担、选训与任用分离和不会造成军阀拥兵抗命的特点。因此主张“复府兵,置屯田”,以期“兵权渐分”、“戎备渐修”、“军食渐给”[1]1341,则国家富强指日可待。然而,府兵制是兵农合一制,与屯田制息息相关。自武后、玄宗以后,人口急剧增加,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府兵失去了土地,生活无保障;此外战事频繁、兵役繁重;导致人民避役,兵士逃亡。均田制的破坏,使府兵制失去了赖以实行的经济条件。随着时代的演进和战乱的缘故,很难恢复均田制,府兵制当然也无法恢复。府兵社会地位下降②,也是府兵制度破坏的一大原因。所以,恢复府兵制和屯田制只是白居易的理想罢了。白居易可能对执行的难度也有所认识,故建议“始复于关中,稍置于天下。”[1]1342

    (四)御戎狄,安四境

    唐朝的首要外患来自于北方的突厥,在唐太宗即位之初,颉利可汗率兵20万直逼长安城,距长安城仅40里,情势十分危急,最终只得再定盟约,突厥接受金帛,然后退兵。白居易以此为例来说明国防的重要性,进而分析环绕在国家四周,除了东突厥外,还有西突厥,吐蕃,吐谷浑,回纥,南诏,高丽,新罗等诸外族。因此,御戎狄,安四境是历朝历代君王的头等大事。

    白居易对历代御戎狄的策略进行梳理,认为有四种代表性的主张:王恢的“选将练兵,长驱深入之谋。”贾谊的“建以三表,诱以五饵之术。”娄敬的“厚以赂遗,结以和亲之计。”晁错的“徙人实边,劝农教战之策。”而每种主张都有一定的作用,也存在固有缺陷,都不够完善。白居易经过综合分析,认为“是以讨之以兵,不若诱之以饵;诱之以饵,不若和之以亲;和之以亲,不若备之有素;”[1]1344这些御戎狄的策略在前朝历代有一定的功效,当今结合具体情形,取长补短,亦可用之。但他最终认为这些策略目光短浅,治标不治本,“非帝王久远安边之上策”[1]1344。白居易以对史料的分析,认为国防的要义是“不以士马强而财力盛,恃之而务战争;不以亭障静而烟尘销,轻之而去守备。”[1]1344并接着提出御戎狄,安四境的最佳策略是“以政成德盛为图,以人安师壮为计。”[1]1344认为君王若能修德存仁,以德服人,则能不花一兵一卒,四夷臣服,近悦远来,自然国泰民安。这才是上策远谋,长久之计。

    可以看出,白居易的策略蕴含着孟子“仁者无敌”,以及孙武的“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以与之死,而民不畏危。”[5]5的思想。

    (五)选将置帅

    《孙子兵法》云:“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5]7,将是仅次于主的第二重要因素,选将帅之重要可见一斑。兵法亦曰“兵随将转”,“强将手下无弱兵”,亦说明统兵将帅的重要性。

    白居易也认为选将置帅非常重要,“君明则将贤,将贤则兵胜”,[1]1342君王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选择好将帅,而将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兵带好。他进一步提出选将帅的方法:“故明王之选将帅也,访于众,询于人。”[1]1342用明察暗访的方式,可使贤愚优劣,无所遁形,真实呈现,才能甄选出真正的将帅之才。

    白居易反对朝廷委任宦官掌握国家军政大权,任左拾遗时,曾上奏章《论承璀职名状》[1]1247反对吐突承璀为讨伐王承宗的统帅。白居易认为吐突承璀没有威望,也没有统帅众将的能力。他认为讨伐叛乱,并非小事,若将帅选派不当,将会导致全盘皆输。白居易建议,可以赏赐吐突承璀钱财,封爵位,就是不可委以军国权柄。可惜宪宗不听,仍派吐突承璀讨伐王承宗。结果,因主帅无能,屡战屡败。白居易担心久战不捷,国家财政难以担负,又恐回纥,吐蕃等伺机而动,又接连上书《请罢兵第二状》,[1]1250《请罢兵第三状》,[1]1252建议罢兵,如此真知灼见宪宗仍然不予采纳,导致讨伐王承宗之役,损兵折将,无功而返。白居易由此也得罪了宦官集团,为日后的仕途埋下祸患。

    白居易在国防军事上虽无尺寸之功,但难掩其光辉。白居易的国防理念,有许多高妙的见解,对战事频仍的中唐时期,应是付好药,可惜宪宗未能采用其建议,使“达则兼济天下”的白居易,抱憾不已。

    三、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历朝历代的绝大多数帝王,总是想听悦耳之词;而不想听逆耳之言。由于白居易言事的直接,令宪宗感到不满,“上颇不悦,谓李绛曰‘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9]李绛在旁缓和,认为这是白居易的一片忠心,劝谏宪宗广开言路,居易才逃过此劫。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武元衡被刺,朝臣们大为惊恐,白居易虽是一闲官,但忧国忧民之心,却仍旧非常强烈,实在看不惯那些贪生怕死的官僚们的行径,自己即日首先向宪宗上疏,请求迅速逮捕凶犯,以雪国耻。此举引发张弘靖、韦贯之等人不满,加之以“不应该先讲话”和“伤名教”两罪,于是贬官,叫他去作一名长江以南边远地区的刺史。[10]51此后,随着政治环境的日益险恶,白居易的思想开始产生明哲保身的一面,虽然兼济天下、积极有为的精神一直存在,而且在一些时候还表现得相当强烈,但遗弃尘世、摆落万缘的想法也从未消歇。[11]184

    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幽州兵叛乱,形势十分危急。白居易以为皇位易主,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上奏《论行营状》,[1]1269主张委李光颜从东边讨逐,委裴度四面临境招谕。就军事形势指出平定战乱的策略。无奈三上奏疏,均遭冷遇,他再次失望,觉得自己留在京城不但无所作为,反而容易罹祸,于是极力请求外放。从此之后,绝口不言国防军事之事。

    白居易深知朝政日益腐败,党争愈演愈烈,实现“兼济天下”之志实属茫然,于是决定走“独善其身”的道路。他在中晚年所深受的佛道思想影响使他拥有了一份恬淡知足的心境。[12]113在回避現实斗争的思想支配下,他在诗歌创作方面也以大量的闲适诗、伤感诗代替了以前洋溢着战斗激情的讽谕诗。白居易心无旁骛地投入到诗文创作中,并致力于其诗文的保存工作,反而使他在文学上获得了辉煌的成就。从这个角度来看,白居易算是一位未能实践其国防理念的幸运者。

    注释:

    ①元和十年初,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表白了自己的处世观:“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仆虽不肖,常师此语。”详见《白居易集》卷四十五《与元九书》,第964页。

    ②唐初承前代遗风,对于卫士比较尊重,但到武后时,番上卫士往往被贵族官僚借为私家役使,导致社会上以充当府兵为耻辱。

    参考文献:

    [1]白居易撰,顾学颉校.白居易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陈龙.唐代三教融合思潮对白居易思想的影响[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3]毛子水译.论语今译[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

    [4]王弼注.老子道德经[M].北京:中华书局,1985.

    [5]骈宇骞译注.孙子兵法[M].武经七书,北京:中华书局,2007.

    [6]王丽莎译注.吴子兵法[M].武经七书,北京:中华书局,2007.

    [7]张国刚.唐代兵制的演变与中古社会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2006(4).

    [8]张国刚.唐代府兵渊源与番役[J].历史研究,1989(6).

    [9](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10]顾学颉.白居易贬谪江州的前因后果[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3).

    [11]尹富.白居易思想转变之再探讨[J].求索,2004(1).

    [12]马现诚.论白居易的人生态度及与儒道佛的交融[J].学术论坛,2005(1).

    作者简介:刘玉青(1980-),陕西延安人,西安交通大学军事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为国防教育、军事思想;张丽娥(1983-),女,陕西榆林人,西安美术学院基础部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责任编辑:李直)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32:07